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耶利內克

弗雷德·耶利內克

弗里德·耶利內克1946年生於奧地利施蒂里亞州的米爾茨楚施拉格。她的父親具有捷克與猶太血統,是位化學家,母親出身於維也納名門旺族。

成長經歷

1946年10月,耶利內克生於奧地利小城楚施拉克,父親是個捷克裔猶太人

弗雷德·耶利內克弗雷德·耶利內克
,二戰期間憑藉其在化工領域出類拔萃技能,方才逃過納粹的迫害,但他在五十年代終究還是罹患精神病,給膝下兒女的童年籠上了濃重的陰霾;母親出身維也納望族,對女兒期望極高。耶利內克四歲就開始接受一個藝術天才必須經歷的嚴苛訓練:芭蕾,法語,琴,小提琴,中提琴,管風琴,作曲……與其說那是童年,倒不如說是一場不堪回首的夢魘。耶利內克的履歷上留著音樂學校、維也納大學劇及藝術專業的求學記錄,但人們往往會忽略履歷背後觸目驚心的事實:在進大學修習了幾個學期之後,耶利內克即因幽禁恐懼症休學回家。休學期間,她拿起筆,從詩歌開始,進而在小說、戲劇領域裡不輟笆耕--在那裡,她終於找到了舒解多年壓抑的空間。

《女鋼琴教師》

如此在表面光鮮下深藏著曲折哀婉的軌跡,熟悉《女鋼琴教師》的讀者大約會覺得似曾相識。小說里的埃里卡·科胡特不也是個從小就在母親嚴密到近乎病態的監督下,整日苦練鋼琴的女子嗎?母親的願望沒有實現,到頭來,年逾三十的埃里卡在外人眼裡是個庸常的琴師,回到家關起來,她瘋狂得像一片在瑟秋風中無助飛舞的落葉。
埃里卡的種種瘋狂行徑足以考驗最堅強讀者的神經(有書評人語,心理脆弱者,莫看《女鋼琴教師》):她在極度的性壓抑中頻頻光顧色情影院,從窺視孔看下流表演。父親的“富有彈性”的萬能刀是她的“吉祥物”,她會靈巧地拿起它,對著鏡子,冷冷地,將“通往身體內部的門戶”割開。然後,她就呆呆地看著“血一滴流下來,流淌著同自己的夥伴匯合在一起,變成一條持續不斷的涓涓細流,進而成為一條紅色的均勻流淌著的靜靜溪流……”
就這樣,埃里卡以自殘求得某種心理平衡,直到學生瓦爾特出現,他的激情四溢才打破了這種畸形的平衡。然而,埃里卡千瘡百孔的心靈早已承受不起正常的愛情,他們的施虐受虐遊戲注定只能在互相傷害中走向毀滅……
對《女鋼琴教師》(尤其是前半部分)中的自傳成分,耶利內克從來沒有否認過。但她下筆時的冷靜超然,讓人要看得很深很深,才能感覺到沉入谷底的萬劫不復;就好像埃里卡那樣木然割開傷口,看著鮮血從裡面汩汩地流淌出來--惟其冷漠到不知疼痛,畫面才愈顯得震撼。
10月7日下午一點,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奧地利女作家艾爾弗雷德·耶利內克(ElfriedeJelinek)獲得了2004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並將得到1000萬瑞典克朗(約合136萬美元)的獎金。訊息一出,各界的焦點都紛紛對準了這位頗具爭議的激進女性。
對於中國讀者來說,耶利內克畢竟還有些陌生,因為迄今為止,國內還沒發行過一本她的簡體中文作品。耶利內克到底憑什麼征服了諾貝爾獎評審挑剔的眼光?她又有著怎樣獨特的經歷和文學天賦呢?一位不同尋常的文學女性,終於在這個10月頂著諾貝爾的巨大光環走進了國人的視線——

