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築設備

建築設備

建築設備指安裝在建築物內為人們居住、生活、工作提供便利、舒適、安全等條件的設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建築給排水、建築通風、建築照明、採暖空調、建築電氣、電梯等。另外也有同名書籍《建築設備》由 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 2009年發行,受到了社會各界的好評。

基本信息

內容簡介

主要介紹了與房屋建築緊密聯繫的建築設備所涉及的內容,包括建築內部給水系統、燃氣及熱水供應工程、建築消防給水、建築通風及高層建築防排煙工程、供熱工程、空氣調節工程、電氣照明及設備安裝、檢測與控制儀表、建築智慧型化系統等內容。教材編寫時主要考慮突出實用性,強化理論結果的運用,淡化了理論推導以及內容深度,重點是結合了是實際中的套用與創新,注重培養學生操作能力。本書可作為高等職業技術學校以及高等專科學校的建築工程、工程造價、工程監理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供相關專業工程技術人員參考。

章節目錄

第一章建築內部給水系統

第一節室內給水系統的組成

第二節室內給水方式

第三節室內給水常用的管材、管件、閥門及設備

第四節排水系統的分類、體制和組成

第五節室內排水管道管材、管件及系統的安裝

第六節給水排水施工圖識讀

第七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二章燃氣及熱水供應工程

第一節燃氣供應系統

第二節燃氣管道安裝

第三節熱水供應系統

第四節燃氣及熱水供應系統施工圖識讀

第五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三章建築消防給水

第一節低層建築室內消防栓消防給水系統

第二節自動噴水滅火系統

第三節高層建築消防給水方式

第四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四章建築通風及高層建築防煙排煙工程

第一節建築通風系統

第二節高層建築防煙排煙工程

第三節通風系統工程施工與安裝

第四節建築通風及防煙排煙工程施工質量要求和標準

第五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五章供熱工程

第一節室內採暖系統

第二節採暖設備及管道

第三節分戶計量及地板輻射熱水採暖系統

第四節室內採暖系統施工圖

第五節採暖系統運行管理與維護及故障分析處理

第六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六章空氣調節工程

第一節空氣調節系統概述

第二節常用通風空調設備

第三節空調製冷系統

第四節通風空調系統施工圖

第五節通風空調系統運行操作

第六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七章電氣照明及設備安裝

第一節電氣照明的基本知識

第二節常用低壓電氣設備

第三節室內動力、照明系統安裝

第四節配管配線工程施工

第五節電氣施工圖識讀

第六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第八章建築智慧型化系統

第一節智慧型建築概述

第二節建築設備監控系統

第三節公共安全系統

第四節信息設施系統

第五節信息化套用系統

第六節本章實訓項目

複習思考題

參考文獻

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建築給排水

建築通風

建築照明

採暖空調

建築電氣

電梯

圖書信息二

基本介紹

書名:建築設備

ISBN:704012625

作者:馬鐵椿編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定價:23.9

頁數:296

出版日期:2003-8-1

版次: 1

開本:16開

簡介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本書共分為4篇,第一篇主要介紹建築給排水;第二篇介紹採暖,通風和空氣調節;第三篇介紹建築電氣;第四篇介紹建築弱電。每章附有適當的思考與練習題,便於學生練習。該教材涵蓋的知識面較寬,但是內容淺顯易懂,便於學習。

該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工程造價管理專業、房地產經營與管理和社區管理等專業的教科書,也可供從事工程造價管理工作的人員學習參考。

