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煥興

年煥興,男,1912年1月19日生於原遵化縣蘭旗營子村(現劃歸為興隆縣)一個貧苦家庭,自幼為家。1939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為人正義,喜交朋友,好打不平,富有民族氣節。從1934年3月到1945年8月,先後擔任農民起義軍游擊隊長,孫永勤民眾軍的隊長,孫永勤抗日救國軍的第二總隊長,冀東八路軍包森二支隊的2大隊付隊長和5大隊隊長,遷遵興聯合游擊大隊隊長,曹政福的六區隊二連連長等職。“文革”期間,年煥興同志蒙受不白之冤,身心受到極大摧殘,1973年2月病逝。

基本信息

他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遵照黨和上級的指示,團結依靠廣大人民民眾,堅持長城沿線的山區游擊戰爭,開闢了抗日游擊根據地,為黨擴建了抗日隊伍。他對日軍、偽軍、治安軍無數次戰鬥中,鬥爭堅決,作戰勇猛,不怕苦,不怕死,戰功卓著。他是遵化、興隆、遷安、遷西等縣人民心目中優秀的抗日游擊隊長。
1931年“九·一八”事變後,東北淪陷,1933年3月10日,日寇又侵占了興隆縣。在國民黨對日不抵抗的政策下,與日本簽訂了《塘沽協定》,將冀東拱手讓給日軍。這就激起全國人民極大憤怒,紛紛舉行抗日救國農民暴動。1933年12月11日,黃花川孫永勤率17人舉行起義,次日就有150多名農民參加民眾軍。接著,八卦嶺村張福義率百餘農民起義,收繳了本村地主的槍枝,葦子峪村自衛團總李連貴率農民18人起義,繳獲楊樹林村五十支火槍。1934年3月,蘭旗營村年煥興率領20多名貧苦農民起義,與李連貴在蘭旗營子村會師,年煥興、李連貴二人任抗日游擊隊長,並提出:“有人出人,有槍出槍,有錢出錢,打倒日本鬼,不當亡國奴”的口號。從1934年4月到1935年4月,一年左右時間,在灑河川南北山和橫河川區一帶,參加抗日救國軍的農民500多人。1934年3月中旬,年煥興、李連貴的抗日游擊隊,攻打半壁山警察所,因起義農民缺乏戰鬥經驗,加上武器殘壞,戰鬥失利,起義軍犧牲三人。後撤至二堂村又遭日寇圍攻。突圍後,轉移到黑鍋頂深山密林。敵人撤退後,年煥興和李連貴率隊奔向黑河五鳳樓活動。
1934年3月,年煥興、李連貴與孫永勤民眾軍在五鳳樓會師,這時戰士發展到5000多人,孫永勤任軍長,下設分隊,年煥興、李連貴任分隊長。1934年夏,孫永勤接受中共京東特委委員王平陸提出的抗日主張,把民眾軍改為抗日救國軍,孫永勤繼任軍長,下設4個總隊,年煥興任第二總隊隊長。3日下旬,在灑河北山活動的第二大隊長年煥興和第四大隊長李連貴率隊攻打佛爺來藥王廟敵據點,年煥興親手用從長城得來的“牛腿子”炮,把敵人炮樓揭開,造成敵人傷亡。可是敵人不甘受損,命令100多日偽軍衝出來向北山進攻,救國軍不打消耗仗,年煥興、李連貴主動撤到橫河川的白雲寺隱蔽。