其人其事

走近百般爭議的耶利內克
奧地利作家、劇作家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女士7日摘得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桂冠。瑞典文學院在公布這一評選結果時,附上了授予她這一榮譽的原因:“她用音樂般的表達,以充滿激情的語言揭示了社會中陳規舊俗的荒謬以及這種枷鎖對人施加的壓力。”
維也納長大的音樂才女
埃爾弗里德·耶利內克1946年生於奧地利施蒂里亞州的米爾茨楚施拉格。她的父親具有捷克與猶太血統,是位化學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曾參與製造具有戰略意義的重要工業產品,因此免於受到迫害。母親出身於維也納名門旺族。
耶利內克從小在維也納長大,並在那裡接受了學校教育。耶利內克本人從小就開始學習鋼琴、管風琴和八孔長笛,後來她進入維也納音樂學院學習作曲。在音樂學習同時,她還在維也納大學學習戲劇和藝術史。 
炮轟男性的“激進女性
耶利內克的作品在歐洲頗具影響,特別是女性讀者對她的著作情有獨鍾。而她在文筆和格式上又不拘一格,散文、詩歌、小說、劇作、影視腳本等文體都曾在她筆下誕生。此外,耶利內克本人還有“激進女性”之稱,因為她的許多作品都以強烈批評男性的專制和暴力而著稱。在她發表的抒情詩、散文、劇本、廣播劇以及電影劇本里,她所描寫的內容大多數都是婦女如何被毀掉的故事。
坎城的大贏家《鋼琴教師》
耶利內克最得意之作莫過於1988年撰寫的小說《鋼琴教師》。2001年,這部小說被導演麥可·哈內克改編為同名電影,一舉拿獲三項大獎:評審會大獎、最佳男女主角獎。與耶利內克的系列小說類似,《鋼琴教師》依舊反映的是一名生活受難的女性。在她筆下,維也納音樂學院一位鋼琴女教師由於性觀念的另類、病態,終於毀滅了自己。影片不是展現病態的情色,也不是張揚性少數派、新女性主義的權力觀。冷漠、孤僻,甚至殘酷的女教師,因為嫉妒而把鋒利的碎玻璃放入女學生的大衣口袋,從而毀掉一個鋼琴天才。她對戀人的愛,轉變成了強烈的虐待。
批評同胞的女權主義
耶利內克的作品自有其可愛之處,她的小說《樂趣》和《遺孤》在德國一度成為暢銷書。但在眾人捧讀之時,也有人對她心存爭議。由於她總是無情批評自己的同胞並有著強烈的女權主義觀點,她的作品在奧地利一直不受重視。1996年奧地利甚至禁止上演她寫的劇本。
耶利內克1946年10月20日出生於奧地利,21歲時出版了自己的處女作——文學集子《莉薩·沙滕》,隨即引起反響。但自20世紀70年代以來,她參加了當時橫貫歐洲的學生運動,她的文風也發生巨變,諷刺挖苦的語言逐漸頻繁,並出版了諷刺小說《我們是騙子,寶貝!》。隨後,她又先後創作了《情慾》、《女情人們》、《鋼琴教師》、《精彩、精彩時代》等文學作品,筆鋒逐漸定格向女性話題。在歐洲,她的讀者大有人在,而批評者也比比皆是。由於她的作品時常抨擊奧地利傳統文學以及傳統文化風俗,致使許多人對她的著作不屑一顧。

榮譽

30年創作,50部作品,21項文學獎
對於一名作家,或許沒有什麼會比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更感驕傲;但對於一名作品未曾被翻譯成多國文字的作者來說,獲獎最大的意義莫過於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去閱讀她的作品。事實上,此前,耶利內克已經獲得了不少國際文學界的大獎,其中以德國為最。1986年,為了表彰她對德語文學的貢獻,耶利內克獲得了前聯邦德國以著名作家海因里希·伯爾命名的海因里希·伯爾文學獎。1998年,德國語言文學學院又授予她德國最重大的文學獎畢希納文學獎。在她文學創作的30餘年間,耶利內克著有各類作品近50部,其中英語作品4部,法語作品9部,其餘均用德語創作。在此期間,她榮獲大小獎項21個。
拒絕領獎的“新科狀元”
在揭曉2004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後,艾爾芙蕾德·耶利內克在維也納召開記者發布會,正式宣布她不會去斯德哥爾摩領取諾貝爾文學獎:“我不會去斯德哥爾摩接受該項大獎。
耶利內克解釋自己這一驚人決定時,首先提到的是自己的身體健康原因。她同時認為,自己沒有資格獲得這一大獎。用她本人的話說,在得知獲得這一如此崇高的獎項後,她感覺到的“不是高興,而是絕望。”耶利內克表示:“我從來沒有想過,我本人能獲得諾貝爾獎,或許,這一獎項是應頒發給另外一位奧地利作家,彼傑爾-漢德刻的。”她同時指出,她並不認為自己的諾貝爾獎是“奧地利的花環”,她與現在的奧地利政府完全保持著距離。
耶利內克是自1966年內利·扎克斯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後,第一位憑藉德語寫作而獲獎的女作家。自諾貝爾文學獎頒發以來,已經有89名男作家獲獎,得獎的女作家只有10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