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美食

廣東美食

廣東美食主要介紹了缽仔龜苓膏,酥皮蓮蓉包,特色小吃雙皮奶三種美食的口感選材及製作,特別對特色小吃雙皮奶具體步驟詳細描寫。

基本信息

缽仔龜苓膏

廣州人愛講求的是清熱解毒,所以吃甜品不能夠沒有龜苓膏,最好是加著甜甜紅豆沙的龜苓膏:豆沙粗甜、龜苓滑苦,相得益彰。

豆沙的選用是有說頭的:選用易於熬煮的大粒紅豆,大火去殼,小火燉肉,慢慢熬煎,直至兩個時辰之後,水與豆沙已成均勻糊狀,再加細白糖調味,所以吃起來的時候不會有水的清澀氣,豆沙也會細勻,不會有青黃不接的硬氣。

酥皮蓮蓉包

廣東美食酥皮蓮蓉包
以半發酵面和酥心(油酥麵團)摺疊作皮,蓮蓉作餡包成圓形,蒸製而成。其皮色潔白,層次分明,鬆軟而稍爽韌,香甜可口。粉果用淀麵粉包裹蝦仁、豬肉等拌成的餡料,作成角形蒸製而成。皮薄白、爽軟、半透明,可見角內餡料,餡鮮美甘香。

此品歷史悠久。明末清初屈大均《廣東新語》記述廣州飲食習俗一書中載:“以白米浸至半月,入白粳飯其中,乃舂為粉,以豬油潤之,鮮明而薄以為外,茶蘼露、竹脂(筍)、肉粒、鵝膏滿其中以為內,一名曰粉角。”20世紀20—30年代,各酒家、茶樓爭相創名牌菜點以招徠客人,茶香室一名娥姐的女點心師的所創的粉果獨占鰲頭,人們稱之為娥姐粉果。40年代,茶香室歇業,娥姐的傳人轉至大同酒家,娥姐粉果也就成為大同酒家的名牌點心。50年代以後,各大茶樓、酒家也把它作茶點供應。粉果也就成為羊城美點之一。

特色小吃雙皮奶

雙皮奶源於清朝末年的廣東順德。雙皮奶的做法。先將新鮮的牛奶煮開,趁熱倒在碗裡,不久鮮牛奶表層結出奶皮,用筷子將奶皮刺穿,緩緩地將碗裡的奶倒出,加入適量的蛋白,白砂糖再次煮沸。然後再倒回原來的碗裡。原來的奶皮慢慢地浮起,然後放到火上燉,不久又可以結出一層皮來,這樣形成了二層皮,上層奶皮甘香,下層奶皮香滑潤口,故命名為“雙皮奶”。雙皮奶的精華就在於它的奶皮上,據了解其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和磷等微量元素。無論夏天還是冬天,熱的還是凍的,均可品嘗,一樣是味道甜美,且可在雙皮奶上面加上紅豆,蓮子,窩蛋,提子,薑汁等配料,款式多種多樣,品種陳出不窮。

順德文信老鋪

文信老鋪的雙皮奶注重選材,因而顏色和口味都顯得端莊純正。新燉的一碗熱氣騰騰地端將上來,香氣都溫潤得好像二十剛出頭的江南小媳婦;吞進一口去,更是清甜不膩,又端端像極了那小媳婦的細皮紅唇,可以給你溫柔渴望美妙人生夢想的。許多不食甜品的人卻可以接受順德雙皮奶,也許就在於它口味中的那種溫柔和鄭重吧。廣州天河廣場旁邊也有文信老鋪的分店,做工和口味還算正宗。再有就是廣東各城市的大街小巷也都有小鋪作雙皮奶,但是口味就相差懸殊了。

製作

原料:一大碗牛奶蛋清二隻、白糖二勺。

第一步牛奶在鍋中煮沸後倒入大碗,待牛奶表面凝固成奶皮後,用小竹籤輕輕挑起;

第二步倒出剩餘的奶液,將鮮牛奶加入蛋清、白糖拌勻;注入小碗中,使奶皮覆蓋於上,隔水在鍋中蒸15分鐘即可。

注意:蒸前儘量不要使奶的表面有氣泡。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