目錄

第一篇 建築給排水

1 建築給水系統

1.1 建築給水系統的分類

1.2 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組成

1.3 建築給水方式

1.4 建築給水管材、管件及附屬檔案

1.5 給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

1.6 給水升壓和貯水設備

1.7 室內消防給水系統

1.8 建築中水工程

2 建築排水系統

2.1 建築排水系統的分類

2.2排水系統的組成

2.3排水管材和衛生設備

2.4房屋雨水的排除

2.5排水管道的布置和敷設

3 高層建築給排水簡介

3.1 高層建築給水系統

3.2 高層建築排水系統

4 建築給排水施工圖

4.1 常用給排水圖例

4.2 圖紙基本內容

4.3 給排水施工圖的識讀

5 建築給排水系統的維護與管理

5.1 給水系統的維護與管理

5.2 排水系統的維護與管理

5.3泵房運行和維護管理

第二篇 採暖、通風與空氣調節

6 建築採暖系統

6.1 供熱與採暖

6.2 熱水採暖系統

6.3 蒸汽採暖系統

6.4 採暖設備

6.5 建築採暖施工圖

6.6 採暖系統運行維護與管理

7 熱水與燃氣供應

7.1 室內熱水供應

7.2 燃氣供應

8 通風與空調系統

8.1 通風系統

8.2 空調系統的分類和組成

8.3 通風空調的管道和設備

8.4 空調用製冷

8.5 管道和設備的防腐及保溫

8.6 通風空調施工圖

第三篇 建築電氣

9 電工基本知識

9.1 電路的組成及其基本物理量

9.2 單相交流電路

9.3 三相交流電路

9.4 變壓器

9.5 交流異步電動機

9.6 常用低壓電器

10 供電和配電系統

10.1 電力系統和電力網

10.2 低壓配電

10.3 高層建築供電

10.4 建築施工現場的電力供應

11 電氣照明

11.1 照明的基本概念

11.2 常用電光源、燈具及其選用

11.3 照明供電線路的布置

11.4 室內照明線路的敷設

11.5 配電箱與控制電器的安裝

11.6 電氣照明施工的注意事項

12 安全用電與建築防雷

12.1 安全用電

12.2 建築防雷

13 電梯與自動扶梯

13.1 電梯

13.2 自動扶梯

14 建築電氣施工圖

14.1 電氣施工圖的組成及閱讀方法

14.2 照明燈具及配電線路的標註形式

14.3 電氣施工圖

15 建築電氣設備的驗收標準

15.1 避雷器的驗收

15.2 電力變壓器的驗收

15.3 低壓電器的驗收

15.4 電梯電器裝置的驗收

15.5 配線工程驗收

15.6 電氣照明驗收

15.7 接地裝置的驗收

第四篇 建築弱電

16.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

16.1 概述

16.2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組成

16.3 火災探測器及手動報警按鈕

16.4 火災應急照明與疏散指示標誌

16.5 火災自動報警系統的調試與驗收

16.6 火災自動報警控制系統的使用和維護

17 電纜電視系統

17.1 電纜電視系統的組成與分類

17.2 電纜電視系統的主要設備

17.4 建築物的電纜電視系統

18 廣播音響系統

18.1 廣播音響系統的組成

18.2 公共廣播系統

19 建築電話通信系統

19.1 電話通信系統的組成

19.2 建築電話工程

20. 安全防範系統

20.1 出入口控制系統

20.2 閉路電視監控系統

20.3 入侵報警系統

20.4 樓宇對講系統

20.5 電子巡更系統

20.6 停車場管理系統

參考文獻

圖書四

建築設備建築設備

書 名:建築設備

層 次:高職高專

配 套:電子課件

作者:郭衛琳 黃奕沄 張宇等 編著

出版社: 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時間:2012-01-17

ISBN: 978-7-111-29406-1

開本: 16開

定價:36.0元

內容簡介

本書為浙江省省級精品課程配套教材。內容包括給排水管材、器材及衛生器具,建築給水系統,建築排水系統,供暖,通風,空氣調節,建築供配電與建築照明,建築弱電系統共8個單位。書中除闡述建築設備專業知識外,每個單元都設定了相應的實際工程施工圖的識圖訓練內容,並編入各工種間的專業配合內容。本書每單元前設有理論知識目標、專業技能目標,單元後設有小結,思考與拓展訓練、能力訓練。為方便教學,選用本書作為教材的老師可免費獲得電子課件。本書可作為高職高專建築工程技術、工程監理專業的教材,也可供其他土木工程專業教學、參考使用。

