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生哲學

《弗洛伊德人生哲學》是2010年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奧地利)弗洛伊德。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弗洛伊德人生哲學 弗洛伊德人生哲學
《弗洛伊德人生哲學》內容簡介:弗洛伊德還別出心裁地構建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人格三結構學說,並做出惟妙惟肖的分析解釋。他認為,本我是最原始的、與生俱來的、無意識的結構部分。它由先天的本能和欲望所組成,是同肉體聯繫著的。本我不考慮客觀環境,一味追求本能欲望的滿足,按快樂原則行事。自我是意識的結構部分,在幼兒時期慢慢形成,是受父母權威的壓制而逐漸形成的駕馭本我的心理能力。自我代表人的理智和良知,它處於本我和外部世界之間,是外部世界與本我的居間者,主要職能是調節外部世界和本我的衝突,控制本我。超我是人格結構的第三個組成部分,是由父母和師長的指示所形成的結構,是一切道德限制的代表,人類心理結構的文明部分。超我和本我處於直接的衝突之中,其職責是督促自我壓抑本我,使本我和欲望不能實現。
此外,弗洛伊德表達了他對人類社會的文明進程以及宗教的觀點,並且運用精神分析理論對這些與人類命運息息相關的重大問題進行了深入的分析和闡釋。弗洛伊德對於馬克思創立的共產主義學說充滿了偏見。在他看來,儘管馬克思主義已經以冷若冰霜的姿態橫掃了所有的唯心主義幻覺,但是這種一廂情願式的意圖無疑是脆弱不堪的無稽之談,甚至認為該理論與先前的所有思想包括宗教的禁律一樣展示了殘酷的本性。總之,作為一名歷經生活坎坷、備受身心創傷的猶太人,弗洛伊德對人類的命運充滿了憤懣與憂慮,認為人類所遭受的痛苦使他們難以獲得幸福。

圖書目錄

第一章 人性的奧秘
1.什麼是潛意識
2.心理動態探秘
3.潛意識與夢魘深處之探尋
4.潛意識與人性自我的關聯
5.解密失誤
6.潛意識之流弊:詼諧淫語的考察
第二章 人生的折磨
1.痛苦與憂鬱的交織
2.無法逃避的壓抑
3.焦慮的蹂躪
4.性行為與焦慮
5.幼時心靈的恐怖
6.危險情境中的焦慮
7.焦慮之情狀
8.現代生活中的性抑制
9.禁慾之罪
第三章 人體的本能
1.本能之秘境
2.認識死亡
3.性本能的力量
4.一個變態主題的考察
5.愛與恨的交鋒
6.心靈模式中的本能態勢
7.本能與生命
8.快樂原則與行為的強迫重複性
第四章 人格的使命
1.人格解剖
2.人性與人格
3.衝突與融合
4.負罪感的動態形式
5.暴戾的超我
6.性學攝入的再分析
7.性變態:人格的異形
第五章 人類的命運
1.批判的科學
2.雙刃劍下的困惑
3.宗教的價值評估
4.三大痛苦及消解方式
5.關於文明的深思
6.愛欲的阻力
7.共產主義理論對人的影響
……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