彝族自治州

彝族自治州

彝族自治州位於中國四川省南部,青藏高原東緣橫斷山脈北段,向四川盆地的過渡地帶,北起大渡河,南臨金沙江。這裡是中國彝族最大的聚居區。一般簡稱為涼山州或涼山。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

首府駐西昌市。轄1市16縣(西昌市、木里縣、鹽源縣、德昌縣、會理縣、會東縣、寧南縣、普格縣、布拖縣、金陽縣、昭覺縣、喜德縣、冕寧縣、越西縣、甘洛縣、美姑縣、雷波縣)。面積60114.6平方千米。1994年人口371.1萬,以彝、漢、藏族為主。唐、宋時分屬雲南地方政權南詔國、大理國。元屬建昌路、馬湖路,隸雲南行省始設土司。明屬建昌衛,洪武間改隸四川。清屬寧遠府、馬邊廳、雷波廳。1952年10月1日建自治區。1955年改自治州。1978年西昌地區併入。境內多高原山地,著名的有涼山。雅礱江流貫西部,金沙江、大渡河流經南北邊境。水力和森林資源豐富。礦產有煤、鐵、銅等。農產有玉米、稻、蕎麥、圓根等。畜產以“建昌馬”、“建昌鴨”馳名。特產蟲草、天麻、貝母、黨參、麝香、白蠟等。有機械、電力等工業。境內有成昆鐵路縱貫。區號0834,郵政編碼615000,車牌編號:川W。

涼山-沿革

涼山在各個歷史時期有著不同的稱謂,漢代稱越嶲郡,隋唐稱嶲州,南詔時改為建昌府,元朝置羅羅斯宣慰司,明朝定為四川行都司,清朝設寧遠府,中華民國時稱寧屬。公元1952年10月1日,涼山彝族自治區(州級)成立,隸屬當時的西康省。1955年4月西康省撤銷建制,更名為涼山彝族自治州,改屬四川省;1978年西昌地區建制撤銷,原所屬八縣併入涼山彝族自治州。

涼山-歷史人文

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古“蜀身毒道”、“靈關道”、蜿蜒於崇山峻岭之間,北達巴蜀、中原,南通邊陲、外邦。在這條著名的“南方絲綢之路”上,古橋馭水如故,棧道駕山依然。還有漢

彝族自治州彝族自治州
柏、漢闕、大石墓、銅鼓、南詔白塔、歷史留下了不朽的足跡。特別是昭覺縣彎長鄉的博石瓦黑古岩畫群,是保存完好的涼山彝族歷史文化遺址。

▲彝族遷徙
涼山彝族自稱“諾蘇”,人口近200萬。民間普遍傳說,涼山彝族的直系祖先,為距今兩千多年前的古侯、曲涅兩個彝族先民的父系部落,居住在“茲茲普吾”地方(今雲南省昭通一帶)。而據史詩《勒俄》記載,彝族先民也經歷了“只知有母,不知有父”的母系社會,《石爾俄特找父親》在涼山是婦孺皆知的傳說。在彝族譜牒中也有代代相傳的母女連名譜系,而後才出現了父子連名;以傳承至今的涼山彝族譜牒來看,最長的家譜有300多代,一般則在70代以上。彝族先民從雲南遷徙進入涼山,距今至少兩千年左右。

▲族群

彝族自治州彝族自治州
文化與民俗傳承
涼山彝族千百年來在這片富有古老文化、神奇傳說、迷人的自然景觀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傳承和保留著中國彝族最古樸、最濃郁、最獨特的文化傳統,創造了具有涼山自然封閉形態的包括天文、星相、曆法在內的獨特而優秀的民族文化。故而涼山彝族作為中國彝族中有鮮明地域文化特徵的彝族重要支系而倍受國內外的矚目。
金沙江滔滔不絕的源泉之水,滋潤了西南高地這片神奇而馥郁的土地,也孕育了一個個富有文化傳統的古老民族。涼山自古以來還是一個多民族地區,涼山地區的歷史,是以彝族為主體,包括藏、漢、回、傈僳、傣、蒙古等民族在內共同發展的歷史。在大小涼山,彝族人民與其他少數民族人民長期交錯而居,有著十分久遠的友好歷史。而各民族族群文化之間,也在不斷碰撞、交流、互滲、融合、變異的歷史過程中,形成了既相互影響、又各具特色的文化現象,給涼山民族民俗文化帶來了一道獨特的風景。