目錄

前言

單元1 給排水管材、器材及衛生器具

單元2 建築給水系統

單元3 建築排水系統

單元4 供暖

單元5 通風

單元6 空氣調節

單元7 建築供配電與建築照明

單元8 建築弱電系統

附錄

參考文獻

建築設備分類

一、建築設備—— 吊籃 絞車 卷揚機 升降機 提升機 砂漿泵 泥漿泵 灰漿泵 噴塗泵 抹平機 鋼筋切斷機 鋼筋調直機 鋼筋彎曲機 鋼筋拉伸機 錨機 舵機 混凝土攪拌機 混凝土攪拌樓 混凝土攪拌站 混凝土配料機 混凝土噴射機 混凝土泵 混凝土泵車 液壓砂漿泵 混凝土振動器 混凝土振動台 混凝土振動棒 混凝土粉碎器 混凝土輸送泵 混凝土布料桿 水泥倉 車載泵 混凝土攪拌輸送車 混凝土製品機械 裝修機械 建築機械配附屬檔案等等。

二、路面設備——雙鋼輪系列壓路機 手扶系列壓路機 輪胎驅動壓路機 壓實機 碾壓機 夯實機 振動夯 衝擊夯 平板夯 碎石機 刻紋機 攤鋪機 路面銑刨機 液壓鎬 瀝青泵 瀝青攪拌機 瀝青乳機 瀝青拌和機 瀝青灑布車 穩定土拌和機 灰土拌和機 路面破碎機 路面切割機 路面開槽機 路面畫機 石屑撒布機 瀝青灌縫機 瀝青路面修補車 路面設備配附屬檔案等等。

三、市政園林——洗車 清障車 疏通車 除雪車 垃圾車 噴灑車 灑水車 掃路機 吸糞車噴霧車 清洗機 揚雪機 剪草機 割草機 草坪機 擦窗機 動力照車 真空吸污車 高壓清洗車 污泥裝運車 高空作業車 停車設備 立體車庫污水泵 管道疏通器 吸污車 垃圾處理機械

四、起重機械—— 千斤頂 起重滑車 手動葫蘆 氣動葫蘆 電動葫蘆 裝卸橋 裝卸橋 平衡吊 平衡吊 啟閉機 啟閉機 吊管機 吊管機 吊運機 吊運機 液壓登車橋 液壓升降平台 橋式起重機 門式起重機 塔式起重機 梁式起重機 單梁起重機 雙梁起重機 龍門起重機 懸臂起重機 門座起重機 懸掛起重機 抓鬥起重機 電磁起重機 慢速起重機 絕緣起重機 防爆起重機 隨車起重機 電動起重機 冶金起重機 履帶起重機 軌道起重機 汽車起重機 起重機配件等等。

五、挖掘機械—— 挖掘機 液壓挖掘機 履帶式挖掘機 輪胎式挖掘機 挖溝機 轉載機 取料機 堆料機 挖掘機械配附屬檔案等等。

六、鏟運機械 ——|推土機 裝載機 挖掘裝載機 輪式裝載機 通井機 鏟運機 平地機 翻斗車 半掛車 卸車機 輸送機 給料機 裝卸機 船用裝卸機 堆取料機 翻車機 自卸卡車 推車機運輸車 鏟運機械配附屬檔案等等。

七、工業車輛—— 手動叉車 電瓶叉車 液壓叉車 電動叉車 前移式叉車 防爆叉車 貨櫃叉車 電動平車 油桶車 蓄電池車 堆高機 手動液壓搬運 手動液壓裝 礦車 礦用車 工業車輛配附屬檔案

編輯推薦

《建築設備(高職高專教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

文摘

插圖:

建築給水管材可分為金屬管和非金屬管兩大類。

1.金屬管

目前常用的金屬管主要有:鋼管、鑄鐵管、銅管、不鏽鋼管等。

(1)鋼管

鋼管有焊接鋼管、無縫鋼管兩種;又可分為鍍鋅鋼管和不鍍鋅鋼管。焊接鋼管和無縫鋼管均有鍍鋅的管材,鍍鋅工藝有冷鍍(電鍍)鋅和熱鍍(熱浸)鋅兩種工藝。通常說的鍍鋅鋼管是指鍍鋅焊接鋼管。鋼管具有強度高、承受內壓大、抗振性能好等優點。但耐腐蝕性能差,會使水質污染。從耐腐蝕能力看,熱鍍鋅鋼管>冷鍍鋅鋼管>不鍍鋅鋼管。水質沒有特殊要求的生產用水才允許採用非鍍鋅鋼管和冷鍍鋅鋼管,消防給水系統的消防給水管應採用內外壁熱鍍鋅鋼管。建設部已明確規定:在城鎮新建住宅中,禁止使用冷鍍鋅鋼管用於室內給水管道,並根據當地實際情況逐步限時禁止使用熱鍍鋅鋼管。

