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葉萬年青

彩葉萬年青

彩葉萬年青(學名: (L.) Schott)是天南星科、花葉萬年青屬較矮小亞灌木。莖粗壯,上升,上部直立。葉柄具鞘,綠色,具白色條狀斑紋;葉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中肋寬厚,側脈表面下凹,花序柄短。佛焰苞驟尖,綠色或白綠色。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雄花序幾緊接,柱頭近圓錐形,漿果橙黃綠色。 原產熱帶美洲。中國台灣省栽培。 該植物葉色華麗,四季青翠,為優良的室內觀葉佳品。但該植物的汁液有毒,切勿沾染更不能誤食。 (概述圖片來源:中國植物圖像庫 )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彩葉萬年青 彩葉萬年青

較矮小亞灌木。莖為合軸,粗壯,下部常傾斜生根,頂端具葉。 莖上升,上部直立。葉柄具鞘,綠色,具白色條狀斑紋;葉片長圓形至卵狀長圓形,基部圓形或微心形、或稍銳尖,向先端漸狹、具短尖頭,綠色或具各種顏色的斑塊;中肋寬厚,I級側脈表面下凹,背面強裂隆起,約5-15對,下部的伸展,上部的遠離上升;II級側脈較細,但背面隆起。

花序柄短。佛焰苞驟尖,綠色或白綠色。肉穗花序短於佛焰苞,下部裸禿,雌花序達肉穗花序中部,雄花序幾緊接,或以少數中性花間隔。子房偏生1室;柱頭近圓錐形,下凹,或心皮2-3,柱頭近於分離。

漿果橙黃綠色。

分布範圍

原產熱帶美洲。中國台灣省栽培。

生長習性

喜溫暖、濕潤及半陰環境。不耐寒、怕乾旱,忌強光暴曬。耐陰,畏寒。生長適溫為25℃-30℃,越冬溫度不應低於10℃,如低於10℃則葉片發黃脫落。當氣溫低於5℃時會受寒害。土壤要求疏鬆、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

繁殖方法

扦插

彩葉萬年青 彩葉萬年青

最好利用2年以上的植株,因其莖幹較長且粗壯。可結合整形修剪,在土面上2-3節處剪斷扦插,而母本仍可發芽,插穗長8厘米左右,蘸草木灰後插入沙中。溫度2℃左右時,1個月可生根,用莖頂扦插,生長更快。也可橫埋莖段於濕砂及水苔中。扦插可在早春或秋末進行,但以7-8月高溫期成活率最高。霉雨期濕度大,截口易腐爛,應蘸以草木灰,並在室內晾半天再扦插。

分株

適合於叢生型,每年春可結合換盆進行,小心地從莖基部切開,切口蘸草木灰,再分別上盆。

泡根

從節下1厘米處剪下插穗,插於水中,置陽光充足處,保持溫度25℃左右,每天換水一次,約3周后可生根栽植。

栽培技術

土壤

喜疏鬆肥沃土壤最好是疏鬆、肥沃、弱酸性、排水性好而保水持肥力又較強的沙壤土及腐殖土。可用腐葉土60%、砂30%、廄肥10%握合配製。

光照

喜半蔭,最好每天有2-3小時的散射陽光,避免強光直射,否則會使葉片直立,變小變黃或產生大面積灼焦、變白現象。春、秋季早晚宜多見陽光。如因特殊需要長期擺放在較陰暗的角落裡,會莖葉徒長纖弱,葉色逐漸變淡,可用加強人工光照或室內外輪換擺放的辦法解決。

溫度

喜溫暖,生長適溫20-30℃,畏寒,冬季亦應保持12-16℃,並控水停肥。低於12℃即容易落葉,溫度過低時容易發生凍害。喜濕潤4-9月生長旺盛,要澆足水,但又不能使盆土長期過濕,否則必然導致黃葉爛根。炎夏要向花盆周圍土面多次灑水噴霧,增加空氣濕度。

