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德中學

廣德中學

安徽省廣德中學座落於廣德縣城關太極大道西端的祠山殿。祠山殿人傑地靈,曾被明太祖朱元璋稱之為“天下英靈第一山”,其古蹟駐蹕泉至令猶存。整個校園背靠橫山,以國家級森林公園的依託,校門正對著連線上海和拉薩直至尼泊爾拉壤的聶拉木的318國道,向東通往江、浙、滬,向西直達宣城與蕪湖。廣德中學正處在繁華的交通線上。

基本信息

基本簡介

上海和拉薩直至尼泊爾拉壤的聶拉木的318國道,向學正處在繁華的交通線上。從318國道,朝學校所在的山巔看去,已故中科院院士、校友許傑手書“廣德中學”四個金光閃閃的大字即刻映入眼帘。沿林蔭大道漫步,原林業部部長、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校友徐有芳“育人興國”的題詞又展現在眼前。兩棵蒼勁的古樹一前一後、一內一外以龍鳳飛舞之勢,佇立在教學區的入口。拾階而上,高大的金鑰匙紀念碑聳立在主幹道中央,鬱鬱蔥蔥的草坪織成綠色大地毯,鋪在主幹道兩側,噴泉花壇,雪松翠柏點綴其間;教學樓、科學館、行政樓、圖書館,樓館相對,分守南北,交相輝映,宛如碩大的四合院,渾然一體。這就是美麗的校園,一千八百餘師生員工學習、工作、活動之場所。

廣德歷史

廣德地處蘇、浙、皖三省交匯之地,自古以來為兵家必爭、商賈移民的交通通渠,各種文化當易於紮根傳揚。書院在廣德也有其悠久的歷史。史載:“明嘉靖甲申1524年陽明弟子鄒東廓謫廣德州官,撤淫祠,建復初書院,延同讓王心齋及諸賢講學……廣德王維謨皆能整躬率物,無愧人師《江南通志》云:“王心齋及諸賢講學興禮,風動粼”郡。”(《安徽通志.教育考稿.卷三》)《安徽通志》還記載了廣德書院的建毀簡況:“復初書院,(院址)州儒學西北,舊為元妙觀,明嘉靖四年1525年州判鄒守益(即鄒東廓)初,徙觀於東郊,即其址,建書院,以訓多士。萬曆間詔禁,書院逐廢”。嗣,知州方沆陸長庚段酋顯李得中相繼修葺。復址(P.1)清乾隆四年,1739年李德洋同族眾,復建復初書院,於斗南書院側。令俱無存。“正誼書院,院址州治東南狀元坊,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署知州石應璋以正誼書院近市湫隘,因於此創建書院,仍名復初……五十七年,設修志局於其間,總篡周廣業植蓮池中,開花甚盛,因名之曰:愛蓮書院。道光十五年1835年、二十四年相繼重修,聚諸生肄業。鹹豐初(1851----1854)兵毀。”光緒年間,地方百姓再次重建。

學校歷代名稱

德州中學堂(清光緒廿九年,公元1903年)→廣德縣中學校(1912年)→安徽省立第十一師範學校→安徽省立第十二師範學校→安徽省立第八中學(1926年)→廣德縣立初級中學,安徽省立第四中學→廣德縣農科職業學校(1936年)→廣德縣立初級中學(1936年)→廣德縣立國中補習班(1938年2月)→廣德縣立初級中學(1938年8月)→鈐銜廣德縣立初級中學(1945年10月,始遷入祠山殿現校址)→廣德縣立中學(1947年8月,擬設高中部)→廣德縣初級中學(1949年秋)→安徽省廣德中學(1958年8月,始設高中部),廣德縣農校、廣德縣橫山初級中學(均於1960年並於前者)→廣德縣工農中學(1969年1月)→廣德縣橫山初級中學(1963年重建,1969年1月再度併入)→廣德縣農機廠工農中學(1971年5月)廣德縣橫山初級中學(1972年分出)→廣德縣中學(1978年)→廣德縣廣德中學(1981年)→安徽省廣德中學(1990年10月)→現在

學校英才

中科院院士、校友許傑(已故)