(2)鑄鐵管

鑄鐵管按材質分有灰口鑄鐵(灰鐵)管和球墨鑄鐵(球鐵)管;按鑄造工藝分有連續鑄造鑄鐵管和離心鑄造鑄鐵管。目前,我國採用連續鑄造工藝生產的有普通灰鐵管和鑄態球鐵管,採用離心鑄造生產的則為(退火)球墨鑄鐵管。材質和鑄造工藝決定了鑄鐵管性能好壞和品質的優劣。普通灰鐵管具有耐腐蝕性強、使用期長、價格低等優點,適宜埋地敷設;但缺點為性脆、重量大、施工困難等。鑄態球鐵管和球墨鑄鐵管兼有鑄鐵的良好抗腐蝕性能和鋼材的良好綜合力學性能,其綜合經濟費用低於鋼管,使用壽命為鋼管的3-5倍,管壁較普通灰管薄,重量減輕。球墨鑄鐵管性能又比鑄態球鐵管優良,在給水管材套用中發展很快。

(3)銅管和不鏽鋼管

由於銅管和不鏽鋼管價格都很貴,為了降低價格,推廣在建築給水中使用,故將它們薄壁化。薄壁銅管按有無包復材料分,有裸銅管和塑復銅管(管外壁復有熱擠塑膠復層用以保護銅管和管道保溫)。它們的主要優點:1)經久耐用。耐腐蝕、耐高溫,可在不同的環境中長期使用,使用壽命長;2)機械性能好。耐高壓,同時韌性好,延展性也高,具有優良的抗振、抗衝擊性能,薄壁不鏽鋼管機械性能更為優良;3)衛生性能好。水質不會被二次污染;4)為可持續發展的綠色建材。可以回收再生繼續使用,有利於環境保護。

序言

本書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國家級規劃教材(高職高專教育)。

本書是根據高職高專培養套用型人才的特點編寫而成的,介紹了學習該課程所必須具備的基礎理論知識,重點闡述了建築設備在管理和套用方面的基本常識。本書主要適用於高職高專物業管理、建築工程、工程造價、城市規劃、建築裝飾技術等專業。各專業可根據本專業的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取捨。

本書由馬鐵椿主編。參加本書編寫的有孟錦根(第1、2、3章)劉曉波(第4、5章);呂君(第6章);湯延慶(第7、8章);馬鐵椿(第9、10、11、12、13、14、15章);馬驥(第16、20章);於繼榮(17、18章);閔宇(19章)。

全書由顏凌雲主審。另外,在本書編寫過程中還得到了四川建築職業技術學院、黑龍江建築職業技術學院、中國科學院瀋陽自動化研究所等單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併表示由衷的感謝。

由於編者水平及實踐經驗有限,本書不妥之處在所難免,懇請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媒體推薦

書評

本書特點:

1.按照寬口徑土木工程專業培養方案,注重提高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注重加強學生專業基礎知識和基本理論知識結構,向培養土木工程師從事設計、施工與管理的方向拓展。

2.把握土木工程相關學科、課程之間的關係,各課程教材既反映本科學發展水平,保證教材自身體系的完整性,又避免內容的重複,全系列叢書形成一個完整緊密的體系架構。

3.注重基本理論、基本特性和性能,又注得現行設計方法的理論依據和工程背景,最大程度參照了1999~2002年完成修訂的土木工程規範,國家和行業相關標準,習題也都精選自各職業資格考試參考書,利於學生獲得資格證書。

4.按照科學發展觀,從可持續發展的觀念,根據課程特點,反映學科現代新理論、新技術、新教材、新工藝,以社會發展和科技進步的新近成果充實、更新教材內容。

作者簡介

作者:(西安建築科技大學)李祥平、 閆增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