這天夜裡,我內線人員送來情報說:明天將有100多敵騎兵來糜子地。年煥興、李連貴二人一致為是殲敵好機會,率500多人埋伏在糜子地東山。天亮後,果然100多敵騎兵進了我們的埋伏圈。救國軍指戰員以居高臨下,深山峽谷的天險優勢,槍炮齊發,激戰兩小時結束戰鬥,擊斃敵80多人,俘敵20多人,繳槍90多支,得戰馬80多匹,獲子彈萬發,打了一次漂亮的伏擊仗。1934年6月,年煥興、李連貴率第二、第四總隊攻克敵羅文峪、孤山子兩個據點,斃俘偽軍70多人,繳獲大槍30多支,子彈一部。
1935年5月23日,是孫永勤部在茅山被日偽軍(5000多人)包圍第三天,年煥興、李連貴奉軍長孫永勤的命令,率救國軍第四大隊和八、九大隊500多人往北突圍,於23日傍晚從小於家溝的王家溝出發,沿山腳奔桃花峪——茅山溝——小廠,繞過松棚營——西溝,入夜到黃花峪宿營。後半夜,日軍山田隊200多人乘汽車突然冒雨從南駛來,越過特警隊防線直至楊家溝村西。接著日軍立刻從西頭向村里攻擊。救國軍倉促應戰,迅速撤進村東的茅山溝。日軍追擊時,先頭的幾名日軍被擊斃,日軍便用機槍、鋼炮向溝里亂轟,救國軍被追上了茅山。24日拂曉,年煥興、李連貴率領的一支救國軍從黃花峪奔房山溝。日軍發現開槍,李連貴率先頭部隊搶上山頭猛烈反擊,迫使日軍後退,指揮部隊分幾路快速西插。再遇日軍,只距50米,年煥興、李連貴率150多人集中火力攻擊、掩護,令其他數路再進。幾戰幾鏇,速戰速移,年煥興、李連貴率主力突圍出去,為繼續抗戰保存了一批骨幹力量。
1936年2月,茅山突圍後,年煥興、李連貴率救國軍50多人在黑魚溝、葦子峪一帶繼續進行抗日活動。被半壁山、蘭旗營子偽警察300多人包圍在葦子峪村,經過浴血奮戰,救國軍傷亡40多人,李連貴中彈犧牲,年煥興帶十幾名戰士突圍。
葦子峪戰鬥失敗後,年煥興在古冶(唐山)進行隱蔽抗日活動。因保全隊在古冶查戶口過嚴,於1937年6月到馬蘭峪隱蔽活動(遵化與興隆交界處),改名溫秀和,去保興堂做工,進行隱蔽抗日活動。在當長工中,他與密雲縣人,地下黨員老洪聯繫上,兩人商議攻打駐紮東陵的偽兵。九月的一天夜裡,兩人從莊稼地里摸到偽軍崗樓,捉到站崗的警察一人,在莊嫁地里處死,繳獲大槍一支。1937年七七事變以後,年煥興、老洪二人就積極宣傳說:“共產黨八路軍要來了”。到了八月年煥興和長工老洪在伙房秘密地向工人說:“陝北紅軍已到河北省了,是專門打鬼子的。”從此,一部分長工們專門探聽紅軍到來的訊息,決心反抗日寇。到了1938年6月,老洪從遵化縣石門村前來,同年煥興一起直奔平谷縣將軍關,找到了共產黨軍隊——八路軍鄧華宋時輪領導的第四縱隊,上級決定老洪去密雲縣做地方抗日工作,年煥興參加八路軍同四縱部隊挺進興隆,增加了攻打興隆縣城日偽軍的戰鬥。當八路軍進攻興隆縣城時,沿途農民看到有蘭旗營子的抗日頭領年煥興參加軍隊,原孫永勤的抗日救國軍散失的士兵門,有200多人參加了八路軍4縱隊。
