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張學[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張學,男,漢族,1964年7月生,黑龍江省肇州縣人,1989年7月參加工作,1985年5月入黨,中國醫科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在職研究生畢業,醫學博士,教授。現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黨委常委。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張學教授講話張學教授講話
1986年中國醫科大學臨床醫學專業本科畢業。
1989年獲中國醫科大學遺傳學專業碩士學位。
1994年獲中國醫科大學細胞生物學專業博士學位。
曾先後在日本國立癌中心研究所、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醫學院、美國哈佛醫學院/麻省總醫院癌症中心、美國哈佛大學口腔醫學院進修和工作。
1989年-2002年先後任中國醫科大學基礎醫學院醫學遺傳學教研室助教、講師、教授及細胞生物學教研室主任。
2001年開始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醫學遺傳學系主任,
2002年-2009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院長助理-北京協和醫學院校長助理,
2009年-2013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研究生院副院長,
2013年-2014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科技管理處處長,
2014年-2017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基礎醫學研究所-北京協和醫學院基礎學院黨委書記。
2018年-任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副院校長、黨委常委。

任免信息

2018年9月29日,擬任哈爾濱醫科大學黨委副書記,提名為哈爾濱醫科大學校長、省醫學科學院院長。

人物兼職

中國遺傳學會理事兼人類和醫學遺傳委員會副主任、中華醫學會醫學遺傳學分會副主任委員兼學術秘書、北京醫學會理事兼醫學遺傳學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
先後擔任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和AnnualReviewofGenomicsandHumanGenetics等8家國際專業雜誌的編委。

研究方向

主要從事單基因病和基因組病的分子遺傳學研究,發現多種單基因病的致病基因和基因組病的致病DNA重排。

主要貢獻

承擔過國家863、973和科技攻關等重大課題,獲得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高技術探索項目、面上項目、傑出青年科學基金和重點項目,還主持了教育部高等學校優秀青年教師教學科研獎勵計畫項目和美國NIHR03項目等科研課題。以第一作者或與他人合作共發表論文130餘篇(其中美國SCI收錄25篇,被引700餘次)。培養博士後2人,博士研究生11人,碩士研究生5人。
主要學術成果:
發現肝癌中RB1基因突變失活。首次以全面、可信的證據確定RB1基因在肝癌發生和發展過程中的作用,第一次證明蛋白免疫組織化學染色法檢測抑癌基因失活更敏感、可靠。論文在《CancerResearch》發表,被SCI引用130次。
2.發現侯選抑癌基因p73新的多態和雙等位基因表達現象。論文發表在《CancerResearch》,被SCI引用50次。
3.發現V型並指(趾)症和一新型短—並指(趾)綜合徵的致病基因,論文在《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上發表。研究成果曾獲遼寧省自然科學一等獎及教育部中國高校科學技術獎(自然科學二等獎)。

獲獎記錄

1997年獲第五屆中國青年科技獎。
2000年獲教育部首屆“高校青年教師獎”。
2001年獲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
2014年以第一完成人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
2007年入選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
2011年獲得第四屆“談家楨生命科學創新獎”。
2017年5月25日,獲得全國創新爭先獎。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