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雷德·惠普爾

弗雷德·惠普爾

弗雷德·惠普爾(FredLawrenceWhipple,1906年11月5日—2004年8月30日),1906年於美國愛荷華州-2004年8月30日於麻薩諸塞州,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是彗星研究的先驅者之一。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弗雷德·勞倫斯·惠普,慧星研究領域先驅。

弗雷德·惠普爾 弗雷德·惠普爾

1906年11月5日,惠普爾出生於美國衣阿華州,早期因小兒麻痹症毀滅了他的網球運動員志向。惠普爾先在加利福尼亞南部的西方學院學習,然後在洛杉面的加州大學學習數學,曾獲加州大學學士學位。1931年,他結束了在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的學習,取得了天文學博士學位,並開始在哈佛大學任職,正式投身於天文學的研究。在此期間,惠普爾發現了冥王星最近的行星軌道。1933年,惠普爾發現了周期性慧星36p/惠爾普和小行星1252Celestia,還發現了五顆其他非周期性慧星。

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惠普爾曾發明過一個飛行裝置,以幫助盟軍飛機躲蔽德國納粹的雷達偵察。1946年,他開始進行太空飛行的研究,為太空船發明了一個薄板金屬材料的外殼,在某種程度上對小的太空碎片具有防護作用,這種簡單的禁止外殼後來被稱為“惠普爾禁止”。

1950年,惠普爾提出了髒雪球理論,認為彗星是由冰凍的固態氣體分子夾雜細塵粒組成,組織疏鬆,而並非因地心引力由沙粒夾雜組成。這一理論在1986年由歐洲航天局的太空船拍回的哈雷彗星照片中得到了證實。

1955~1973年,惠普爾擔任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主任,1977年退休,但他仍然堅持每周6天騎腳踏車到中心工作,直到90歲高齡才徹底放棄工作。

惠普爾最傑出的成就是於1950年在《天體物體學學報》中提出的著名的“髒雪球”理論。惠普爾的這一理論解釋了為什麼彗星到達目的地的時間總是比預期的稍早或略晚。1986年,歐洲航天局的太空船拍回的哈雷彗星特寫照片證實了這一理論。

惠普爾在天文學領域的突出貢獻為他贏得了各界的廣泛尊重。1963年,當時的美國總統甘迺迪為他授予了“卓越服務勳章”。而他的汽車牌照也與眾不同,以彗星(COMETS)為名。

逝世

彗星研究的先驅者之一、美國著名的天文學家弗雷德·惠普爾2004年8月30日在美國麻薩諸塞州的劍橋醫院去世,享年97歲。

據美聯社2004年8月31日報導,總部設在麻薩諸塞州劍橋的哈佛-史密松天體物理中心31日證實了上述訊息。該中心主任對惠普爾的辭世表示了遺憾,說:“是他給彗星研究帶來了一場變革。”

處女座名人

處女座的特色是有豐富的知性,做事一絲不苟,有旺盛的批判精神(那是因為他們總希望世事能和他們的主觀標準相同),是個完美主義者,極度的厭惡虛偽與不正當的事。無論年紀大小,都保有一顆赤子之心,充滿了對過去的回憶及對未來的夢想。通常他們也很實際,總是可以使愛幻想和實際的性格共存且並榮。處女作的名人在社會中更是獨放異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