1938年秋,第四縱隊西撤後,留下第二支隊在興隆縣的東部灑河、南北山和長城沿線一帶開展抗日游擊戰爭。第二支隊長是包森同志,下設兩個大隊,賴邦(賴雨霖)任第一大隊長,王正軍任第二大隊長,年煥興任第二大隊付隊長。這支小隊伍,在1938年六、七月間,只有40多人,他們人少,槍少,子彈少,人地兩生,還要保護20多名傷病員,處境極其艱難。但包森同志不怕困難,依靠民眾,團結地方同志一起開闢地區、創建口外抗日根據地。年煥興是當地人,他人熟、地熟、社會情況清楚,對敵鬥爭堅決,作戰勇猛,不怕苦、不怕死,成了包森同志的得力助手。
1、襲擊野雞峪偽金礦
1938年8月24日夜(農曆7月29日),包森支隊長和第二大隊付隊長年煥興帶隊由興隆縣八仙溝出發,繞山路到白旗營子天就亮了,白天就地休息,到午後太陽沒落就又出發了,到遵化縣洪山口天就黑了。8月25日晚上,包森同志得知附近有1個野雞峪偽金礦,20多名礦警,還有2個日本人,無堡壘,洪山口離野雞峪有六、七里路。包森同志決定先把金礦拿下來再進口,派年煥興帶2個戰士,換上便衣,先把崗哨摸了,隨後部隊緊跟上。年煥興等3人飛奔崗樓,偽哨兵要口令,年煥興說我們是上夜班的工人,話音剛落就把哨兵的槍給擄過來了,這時我們的部隊也到了,沒等礦警拿起槍就被年煥興等三人的手槍給頂上了胸膛,礦警一打愣,我部隊就衝進屋裡了,一槍沒響,俘虜了20多名礦警,繳獲火槍20多支,手槍5支,順利地完成了戰鬥任務。
2、藥王廟南溝伏擊戰
對於佛爺來村藥王廟敵據點,年煥興、李連貴、孫永勤、京東支隊第四縱隊包森的第二支隊,從1934年3月到1938年10月,先後打過5次。因此,佛爺來警察署之敵已成驚弓之鳥,署長以下數十人紛紛化裝攜眷四處躲藏。警尉張翰卿喬裝攜眷逃往遵化;警長劉仿周、劉青山化裝與妻子藏在高杖子。包森通過年煥興等當地人得知這一情況後,決定迅速開倉放糧。包森在一日晚上親去高杖子村楊甲長家,找原佛爺來偽村公所事務員楊福忠取走佛爺來倉庫的鑰匙,並通知八品葉以東灑河川、橫河川的民眾來取糧,一夜之間就把八百石穀子放完,包森部軍威大振。興隆的日偽軍得知,急從遵化調日軍增援,遵化縣日偽軍守備隊五、六十人由保全團近百人護送到佛爺來。包森立即作出伏擊敵人的作戰計畫。派年煥興、楊福忠去孤山子村一帶發動民眾割斷通往遵化的電話線。隨後由溝腦截擊敵人。派賴邦帶隊連夜在佛爺來藥王廟南溝口山上設伏。沈萬榮率隊在山神廟南山崖頭埋伏,專等敵人進口袋。包森在東閻杖子村設指揮所。這股保全團、區團在佛爺來只住一宿,次日天剛亮,就整隊過灑河奔向藥王廟南溝想急返遵化,沒想到乖乖地進入了我們的埋伏圈。沈萬榮部戰士率先向敵人先頭隊伍仍出四顆手榴彈,當即炸死兩個敵人。敵人發覺已中了理伏,進退兩難,想打又看不到我軍。這時完成割電話線任務的年煥興、楊福忠從高杖子下來,立即率當地民眾參加戰鬥。山上山下齊聲吶喊“繳槍不殺”,敵人乖乖地放下武器、舉起雙手投降,俘虜100來人。包森在下坡子村給俘虜開會,部分區團士兵願意留下參加八路軍,其餘領路費回家。這一仗,震懾了敵人,大大振奮了民心,受到當地民眾的歡迎和擁護。
3、奇襲灑河橋據點