通風

喜通風,該植物的大型葉片,要求空氣清新流通,切忌污染。但通風時又要避免穿堂風、大風、乾冷風,以免葉片受損。

肥水

喜肥,一般生長粗壯迅猛,需肥較多。生長期要保證每隔半月施一次豆餅液肥;越冬期應在小寒及大寒各施一次磷肥,不宜多施氮肥。堅持薄肥勤施。栽培中還應每旬用海綿蘸溫水輕拭葉面一次,以防葉片氣孔被油垢、煙塵堵塞。同時每隔1-2個月適當修剪部分老葉,可使新葉生長迅速,強勁有力。

病蟲防治

病害:常見的病害有細菌性葉斑病、褐斑病、炭疽病、灰枯病、腐爛病、莖腐病、病毒病、輪紋病、灰霉病等危害。

葉斑病。多發生在萬年青的葉片上,濕度大的天氣,此病易發生。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或後期均可用0.5%-1%的波爾多液或50%多菌靈800倍液噴灑,每周1次,連續3-4次。

褐斑病。葉緣或葉面上初生圓形小褐斑,後擴展成圓形至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紅褐色,中央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出現灰白色霉狀物,葉背面色淺。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噴灑25%炭特靈可濕性粉劑500倍液、25%使百克乳油800倍液、40%百菌清懸浮劑800倍液加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800倍液,每隔10天左右1次,防治3-4次。

炭疽病。此病發生在萬年青的葉片上,嚴重時可蔓延至葉柄上。主要由於通風不好,有介殼蟲危害時有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0.3%-0.5%等量式波爾多液或60%代森鋅800-9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1200倍液噴灑。每隔7-10天噴1次,連續3-4次。

灰枯病。發病初期,感病葉片上產生褪綠斑點,擴展後形成不規則形大病斑,病斑薄紙狀,中央淺黃色至深灰色,邊緣褐色。發病後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發病初期可用75%百菌清800倍液噴灑,每周1次,連續3-4次,效果顯著。

1.

葉斑病。多發生在萬年青的葉片上,濕度大的天氣,此病易發生。

防治方法:

2.

褐斑病。葉緣或葉面上初生圓形小褐斑,後擴展成圓形至近圓形或不規則形,邊緣紅褐色,中央灰白色至淺褐色。病斑上出現灰白色霉狀物,葉背面色淺。

防治方法:

3.

炭疽病。此病發生在萬年青的葉片上,嚴重時可蔓延至葉柄上。主要由於通風不好,有介殼蟲危害時有利於病害發生。

防治方法:

4.

灰枯病。發病初期,感病葉片上產生褪綠斑點,擴展後形成不規則形大病斑,病斑薄紙狀,中央淺黃色至深灰色,邊緣褐色。發病後期,病斑上產生小黑點,為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

防治方法:

