弢

弢,讀音tāo,原指裝弓或劍使用的套子、袋子,可話用為動詞,通“韜”,隱藏的意思,如韜光養晦。弢,弓衣也。——《說文》。弢無弓。——《國語·齊語》。矢服謂之弢。——《小爾雅》。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左傳》。囊;套子 [case]乃內旌於弢中。——《左傳·成公十六年》。韜略,用兵的謀略 [military strategy]。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莊子·徐無鬼》。《周史六弢》六篇。——《漢書·藝文志》。

基本信息

簡介


拼音
比劃
部首
筆順編號

tāo
8

51552254

部首筆畫

部首:
部外筆畫:5
總筆畫:8
五筆86:xbhc
五筆98:xbhc
倉頡:nue
筆順編號:51552254
四角號碼:12247
鄭碼:yzzx
Unicode:CJK統一漢字U+5F22

詞性

〈名〉

(會意。從弓,比(tāo),象下垂的裝飾物。本義:弓袋)
同本義[bowcase]
弢,弓衣也。——《說文
弢無弓。——《國語·齊語》
矢服謂之弢。——《小爾雅
吾伏弢嘔血,鼓音不衰。——《左傳》
囊;套子[case]
乃內旌於弢中。——《左傳·成公十六年
韜略,用兵的謀略[militarystrategy]
從說之則以金版六弢。——《莊子·徐無鬼》
《周史六弢》六篇。——《漢書·藝文志

〈動〉

通“韜”。隱藏[coverup]
弢跡匿光。——陸機《漢高功臣頌》
又如:弢弓(藏弓入弢);弢光(弢跡匿光的省語。指隱藏光彩才華,不表露於外);弢跡(收斂形跡);弢鈴,弢藏(隱藏);弢斂(收斂,斂藏)。例如:
韜舌辱壯志,叫閽無助聲。——杜牧《感懷詩一首
韜光晦跡,韜光諱彩(收斂鋒芒;隱藏蹤跡);韜日(日光隱藏);韜世(比喻度量之大,足以容世);韜光(收斂光彩,比喻人懷才不露);韜沉(隱逸);韜含(諳記,熟諸);韜表(彌封書表);韜面(遮面)
包容,例如:
有韜世之量。——潘岳《寡婦賦
又如:韜世(度量大);韜合(包容切合);韜涵(包含)
束縛;禁錮[tieup]
解其天弢。——《莊子》

方言集匯

粵語:tou1
客家話:[海陸豐腔]tau1to1[客英字典]tau1[台灣四縣腔]tau1to1
潮州話:tau1

相關詞語

跅弢不羈
天弢
弢光
弢斂
弢跡匿光
弢藏
弢袠
弢弓
弢鈐
弢跡
豹弢
伏弢
錦弢
六弢

拼音是tao的漢字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