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漢郡

廣漢郡

廣漢郡是古四川最早的三郡之一。在秦國時期,四川設有巴郡(現在重慶境內)和蜀郡(現成都),秦滅亡後,漢高祖6年,在四川新增設第三郡廣漢郡,郡址就是現在的梓潼縣潼江岸邊。

簡介

廣漢郡遺址廣漢郡遺址
廣漢郡,中國古郡名。漢初分蜀郡、巴郡置。郡治在梓潼縣。即今四川梓潼縣 治,後漢徙治積雒,即今四川廣漢縣 ,晉徙廣漢郡治廣漢,在今四川遂寧縣 東北,尋還後漢 舊治,北周 廢。

歷史

漢高帝六年(前201年),分蜀郡東部與巴郡數縣置廣漢郡。漢武帝建元六年(前135年),割廣漢郡南部僰道等縣與新征服的南夷地區置犍為郡,世曰:“分巴割蜀,以成犍、廣”。後又以氐族之地置陰平道、剛氐道、甸氐道,屬廣漢郡。

漢成帝綏和元年(前8年),廣漢郡領梓潼、汁方、涪、雒、綿竹、廣漢、葭明、郪、新都、甸氐道、白水、剛氐道、陰平道,共十縣、三道。都尉治綿竹,北部都尉治陰平道。屬益州刺史部。有167499戶,662249人。

王莽改廣漢為就都。兩漢之際,廣漢為公孫述所據,改名為梓潼郡。東漢初年,析置德陽縣。

漢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分陰平道、甸氐道、剛氐道置廣漢屬國,治陰平。廣漢郡治先後遷至涪縣、雒縣。雒縣同時為益州刺史治所。

漢獻帝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析廣漢郡梓潼、涪、葭明等縣置梓潼郡。蜀漢析郪縣、廣漢、德陽等縣置東廣漢郡。西晉以東廣漢郡為廣漢郡,以廣漢郡置新都國。

太康三年(282年),廣漢郡屬梁州,領廣漢、德陽、五城三縣。

太康六年(285年)省新都國,入廣漢郡。劉宋、南齊時廣漢郡領雒、什邡、新都、五城、郪、陽泉五縣。

隋開皇中廢。

考古發現

廣漢郡遺址出土的文物廣漢郡遺址出土的文物
2012年12月,梓潼縣縣城西北角的蓮枝村的水廠施工現場,發現大量的筒瓦、漢磚等古建材殘片,經文物專家現場勘驗,確定施工地就是古四川最早建立的三郡(巴郡、蜀郡、廣漢郡)中的廣漢郡遺址。這是古廣漢郡有記載以來首次發現其遺址。
2012年12月中旬,梓潼縣文昌鎮蓮枝村正在進行基礎施工的縣水廠工地,陸續挖掘出一批帶有花紋的磚瓦。到12月14日,工地的多處基坑發現這樣的磚瓦殘片,其中一個筒瓦瓦檐保存完好,上面的花紋線條流暢,十分精美。發現除這些磚瓦外,還有大量的陶罐、陶瓮殘片,古磚窯遺址,兩座古墓。根據出土的文物以及地層里磚瓦殘片堆積的情況,專家初步認定,該地就是古廣漢郡遺址。漢代城郡遺址,對研究古巴蜀文化、歷史變遷有著極為重要的歷史意義。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