主要價值

該植物葉色和花斑變化多,株型緊湊,四季常青切耐陰,是重要的室內觀賞植物。家庭種植,最好擺放在床邊等散射光較強的地方,也能在陰暗的光線下觀賞1-2個月。

天南星目百科

阿里山南星
白毛魔芋
白苞南星
棒頭南星
斑葉三匹箭
八仙過海[植物]
白肋萬年青
白斑萬年青
半夏
半夏屬
百足藤
巴布亞落檐
白脈犁頭尖
鞭檐犁頭尖
白馬蹄蓮
穿心藤
川中南星
齒葉東北南星
滄江南星
朝鮮南星
刺棒南星
藏南綠南星
粗序南星
長耳南星
藏南星
城口南星
刺柄南星
菖蒲屬
菖蒲
長苞菖蒲
彩葉萬年青
刺芋
粗糙喜林芋
長梗石柑
長柄石柑
粗莖崖角藤
臭菘屬
臭菘
藏南犁頭尖
滇魔芋
大魔芋
東川魔芋
東北南星
多裂南星
短檐南星
滇南星
大理南星
燈台蓮
短柄南星
多脈南星
大關山南星
短苞南星
短柄川中南星
東俄洛南星
大野芋
盾葉半夏
滴水珠
大薸
大薸屬
地柑
大葉南蘇
大葉崖角藤
單籽犁頭尖
洱海南星
鄂西南星
二色南星
浮萍屬
浮萍
梗序魔芋
高原南星
廣東萬年青
廣東萬年青屬
廣西隱棒花
龜背竹
龜背竹屬
廣西落檐
高山犁頭尖
高原犁頭尖
灰斑魔芋
紅根南星
虎掌南星
黃苞南星
褐斑南星
花南星
洪雅南星
旱生南星
河谷南星
會澤南星
黑南星
畫筆南星
海芋
海芋屬
花燭屬
紅頭芋
紅芋
花葉萬年青屬
花葉萬年青
海南千年健
紅苞喜林芋
虎掌
海南藤芋
紅馬蹄蓮
基隆南星
具齒褐斑南星
金錢蒲
金線蒲
箭葉海芋
尖尾芋
疆南星屬
疆南星
假芋
箭葉喜林芋
金葉喜林芋
假石柑屬
假石柑
金慈姑
寬葉上樹南星
昆明犁頭尖
雷公連
驢耳南星
凌雲南星
麗江南星
剌柄南星
黎婆花
綠苞細齒南星
雷公連屬
綠蘿
龍州石柑
綠春崖角藤
萊州崖角藤
落檐
落檐屬
犁頭尖屬
犁頭尖
魔芋
湄公魔芋
魔芋屬
美麗南星
毛過山龍
馬蹄犁頭尖
馬蹄蓮屬
馬蹄蓮
南蛇棒
南漳南星
南海芋
爬樹龍
螃蟹七
普陀南星
品藻
七葉燈台蓮
全緣燈台蓮
圈藥南星
曲序南星
淺裂南星
奇異南星
曲籽芋
曲籽芋屬
麒麟葉屬
麒麟葉
曲苞芋
曲苞芋屬
千年健屬
千年健
泉七
泉七屬
全緣泉七
日本浮萍
疏毛魔芋
蛇槍頭
山珠南星
蛇頭草
綏陽雪裡見
雙耳南星
三匹箭
石棉南星
石菖蒲
上樹南星屬
上樹南星
深裂花燭
水芋屬
三裂喜林芋
石蜘蛛
石柑屬
石柑子
獅子尾
上樹蜈蚣
三葉犁頭尖
少根紫萍
天南星目
台灣魔芋
天心壺
台北南星
台南星
天南星屬
騰衝南星
台芋
台灣麒麟葉
台灣千年健
台灣石柑
螳螂跌打
台灣岩芋
藤芋屬
五彩芋屬
五彩芋
蕪萍
蕪萍屬
網檐南星
香港魔芋
湘南星
線花南星
相嶺南星
溪南山南星
雪裡見
線葉南星
狹葉台南星
狹葉南星
心檐南星
象南星
細齒南星
象頭花
小南星
細根菖蒲
鏇苞隱棒花
秀麗曲苞芋
細柄芋
細柄芋屬
心葉喜林芋
喜林芋屬
西南犁頭尖
稀脈浮萍
崖角藤屬
硬毛魔芋
疣柄魔芋
野魔芋
緣毛南星
翼檐南星
岩生南星
銀南星
雲台南星
隱序南星
一把傘南星
疣序南星
瑤山南星
疣柄翼檐南星
越南萬年青
野慈姑
芋屬
芋頭
野芋
隱棒花
隱棒花屬
岩芋屬
岩芋
珠芽魔芋
樟榔山南星
豬籠南星
樟瑯鄉南星
皺序南星
紫盔南星
掌葉花燭
紫芋
掌葉半夏
紫苞石柑
早花岩芋
紫心黃馬蹄蓮
紫萍
紫萍屬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