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書省[作家]

張書省[作家]
張書省[作家]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張書省 (1947~)陝西華縣人。中共黨員。中國作家協會會員。

基本信息

簡介

張書省張書省

張書省 (1947~)陝西華縣人。中共黨員。1975年畢業於西北大學中文系。畢業後留校任教並從事行政工作,後調陝西電視台工作。先後任新聞部副主任,陝西廣播電視廳宣傳處長、總編室主任,電視台新聞部主任,陝西電視台副台長,高級編輯。2002年加入中國作家協會。

著作

著有散文集《紫丁香》,隨筆集《仁山智水》,學術論著《新聞規行矩步與隨“新”所欲》、《回憶錄寫作縱橫》等。

榮譽

創作詩歌、散文、小說並撰寫文學評論共300多萬字,新聞作品和文學作品多次獲中國新聞獎、中國電視獎和地方獎項。被評為陝西省優秀新聞工作者,第五屆全國百佳新聞工作者,獲陝西省人民政府優秀文學編輯獎,陝西省有突出貢獻專家。

張書省,男,大學本科,畢業於重慶郵電大學,系中國武術協會會員,國家一級運動員,中國武術理論研究專家,“新武魂”理論創始人,重慶市體育活動先進個人,曾任重慶郵電大學武術隊隊長和武術協會會長、重慶高校武協聯盟主席,現任重慶少林武術館館長。獲重慶市高校武術比賽南拳朴刀第一名、第三名和棍術第三名的成績,畢業後,參加重慶市傳統武術邀請賽獲拳械雙雙第一的好成績。
專注於發揚中華武術,並提出還原中華無數真實面貌的理論,此理論一出頓時震驚了整個武術界。同時,他也是一位文學愛好者,發表有《我的愛人——鏡子裡的故鄉》、《銀河的思》、《生活中的漣漪》等散文作品,對中國文學史有較深入的研究。
此外,他在演講方面亦有自己獨到的見解,無論走到哪裡,凡是有演講的機會,他總是滔滔不絕,都會積極參與,更是一位電影人,長期活躍在影壇,參與攝製的電視劇、系列劇、微電影等多達四十部,著名的有《武痴》、《太極之從零開始》、《溫故一九四二》、《勇敢遊戲》、《母親!母親》等作品。,長期活躍於重慶本地的系列劇和外來劇組,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綜合人才。
 張書省,出生於山東菏澤西南部一個窮困的農村,父母靠著種田養活一家人。生活的艱辛使他逐漸體會到,靠種田是無法過上好生活的。在他十一歲那年,他有一個願望,就是去學武術,但是因為家境窮迫,生計困難,不得已放棄了。
然而,到了高中,他又燃起了這個曾經擊敗過他的夢想,那時的他幼稚單純,學習起來較為吃力。一直到了大學,這才讓他逐漸進入學習武術的正規,從此不怕苦、不怕累成了他的人生主流,靠著後天的努力與勤奮,他迎來了人生的第一個挑戰,參加比賽。對於毫無經驗的他,這是極為恐怖的,好在平時勤奮用功,所謂“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他有這樣的基礎跟實力,只是他自己不是很清楚。果然不出所料,他不僅載譽而歸,還為學校贏得了尊重跟敬仰。
畢業後,憑著平時練習的韌勁跟堅持以及對武術的深深熱愛和理解,他開始創建屬於自己的理想平台。就這樣,於2011年12月在重慶市南岸區武術協會註冊成立重慶少林武術館,致力於發揚中國傳統武術,總部位於南岸區南坪五小區欣陽教育廣場二樓。該館是少林功夫入駐重慶主城的第一家,也是目前為止註冊成立的一家專業致力於發揚中國武術的辦學機構。
武館成立後,已發展成數家合作機構,而他的人生舞台也隨之大了。在武術教學的過程中,他對中國武術越來越了解,對發揚中國武術興趣越來越濃厚。直到現在,取得重慶市傳統武術邀請賽獲拳械雙雙第一的成績後,他人為要發揚中國武術必須團結所有的武術機構,不管是少林的,武當的,還是洪拳門的,詠春拳門的,只要是中國功夫就應該得到國家和當地政府的大力支持。而對於奧運會比賽的項目,中國可以繼續,對於引進優秀文化,也應該採取去偽存真的方法。然而,首先我們應該重視自己優秀的文化。國父孫中山先生“尚武精神”現在似乎不存在了,我們年輕的一代應當扛起這面旗幟,在如今國際形勢複雜多變、國內情況惡劣的情況下,更應該以自強不息的精神繼承和發揚中華武術,只有強身健體,才能“俠之大者,為國為民”。雖然現在生活節奏快,社會環境複雜,但他一直有個願望,那就是義務宣傳中華武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