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醫學院圖書館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創建於1958年,原名中山醫學院湛江分院圖書館,文獻資源主要由中山醫學院圖書館調撥。1964年後獨立辦館,易名為湛江醫學院圖書館,1992年隨學校易名為廣東醫學院圖書館。

基本信息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由湛江校區圖書館和東莞校區圖書館兩部分組成,總建築面積31960平方米,生均面積3.33平方米,其中湛江校圖書館1984年落成啟用,建築面積5344平方米,東莞校區圖書館2005年落成啟用,建築面積26616平方米,是學校的標誌性建築。館內設中外文書庫、期刊庫、書刊閱覽室、電子閱覽室、多媒體閱覽室、休閒閱覽室、文獻檢索查新室和讀者自修室等服務機構及場所。現有閱覽座位4500個,其中湛江校區圖書館設閱覽座位650個,東莞校區圖書館設閱覽座位3850個,能充分滿足讀者的閱覽需要。
近年來,學校重視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加大了對圖書館的經費投入, 2002至2005年年投入的圖書資料購置經費分別為200萬元、300萬元、400萬元和450萬元。由於加大了經費投入,圖書館館藏文獻數量得到了較快的增長。截止2005年8月底,累積館藏文獻總量1120295冊,其中紙質文獻總量781160冊,電子文獻總量339135冊,生均紙質文獻量81.34冊/人。
圖書館實行校長領導下的館長負責制,學校有主管副校長分管圖書館工作,有關圖書館的重大事項由校辦公會議研究決定。學校成立圖書情報工作委員會,定期召開會議,聽取館長的工作報告,反映師生的意見和要求,討論學校文獻信息工作中的重大問題,向學校和圖書館提出改進圖書館工作的建議。館長符合《普通高等學校圖書館規程》(修訂)的相關規定,館長和副館長具備相應的素質和條件,分工明確,職責分明,有較強的組織管理能力。圖書館下設辦公室、採訪部、編目部、流通部、期刊部、信息部、技術部、文獻檢索教研室等業務、行政和教學部門。
圖書館現有在編人員47人,其中碩士學位3人,本科學歷30人,大專學歷7人,本科及以上學歷(學位)33人,占全館在編人數的70.2%;副高及以上職稱12人,中級職稱8人,中級及以上職稱共20人,占在編人數的42.6%;45歲以下的40人,占在編人數的88.9%;專業人員具有多學科的專業結構,其中圖書情報和信息管理專業15人,醫學專業9人,外語專業2人,計算機專業9人,其他專業13人。形成了一個結構合理,素質過硬,年富力強,可為讀者提供全面優質信息報務的專業團隊。
圖書館書庫閱覽室每天開放14小時(7:30AM-21:30PM),周開放時間98小時,居全國高校圖書館前列。網路信息資源全天24小時開放,為讀者提供方便、快捷的信息服務。圖書館為讀者提供的服務項目有:文獻借閱服務、參考諮詢服務、文獻檢索服務、科技查新服務、專題情報調研、網路信息服務、視聽服務、用戶教育與培訓等。
由本館獨立研製成功的“廣東醫學院圖書館計算機管理集成系統”,1992年全面投入使用,並順利通過省高教廳及省高校圖工委專家組的鑑定驗收。2002年,該系統升級為“通用圖書館信息管理集成系統(GLIS2.0)”,包括採訪子系統、編目子系統、期刊管理子系統、流通子系統、公共檢索子系統和圖書館行政管理子系統六大模組,功能更加強大,便於使用和維護,體現了圖書館計算機管理系統的新水平。該系統現已向有關中小型圖書館推廣套用。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是廣東省最早創辦並承接高校文獻檢索課教學任務的圖書館之一,從1985年起即開設“醫學文獻檢索與利用”課程,並於1998年正式成立“廣東醫學院醫學文獻檢索教研室”,2001年以來共完成本科生教學學時。圖書館鼓勵員工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積極開展科研活動。2001年以來,全館共承擔省、廳級科研課題3項,學院科研課題18項,在省級及以上刊物發表論文104篇,其中核心期刊23篇,參編教材2部。由本館獨立完成的醫學文獻檢索CAI課件榮獲廣東省第四屆教學成果二等獎和廣東醫學院教學成果一等獎,在全國42個高校圖書館推廣使用。由本館獨立研發的圖書館信息管理集成系統在8所圖書館推廣使用.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素來注重與省內外圖書館和教育機構的交流與合作,先後和粵西地區4所高校以及廣東省8所高等醫藥院校圖書館建立了文獻資源的共建、共知、共享關係,並已加入中國高等教育文獻保障體系(CHINA ACADEMIC LIBRARYIMFORMATIONSYSTEM,簡稱CALIS),提高了我館的文獻保障率。此外,圖書館還參與了《中、西、日、俄期刊聯合目錄》等全國性或地區性聯合目錄的編制工作。2003年10月起,圖書館與廣東省醫學情報研究所合作,掛牌成立“廣東省醫學情報研究所粵西查新點”,主要承接粵西地區省級醫藥衛生科研項目的查新任務。圖書館現與國內80多家圖書館建立了文獻資料的相互交換和原文傳遞關係
廣東醫學院圖書館堅持走內涵發展為主的跨越式發展戰略。2000年以來,根據學校的發展規模和學生數量,結合圖書館事業發展的水平和方向,先後制定了圖書館“十五”和“十一五”發展規劃和2020年遠景目標。圖書館“十五”計畫已基本完成,擴大了辦館規模,增加了館藏數量,提高了人員素質,完善了管理制度,提高了服務水平,圖書館的各項業務工作都上了一個台階。根據“十一五”規劃,到2010年圖書館總面積要達到41200平方米,閱覽座位超過6000個;館藏紙本文獻總量達到188萬冊,館藏網路電子圖書達到100萬種;新購高級伺服器5台,磁碟陣列擴展容量超過20T,信息點總數超過3000個;有本科學歷的專業人員達到80%以上,具有碩士學位的專業人員達到20%以上,具有博士學位的專業人員實現零的突破;5年內爭取完成省級課題3項,市級課題5項,校內課題20項,發表學術論文100篇以上,有1個以上科研項目獲省級獎,2個以上項目獲市級獎。到2020年,圖書館總面積預期達到70000平方米,閱覽座位達到9600個,藏書總冊數達到308.8萬冊,電子圖書總冊數達到300萬冊。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