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獻

彭獻

彭獻,男,1955年2月出生,湖南大學碩士畢業,現為湖南大學機械與運載工程學院教授。

基本信息

簡介

性別:男
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職稱職務:教授
最後學歷、學位:研究生、固體力學碩士學位

經歷

學習經歷
1955年2月生,1978年8月畢業於湖南大學機械製造專業,1988年10月畢業於湖南大學固體力學專業。
工作經歷
1978年畢業後留校工作至今。

研究方向

(1)振動理論及其套用研究
闡述了負剛度的工作原理,研究了負剛度在汽車座椅隔振中的套用和準零剛度隔振器的概念,及其彈性特性設計 ;提出了求解弱非線性振動的一個新的漸近解法和非線性振動隔離的初步理論;提出了求強非線性系統共振解的漸近法。
(2)車輛動力學研究
對汽車座椅彈性元件的剛度作了初步探討;研究了最優控制理論在人車路磁流變半主動懸架中的套用以及變速磁流變半主動懸架車輛與隨機路面系統的模糊振動控制;提出了基於虛擬激勵法的變速行駛車輛振動分析。
(3)車輛與橋樑耦合動力學研究
主要研究了變速車輛與橋樑耦合系統的振動,內容包括:對橋樑施行TMD控制、考慮路面不平及橋樑受彈性支撐、隨機路面橋樑、車輛-路面-橋樑耦合以及多台變速車輛與橋樑耦合系統的建模與振動。

研究課題

(1)強非線性系統的分叉研究.湖南省自科基金,
(2)非線性振動系統的分析與控制.湖南省自科基金
(3)生物力學建模與方法研究.湖南省自科基金,
(4)分叉控制研究.國家自科基金,
(5)非線性時滯系統的動力學研究及其控制.湖南省自科基金

科研成果

獎勵情況:
(1)理論力學、材料力學、結構力學課程貫通體系與創新訓練的教學研究與實踐,湖南省教學成果3等獎,2002年
(2)理論力學自主學習型課件,第四屆湖南省高等學校多媒體教育軟體大獎賽1等獎,2004年
(3)理論力學課程研究性教學與優質教學資源建設,湖南省教學成果2等獎,2008年
(4)理論力學,湖南省優秀教材,2009年

論文著作

彭獻 彭獻
(1)軸盤系統扭轉振動特性新的表達式及其解法,湖南大學學報, 2000(6):17-21
(2)帶集中質量的梁彎曲振動特性新的解析表達式,湖南大學學報,2002(1):43-48
(3)求強非線性保守系統共振解的漸近法,湖南大學學報,2003(6):19-21-
(4)求強非線性系統共振解的漸近法,振動與衝擊, 2004(1):45-46(EI收錄)
(5)一類強非線性系統共振周期解的漸近分析,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4(1):46-50
(6)用MLP法求強非線性保守系統的次諧共振周期解,振動與衝擊,2004(3):21-23(EI收錄)
(7)勻變速移動質量與簡支梁耦合系統的振動分析,工程力學,2006(6):25-29(EI收錄)
(8)車橋系統的振動分析及控制,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6(3):253-258
(9)變速車輛與橋樑耦合系統的振動及其TMD控制,湖南大學學報2006(5):61-66(EI收錄)
(10)最優控制理論在人車路磁流變半主動懸架中的套用,動力學與控制學報,2007(2):183-188
(11)變速車輛與路面不平彈性支撐橋樑的耦合振動分析, 振動與衝擊,2007(5):19-21(EI收錄)
(12)基於虛擬激勵法的變速行駛車輛振動分析,湖南大學學報2007(11):57-41
(13)變速磁流變半主動懸架車輛與隨機路面系統的模糊振動控制,噪聲與振動控制, 2007(6):45-49
(14)理論力學的教學創新與創新訓練,高等理科教育,2007(4): 116-117,128
(15)嘗試工程力學課程設計,力學與實踐, 2008(5): 103-104
(16)多台變速車輛與橋樑耦合系統的建模與振動分析,第17屆全國結構工程學術會議論文集(《工程力學》雜誌社出版),2008年8月:400-405
(17)基座運動情況下彈炮系統的振動分析, 振動與衝擊,2009(3):23-26,58
著作教材
(1)《理論力學》,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5
(2)《理論力學習題集》,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1996.5
(3)《理論力學》,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02.6
(4)《工程力學》(上),北京:中國科學文化出版社,2003.6
(5)《理論力學》(國家十一五規劃教材),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6)《理論力學概念、題型與方法》(光碟),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高等音像教育出版社,2006.5

湖南大學機械院教授

湖南大學是歷史悠久、聲譽斐然的著名大學,現為教育部直屬全國重點大學,國家“211工程”、“985工程”重點建設高校。學校起源於中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創建於公元976年的嶽麓書院。歷經宋、元、明、清等時勢變遷,始終保持著文化教育的連續性,歷時千年、弦歌不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