後稽

后稷是帝嚳的元妃姜媛的兒子,名叫棄。兒時就有巨人之志,好種樹、麻、菽、麥,成人後遂好耕作,教民稼穡。

據《史記·周本紀》載:后稷是帝嚳的元妃姜媛的兒子,名叫棄。兒時就有巨人之志,好種樹、麻、菽、麥,成人後遂好耕作,教民稼穡。帝堯舉為農師,封於有邰(故址在今鹹陽市武功縣境內),號曰后稷,別姓姬氏。後人為了紀念這位中國農業始祖的不朽功績,遂建立了後稽教稼台。與此相鄰的楊陵農科城和現已成立的國家級楊凌農業高新技術示範區,可視為我國古老的后稷教稼台的歷史傳脈。
教稼台位於陝西省武功縣武功鎮東門外漆水之濱,相傳為后稷向人們宣講稼穡百穀之道的場所。原一矩形土心磚砌平台,下大上小,呈覆斗狀,中有洞門,為來往車馬行人必經之路。洞門東口上有寬約1米、長約2米的石刻,其文曰:“教稼名區”。上款為“道光五年(1825)正月重修”,下款“知武功縣事鄧兆桐立”,西口上為“教稼台”。此台代有修葺,清雍正元年(1723)知縣杭雲龍、清道光五年(1825)知縣鄧兆桐、民國25年(1936)縣長錢範宇曾三次重修。1970年,由於“文化大革命”中破壞,教稼台已蕩然無存。1987年,耆宿發起倡議,士、農、工、商,尤其中央、省屬楊陵農業科研單位踴躍籌資4萬餘元,於1988年秋施工,次年春主體落成。教稼台重立於舊址,形體依舊,仍呈覆斗形,高12米,周長24米,台周圍確定了保護範圍,占有面積2500餘平方米。遂立標識,設門楣,建起磚圍牆,1988年被列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