涼山-旅遊景點

“風景這邊獨好”。涼山州境內的旅遊資源十分豐富。現在已基本形成熱點的“旅遊風景線”,在國內外享有盛名。有古人譽為“川南勝境”的瀘山─邛海,有聞名中外的東方“女兒國”──神秘的瀘沽湖,有集“野、奇、峻、幽、險、秀”為一體的無限風光“螺髻山”;有舉世聞名的東方“休斯頓”──西昌航天城;有三萬年大自然寫意造化的“土林奇觀”……西昌作為州府,在其市政開發新區內建立起來的“涼山民族風情園”,則以人文景觀──民族民俗旅遊的鮮活形式,按照民間獨具風采的民族文化圖式,以寫意手法再現涼山風土文化的有形實體,展示彝族人文精神的自然原色,透視彝族的歷史文化、地域支系、風俗禮儀及生產生活各方面的內涵,包容彝、藏、摩梭人等民族民間審美、民間歌舞、民間工藝、遊藝競技、節慶禮儀等民俗事象,力圖在生動傳達民族民俗文化特質的同時,反映涼山地區社會發展與現代化進程中的文化變遷。這對不失時機地開發涼山民族民俗旅遊資源,推動民族地區經濟發展,弘揚各民族優秀文化,具有重要意義。

▲邛都古城──西昌
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古城西昌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有詩云:“松濤聲,海濤聲聲聲相應,天上月,水中月月月齊明。”由於海拔、氣溫、日照、經緯度等條件好,加之大氣中懸浮物質少,空氣透明度高,每逢晴朗夜晚,皓月當空,穹宇如洗,如遇望日,月如銀盤,分外姣潔。在南方古絲綢之路上,“清(溪)風,雅(安)雨,建昌月”三大氣候景觀,也歷來被人們所稱頌,故西昌又有“月城”之稱。
大家一定都知道西昌市的市花是“月季”吧,正所謂“萬紫千紅花不謝”,“冬暖夏涼四季春”賦予了月城西昌“不是昆明,勝似昆明”的美譽。您看到的“花好月圓”景觀,正濃縮了月城西昌的自然景觀與城市特色──月是建昌月,花是月季花。

彝族自治州彝族自治州
▲省級風景名勝——瀘山
瀘山又名蛙山,在西昌城南5公里的邛海南岸,是四川省級風景名勝區之一瀘山海撥2317米。它東臨碧波如鏡的邛海,西瀕蜿蜒秀麗的安寧河,北有歷史古城西昌,南依巍巍聳立的螺髻山。山上古樹參天,松樹尢其茂盛,古人曾用“松風水月”來描繪瀘山邛海的風光,即瀘山的松、安寧河的風、邛海的水、西昌的月。
瀘山林中小道逶迤蜿蜒,排立路旁的蒼松翠柏把遊人引向山中,直達山頂。濃蔭叢中隱有漢、唐、明、清年代修建的光福寺、蒙段祠、三教庵、祖師殿、觀音閣、王母殿、玉皇殿、青羊宮、五祖庵等10多座古剎。這些古剎分別為儒教、道教、佛教所有。儘管他們的教規、哲學思想等不盡相同,但他們卻能在一座山中和睦相處上千年,並各傳各的教,這在全國也實屬罕見,絕無僅有。其中瀘山第一殿光福寺是最大的建築群,它由千佛殿、文武宮、魁星閣、望海樓、飛梁寺、大雄殿組成,設計精巧,規模宏偉。寺內保留著精湛的雕刻藝術,有全國罕見的省級保護文物地震碑陳列室,有歷代名流題詠的詩詞歌賦,有明代銅鐵鑄佛像、數千斤重的大銅像、塔式香爐等文物。寺廟前有漢、唐代時期古柏,銀柯如鐵、蒼龍夭嬌、上騰青霄,可稱奇古。登上望海樓,邛海景觀盡收眼底,明代詩人楊升庵登瀘山留下那“老夫今夜宿瀘山,驚破天門夜未關,誰把太空敲粉碎,滿天星頭落人間”的著名詩篇,給遊人以豐富的遐想。全國獨一無二且具民族特色的“涼山彝族奴隸社會博物館”坐落在小寺評前,它那別具一格的建築群,給瀘山增了色彩,給遊人添了瀏覽的內容。
觀音閣為觀音精舍,塑像造型優美,栩栩如生。瑤池宮高敞向陽,玉皇殿勢險雄偉,以孤雲閣取秀。五祖庵僻靜幽深,各個廟宇因地就勢,布置各異,各有千秋。置身峰頂五祖庵極目四望,群山迭翟,邛海如鏡,漁舟點點,山光水色渾然一體,被譽為“瀘峰春曉”,是西昌八景之一。無論春夏秋冬,遊人絡繹不絕,充分反映出瀘山的誘人之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