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側顯露病灶清除術

適應症

適用於病灶主要位於髂骨、膿腫在臀部的骶髂關節結核。

麻醉

腰麻或硬膜外麻醉。

手術步驟

1.體位、切口、顯露 見骶髂關節顯露途徑。
2.鑿開關節,清除病灶 自髂後上棘的上外方至坐骨大切跡頂部的區域,大體相當於骶髂關節。通常在髂後上、下棘之間鑿一帶蒂的長方形骨瓣(約4×3cm)。骨瓣僅鑿透上、下及外側3面,內側不鑿開,任其與後側的骶髂長韌帶相連,形成帶蒂的骨瓣,翻開骨瓣,即可顯露病灶,用骨刀、刮匙等清除病灶及切除顯露的關節面,使骶髂關節形成新的骨粗糙面,取髂骨松質骨充填骨腔,融合骶髂關節。
然後,用生理鹽水沖洗創口。置入鏈黴素粉劑1g,將骨瓣復位,使之緊緊嵌入骨槽內。將臀大肌瓣復位,縫合骶棘肌筋膜,再逐層縫合切口。最後,將病人翻身仰臥,在下腹部另作小斜切口,清除腰肌膿腫。

術中注意事項

1.臀上動脈來自髂內動脈,自坐骨大切跡頂端偏外穿出骨盆供應臀肌,術中一旦損傷,臀上動脈近心端即可縮回盆腔,使止血困難。其預防方法是:①剝離臀大肌時,可先順髂後上棘向下剝離至髂後下棘(後者是坐骨大切跡內上方的最低點),再由此向上向外順坐骨大切跡上緣剝離至該切跡頂端。②臀上動脈處於骨膜外,剝離臀大肌時,特別是沿坐骨大切跡剝離時,必須嚴格控制於骨膜下進行,切勿分破骨膜。
2.鑿開骶髂關節形成骨瓣時,應注意不能用力過猛,以免骨刀誤入盆腔,損傷盆腔後壁的血管和神經,鑿進時應經常檢查骨刀進入的深度。

術後處理

前側顯露病灶清除術

禁忌症

經口腔結核病灶清除術

手術時機

經口腔結核病灶清除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