廣德中學廣德中學

原林業部部長、現任黑龍江省委書記徐有芳

學校情況

恢復高考制度以來的二十年1977年,鄧小平同志恢復黨中央工作後,分管科學技術工作,在全國恢復了高考制度,廣德中學當年即選送學生參加考試。我縣文革期間畢業的大批青年勇躍參考,大部分都是畢業於廣德中學的。為幫助學生參加高考,1978年廣中又辦起了一個高中補習班,集中全縣一批成績優秀的學生入學複習。該班學生於1979年參加高考,有35人被高一級學校錄取。自1979----1998年二十年間,廣德中學先後為高一級學校輸送了2236名學生,其中本科生就達724名。目前全國各級各類高校,包括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技大學等一批名校都有廣德中學輸送的學生在深造。不少廣德中學輸送出的學生已拿到碩士、博士學位;有的已在攻讀高一級學位。他們中很多人已在社會主義建設中發揮作用,作出貢獻。不少青年已晉升了副高以上職稱,成為所學學科的專家。這期間校名也作了幾度更疊,1990年終於恢復了原校名----安徽省廣德中學。1982年廣德中學被列為縣重點中學,高中部改制為三年,教學工作走上正軌,教學質量在不斷提高,辦學條件也在不斷改善。

學校設備

1991年破土動工興建了2512平方米有24人教室的教學樓,1993年交付使用。該樓建成得到社會各界支持及金鑰匙紀念碑有《教學樓記》志記。1995年又新建了1780平方米的集微機、語音、實驗室及可坐352人的大階梯教室於一樓的科學館,1996年交付使用。1997年初建成子裝配音樂與美術教室。圖書館內的圖書資料已基本滿足教學需要。所有這些設備設施正在為提高教學質量發揮了重要作用。目前,全校有26個教學班,其中高中部每個年級6人班,國中部每個年級2個班,在校學生1650餘人,已是一座具有相當規模以高中為主的完全中學。廣德中學的師資隊伍也在、也在不斷壯大充實,教學力量雄厚,師資隊伍素質也在不斷提高,在全校教職工隊伍中,具有本科學歷有73人,大專學歷有20人;現在在崗的高級教師16人,中學一級教師49人,中學二級教師37人。廣大教職工堅決貫徹執行黨的教育方針,為培養人才做出了貢獻。自十二屆三中全會以來,先後有2名教師被評為全國優秀教師,1名被評為省勞動模範,4名被評省級先進個人,5人被評為地級優秀教師,近百人被評為縣級優秀教師,學術上自80年以來,在省級以上發表論文50餘篇。不少同志參加了地級乃至國家級科研課題研究。辦學條件的改善,師資隊伍質量提高,教職工的敬業精神、學校卓有成郊的管理,校風、教風、學風的變化,必然帶來教學質量的提高。

學校成長

1995年高考應屆本科達線27人,首次突破了徘徊9年的高考紀錄,振奮了師生的教與學的積極性。1996年應屆本科達線45人,再創佳績;1997年應屆本科達線63人,三年三大步,在全地區首次奪取第三名;1998年應屆本科達線90人,仍保持地區第三名,實現了四度輝煌的雄圖宏願。這一條條喜訊傳遍了廣德城鄉,廣德中學在全縣50萬人民心目中樹起了豐碑。我們有了進步,各級領導也給予了高度評價和鼓勵。自1992年我校被縣委、縣人民政府命名縣級文明單位以來,先後被共青團中央、國家教委、中國科協聯合授予“實踐教育活動先進學校”,南京空軍司令部與省招委聯合授予“招飛先進單位”,宣城地區綠化委命名我校為“花園式單位”,1995年又被宣城地委、宣城行署命名為地區級文明單位。行署教委命名我校為貫徹《學校體育衛生工作條例》先進學校。高考四上台階,行署教委連續四年為我校頒發高中升學預備教育優秀獎牌,廣德縣委、縣人民政府連續四年頒發嘉獎令。1996年,縣委、縣人民政府還授予我校為“二.五”普法先進單位。1997年5月,經行署教委按照頒辦學標準進行評估,認定並命名我校為首家地區級示範重點類完全中學。近一個世紀來,廣德中學在不斷克服困難,不斷發展壯大;廣大師生員工既飽嘗了辦學的苦衷與辛酸,也分享了勝利的喜悅與碩果。二十世紀即將過去,廣中人將以更加豐厚的禮物迎接廣德中學百年華誕的到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