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九宗書院

嘉泰二年(1202)轉運史王勛、知州趙善宣遷建於書台山麓,易名“書台”。 嘉靖九年(1530)知縣鄭重威重建,二十一年擴大規模,規制完備。 二十一年知縣趙由忠補修,新建講堂3間、書齋2間。

張九宗書院 位於四川遂寧。又名書台書院。唐貞元初刺史喬琳創學宮於城南,後三十年張九宗就其址建書院。故名。張講學其中,親植柏樟,“遂寧文學自九宗倡”。後毀於五代末孟知祥之亂。宋慶曆四年(1044)太守廖詢復建於郡城東,後被江水沖毀。嘉泰二年(1202)轉運史王勛、知州趙善宣遷建於書台山麓,易名“書台”。嘉定間書台山附近有二雁塔,刻錄唐、宋以來科甲名士。殿廊有石刻《孝經》,傳為宋徽宗親書。有宋一代,培養弟子約800餘名。唐、宋迄元,擢第者為蜀書院之冠。明洪武四年(1371)松江儒士錢恕知遂寧,與州同陳善授捐俸重修。“新繪七十二賢及歷代道學宗儒”奉祀其中。延名師訓誨諸生。朔望親到書院講學並加勸賞。嘉靖九年(1530)知縣鄭重威重建,二十一年擴大規模,規制完備。崇禎末毀於兵火。清康熙三十年(1691)大學士張某與邑令等始謀復興,然未果。乾隆四十三年(1778)舉人席有源、李晉陽集資呈準知府汪世椿,仍於書台山舊址重建。講堂名“擷秀”,廳堂匾“學山”,書齋7間東名“明志”,西為“致遠”。後漸傾圮。嘉慶十八年(1813)邑人捐資重修。二十一年知縣趙由忠補修,新建講堂3間、書齋2間。二十三年知縣余承捐俸補建崇聖祠、亭閣及書齋,規模與前代無異。道光二十八年(1848)知縣鳴謙再次補修,院內“嵐光翠柏,蔚然深秀”,“歷代鴻儒名臣,蟬聯輩出”。清末改為天台寺初級國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