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祖祠

彭祖祠

徐州彭祖祠位於徐州市南郊馬棚山的彭祖園內。彭祖祠高11米,建築面積218平方米,白牆碧瓦,氣勢非凡。祠堂前是面積330多平方米的祭台,台面用上等青石鑲鋪,寬敞整潔。祭台中央有一尊鼎狀的大銅香爐,爐中香火燎繞,祭拜者絡繹不絕,使這裡的氣氛顯得應重、肅穆。另有同名祠堂多座。

徐州彭祖祠

徐州彭祖祠徐州彭祖祠
彭祖祠地處彭祖園中部,福山南麓,是一座高大雄偉的秦漢式建築。這座建築背依福山,周圍松柏常青,數十根紅色廊柱,支撐起巨大的殿宇。其上紅漆彩椽,斗拱相接,常有白雲裊裊,仿佛繞樑而過。
彭祖祠內供奉著大彭國的開創者、華夏第一壽星、彭姓的始祖——彭祖。這裡是海內外彭氏宗親魂牽夢繞的祭祖聖地。
彭祖祠門上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上書“彭祖祠”三個鎦金大字金光閃耀,由當時年已92歲高齡的馮亦吾先生題贈。兩邊的楹聯是:一、壽星不落垂千古風範長存播九州;二、彭壽無疆萬古千秋永膺祀典祖恩廣育群黎百姓同上春台。
彭祖祠內金碧輝煌。迎面上懸一塊大匾,上書“德宗壽祖”,概括了彭祖的功德。迎門為彭祖金像,像總高3.20米,周身用純金貼成,成導引姿態:兩目微含,慈藹可親,雙手呈陰陽和諧之勢。金像背後是一塊面積10平方米的巨幅木質浮雕,精雕細刻著雲蒸霞蔚、祥雲盤鏇的圖案,仿佛要把人們的思緒帶回到那久遠的過去。在浮雕兩邊,各有一幅雲錦裝飾,每一幅雲錦上面,都有800多個銀色的小龍圖案。
彭祖祠內的陳設簡潔、莊重、大方。左邊牆上是一幅“彭祖世系圖”。全圖根據《史記》等典籍的記載,採用圖表的方式,羅列出從古帝王少典、黃帝,直到彭祖及其56子的世系源流和其他各分支的發展情況。圖上展現的人物,多數是中國歷史上曾顯赫一時,並對國家民族有重大貢獻的偉人。從圖上可一目了然地看出,彭祖與黃帝是一脈相承的血緣關係。
右邊是“大彭國形勢圖”。史書記載,堯帝封彭祖於大彭,大彭國成為夏、商時代的重要方國,“大彭國形勢圖”即表現了這一歷史。圖中標出了商政權不斷遷涉的位置;繪出了大彭國的地理位置和周邊形勢;標明了大彭同姓國豕韋和昆吾的位置,以及一度為大彭征服的邳、女先、班方等國的位置,也繪製出與大彭同時期的一些政權、部族的名稱。“大彭國形勢圖”從歷史的角度,表彰了彭祖作為東方的人文始祖,開發彭土,促進華夏東方文明發展的歷史功績。
彭祖祠是“彭祖四勝”之一,是人們追尋彭祖功績,尋訪彭祖文化,祭祀彭祖並祈福、祈壽的莊重場所,是徐州作為彭祖文化發源地的集中體現。

四川彭山彭祖祠

彭山縣彭祖祠位於四川省眉山市彭山縣江口鎮彭祖山山麓,《華陽國志·蜀志》載:“武陽縣郡治有王喬、彭祖詞”。
彭祖山,海拔高度610米,垂直高差158 米,因是養生術創始人、八百八十餘壽商賢大夫彭祖修煉和陵寢之地,而聞名四海,被尊為中華養生文化第一山。據說,彭祖死後葬於彭祖山。彭祖祠原址在彭祖墓左側,是彭氏家族的祠堂,為了弘揚彭祖長壽養生文化,造福人類,彭山縣人民政府鑒於原祠的狹窄,擇址重建了這座明清仿古建築的彭祖祠,祠牌由旅台後裔彭水井先生題寫。這是彭祖後裔追本溯源,敬仰先賢的勝地。漢族同姓同族聚居設祠堂的習俗即源於彭祖。
如今的彭祖祠在彭祖墳右側,為清鹹豐六年(1856年)重修。現存殿宇兩重,座向西北,總建築面積為712平方米。大殿為單檐歇山式頂,覆以小青瓦,脊飾已毀,左面歇山垮塌。抬梁式八架椽屋,面闊進深3間,均為14.4米,檐柱用石柱。前殿

