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拉德,J.

康拉德,J.

康拉德,J.是英國小說家。真名特奧多·約瑟夫·康拉德·科爾澤尼奧夫斯基。原籍波蘭。

康拉德,J.

正文

康拉德,J.1857年12月3日生於一個鄉紳家庭。父親是貴族,具有愛國主義思想,1862年因參加波蘭民族獨立運動曾被沙俄政府流放。他在父母死去後由母舅撫養,自幼喜歡讀法國文學作品,幻想擺脫社會的束縛,追求自由的冒險生活。1874年前往馬賽學習航海,後在英國商船隊擔任水手、船長,在海上生活達20年。曾到過南美非洲東南亞等地。20歲時開始學習英語,以後又用英語進行創作。1884年加入英國籍。
1895年,他的第一部長篇小說《阿爾邁耶的愚蠢》出版,得到好評。這是根據他在馬來地區的見聞寫成,以後馬來地區一直是他描寫東方生活小說的背景。1894年之後,他因為健康等原因脫離海上生活,定居倫敦,成為專業作家。
康拉德共發表了13部長篇小說,28篇短篇小說,2卷回憶錄以及政論、書信等。有些評論家把他的創作道路分為三個階段,認為從《阿爾邁耶的愚蠢》到《颱風》(1902)是他的思想和藝術深入發展的時期,稱為“深淵中的漫步”時期;從《諾斯特羅莫》(1904)到《勝利》(1915),他的思想和藝術已臻成熟,特彆強調人的孤獨與憂鬱,稱為“空虛的人”時期;從《陰影線》(1917)到《流浪者》(1923)是“回憶與總結”時期。
康拉德的代表作有《水仙號上的黑傢伙》(1898)、《黑暗的中心》(1899)、《吉姆老爺》(1900)、《諾斯特羅莫》(1904)、《特務》(1907)、《在西方的眼睛下》(1911)等。
《水仙號上的黑傢伙》寫商船“水仙號”上新來一個黑人水手,整個航行期間病倒在床,沒有人知道他是真病還是懶惰。有人照顧他,有人鄙視他,但多數人認為他是不祥之物,因而害怕他。這本書以獨特的方式表現了海員們心理上所承受的巨大社會壓力。康拉德自己說“它是文學上的一個里程碑,因為以前沒有同它類似的東西”。
《黑暗的中心》寫船長馬洛指揮一艘汽船沿剛果河深入非洲,一路上不斷聽說非洲腹地有一個名叫庫爾茲的白人脫離了“文明世界”,被土著奉若神明,尊為領袖。馬洛歷盡艱險終於見到了他,原來他早已墮落。這部書表現文明與原始的對立,在許多地方對殖民主義表示不滿。
《吉姆老爺》寫水手吉姆自認為是英雄,在一次船隻遇難時棄船逃命,後引為終生的恥辱,於是去東方的一個小島為土人做好事。這部作品的主題是讚美忠誠和愛惜榮譽,斥責背叛和恥辱。
《諾斯特羅莫》歷來受到好評,它寫銀礦主古德委託諾斯特羅莫和一個新聞記者德庫德用船把大批銀子運出國土,藏在海中的孤島上,德庫德在島上由於寂寞難耐而自殺。諾斯特羅莫一向以受人信任而自豪,此時卻把全部銀子攫為己有。這部書表現了物質財富對人的侵蝕。“諾斯特羅莫”的意思是“我們的人”,這說明作者對人類本性的懷疑。
《在西方的眼睛下》與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罪與罰》類似,寫俄國青年霍爾丁暗殺了一個俄國顯貴,他的同學拉佐莫夫向當局告密,霍爾丁被害。拉佐莫夫被派到瑞士監視流亡的革命者,卻遇到了霍爾丁的妹妹娜塔利亞,二人相愛。拉佐莫夫深感內疚,向娜塔利亞和其他革命者坦白了罪行,結果受到革命者的懲罰。後回到俄國,處於孤獨之中。康拉德在小說中一再抨擊俄國的專制制度。
康拉德擅長描寫海洋生活,但他與許多“海洋小說家”不同,他注意的不是驚險的事件,而是驚險的事件在人們意識中的反映。他認為如果忽略人們的思想感情,藝術就失去了意義。他還寫了許多以歐洲大陸為背景的小說,描寫捲入歐洲政治生活的小人物的命運和心理,表現了對沙俄專制制度的憎惡。他對勞動人民懷有同情,不滿意西方強國的海外掠奪政策,嚮往大自然和東方各國人民質樸的生活。但他又反對激烈的社會變革,強調秩序和克制。他的作品往往染有悲觀神秘的色彩,主人公多為特殊環境中的異常人物,有沉重的心理負擔,最後不得不遠走他鄉,處於孤獨之中。
康拉德的創作兼用現實主義浪漫主義的手法,擅長細緻入微的心理描寫,行文流暢,有時略帶嘲諷。他曾說他要用文字使讀者聽到、感覺到,更重要的是看到他所表達的東西,讀者將因此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感受:鼓舞、安慰、恐懼、陶醉等,還將看到真理之所在。康拉德把福樓拜莫泊桑的現實主義手法引入英國小說,又從英國小說那裡繼承了探索道德問題的傳統。康拉德的散文寫得豐富多彩,給讀者以美的享受。
1924年8月3日,康拉德因心臟病發作逝世。他死後聲譽逐年提高。美國評論家門肯稱他為“唯一的一位寫過小說的藝術家”。中國作家老舍也曾給他以高度的評價,稱他為“一個近代最偉大的境界與人格的創造者”。

配圖

相關連線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