彭祖山彭祖祠彭祖山彭祖祠
為磚木結構,單檐硬山式頂。面闊5間(18米),進深1間(11.4米)。
彭祖祠承師殿內,供奉的是彭祖及八大弟子。彭祖手中拿著一把八卦扇,據說只要是被這八卦扇一扇,所有晦氣都會被吹走,只留下福氣與財氣。彭祖像左右是他的兩位協侍——金童玉女,玉女手中抱的不是通常看到的仙桃,而是一隻野雞,那是因為彭祖山盛產野雞,彭祖養生食膳中的天下第一羹也是以野雞為主料熬制的。
在彭祖像左側供奉的是西王母,她也是高壽的代表。將她供奉在此是為了應合道家的陰陽平衡之說。而右側供奉的是采女,她是彭祖唯一的女弟子,傳說她也是彭祖的妻子。當年,商紂王欲以重金和官位收買彭祖,以求長壽之道,但卻被淡泊名利的彭祖拒絕。正在商王苦無良策之時,他身邊的一位女巫采女自告奮勇去討秘訣。由於彭祖是巫醫世家,將采女也視作同門,就毫無保留地將長壽之道傳給了采女。貪婪的紂王得到長生之術後,卻又想永遠獨占,欲加害彭祖,卻不料采女早已鍾情彭祖,與他一起逃回彭山,並成為他的第49位妻子。堂內還有另外八尊塑像,他們是彭祖的八位高徒,為傳播彭祖的長壽養生之道作出了很大的貢獻。

浙江臨安八百里彭祖祠

位於杭州臨安青山湖北岸的臨安錦城鎮陳家塢八百里村。據說,八百里村是彭祖故里,這裡有著名的八百里風情島,島上有青山湖國家級森林公園。
彭祖祠坐落在八百里景區休閒中心位置,坐北朝南,面對一湖碧波,向前遠眺青山湖前面的筆架山,像個金元寶似的遙遙相對疊在那裡。
門前兩個石獅子,頗有氣勢。大門上鑲有匾額“彭祖祠”三個醒目大字,為浙江省書法家協會主席朱關田先生所題。
彭祖祠通面寬15米,通進深28米,總面積420平方米,共有60根柱子落地,中間一個天井,建築古樸典雅,與彭祖人物的身份相適應。
一進彭祖祠,就可看見後堂中央7米多高的彭祖塑像,全身用漢白玉石雕刻而成,每天面帶慈祥笑容,迎接八方來賓。
在彭祖像的周圍,牆壁上掛著錢氏家族列祖列宗的畫像,其中有吳越王錢鏐、錢弘俶等十五人,其中只長勝公主一人為女人。史書記載,彭祖姓錢名堅。原來錢氏的祖宗是彭祖。彭祖祠前有一副對聯,上聯

八百里彭祖祠八百里彭祖祠
是“七百歲,八百年,犬戎流沙記身世”,下聯是“四十妻,五十子,服藥獨臥妙權衡”。生動概括了彭祖的一生。
大堂後進柱子上第一副對聯是“尊先公祖訓克勤克儉,守二字真言唯讀唯耕”;第二副為“彭祖世澤添花聚宦,吳越家聲衣錦還鄉”。生動刻劃了彭祖及後人錢氏幾千年來的為人。說明了古人勤於勞作,勉於苦讀,克勤克儉,崇尚道德的古訓。對仗工整,語言簡潔,遊客不妨細細品味一下。
整個彭祖祠前後有彩繪48幅,月樑上有雕刻作品三幅, 還有數不清的牛腿上既有雕刻,又是彩繪。其中有人物、花卉、魚蟲、走獸、書簡等等,形象傳神、逼真。
彭祖歷三個朝代,至700多歲,尚手腳輕便,依然年輕。據傳,概括彭祖的養生之術,主要為三個方面:即氣功術,營養術,房中術。氣功為今人養生及治病的一種方法,黃帝內經雲“精神內守, 病安從來”,此之謂也。氣運丹田,使九竅、五臟、四肢甚至毛髮,都能感到氣在運行。後人的吐故納新就是從氣功中來。
彭祖的飲食經是吃得新鮮,吃得鮮美。據云,他原是廚師出身,能做一手好菜,烹調的野雞湯,味道鮮美,受到了皇帝的稱讚。據現代醫藥介紹,一個人每餐吃得好,睡得香是養生的秘訣。除此之外,彭祖與當地百姓融洽相處,能享天年是先天與後天多種原因促成的。由此可見,要使人長壽,需要一定的節制,需要順應天時,像彭祖那樣身居鄉村,飲食有節,起居有常,注重營養,鍛鍊身體,四季調和。黃帝內經云:“美其食,樂其俗,高下不相慕。”這些都是寶貴的養生經驗。人們慕名前來晉謁彭祖,紀念這位天下第一長壽老人,希望能學他,做到健康長壽,順其天年。

關於彭祖

從《史記·世本·帝系》、《山海經》以及劉向的《列仙傳》的記載,可以知道,彭祖名錢鏗,他是顓頊帝的玄孫,陸終氏的第三個兒子,軒轅黃帝的第八代孫,歷經夏商周,夏時曾率兵攻打徐州,並封官於斯,號彭城。商時為守藏史(守藏史如今之國家圖書館館長,當時管理書籍及甲骨文的卜骨卜年),官祿至商大夫,周為柱下史(柱下史是宮廷記錄官員)。
後來彭祖從師尹壽子,學得真道,他隱居武夷山修煉,晚年回到蜀地,住在彭山象耳山中,後移居到今天的彭祖山,他對所處的社會和自然環境、衣、食、住、行、運動、藥物等進行不斷調整,從而總結出一套自成體系的長生理論與技法,他經常雲遊四方,將長壽之道廣為傳授,便民間百姓大受裨益,而彭祖本人活了八百餘歲。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