1938年10月,某日夜晚,包森同志把第一、二兩個大隊集合一起,下達戰鬥命令:灑河橋據點偽軍只有70多人,離我們這裡有18里路,正在建設炮樓子,等炮樓建成就不打好了,我們要在今夜堅決攻克這個據點。開完會隊伍就出發了,因夜黑道路不熟,走到半路上,把一大隊走丟了,又聯絡不著關係。包森同志有點生氣的說:“第一大隊走失了,天快亮了,年煥興你說怎么辦?”年煥興馬上回答說:“我一個大隊打,保證完成任務。”包森同志又說:“你不怕死嗎?”年煥興加重語氣說:“怕死不抗日,抗日就不怕死。”說完就帶著第五班(是經過長征有戰鬥經驗的老同志)沖在前頭,一氣跑了七、八里路,偽軍哨兵和年煥興要口令才知道到據點。首先繳了哨兵的槍,到院子裡打幾槍,喊交槍不殺,中國人不打中國人。此時,我五班戰士把偽軍牆上掛的槍全部收繳了。正在酣睡的70多偽軍當了俘虜,打掃戰場時,支隊部也趕到了,包森同志滿意的說:“年煥興你們這仗打的真好哇。”
4、在橫河、灑河川擴軍
1938年10月下旬,四縱留下的前33大隊的賴邦、陶永忠、王占軍姚鐵民等28名傷病員連幹部、戰士,也只有40人的一個連,連長賴邦,付連長王正軍。兩個排,一排長姚鐵民,二排長陶永忠。在興隆縣半壁山北山靳杖子、雙爐台、鞍子嶺、羊羔峪、馬架溝、天橋峪、楊樹台、蛇皮、廠溝、高板河、糜子地、烏頭牛、驢叫、寶地、大窪一帶,一邊養傷,一邊進行抗日活動。打完佛爺來村藥王廟這個伏擊勝仗之後,就在半壁山、蘭旗營子一帶擴軍,民眾紛紛參軍參戰。由於年煥興在包森的二支隊二大隊當隊長的影響,所以,蘭旗營、古兒石、葦子峪、大廠、大佐、開莊、大碌洞、小碌洞、八仙溝、小子莊、車道峪、佛爺來、田杖子,和半壁山北山橫河一帶的民眾投奔年煥興參軍的頗多。如:吳鳳岐、張賀生、張義德、陸某等很多人,有些長粗脖的老鄉也來參軍,被我軍熱情的勸回去了。年煥興的家人、親戚、朋友有許多人,和年煥興出來當了八路軍。如:年煥章(年煥興的哥哥)、趙剛田(原名趙安是年的朋友)、李德功(北京人)、廣玉文(馬圈子人)、揣仁(馬架溝人)、劉秀存(粳子峪)等都是磕頭弟兄。
因為年煥興在二支隊里,這一帶有很多人參加二支隊,當地人多了,和廣大民眾的聯繫更密切了。年煥章是年煥興的哥哥,是倒流水警察所的所長,他就給八路軍送情報、辦事。(後來也參加了八路軍)佛爺來的陸某他哥哥參加了第二支隊,他也給八路軍辦事。佛爺來村公所事務員楊福忠的父親是甲長,楊與5名警察是磕頭弟兄,包森命年煥興與之聯繫,使楊在三年里為我方送來手槍一支,戰刀一把,作戰地圖一份,子彈七百粒。當時老連長賴邦、二排長陶永忠都說:“包森的二支隊是在灑河起家的。”這話說的準確實在。從1938年7月到11月,僅五個月的時間,二支隊由原來40人擴大到200多人。
1938年11月,這時隊伍擴大了,人也多了,槍也多了,需要進一步開闢地區。經過包森、賴邦、王正軍、年煥興等同志研究後,二支隊以下組建二個大隊,包森繼任支隊長,賴邦任第一大隊長,率100多人,在長城以北活動,並向五指山、五鳳樓等深山區一帶開闢。王正軍任第二大隊長,年煥興任第二大隊付大隊長。二大隊下設三個排,一排長是灑河人(曾在楊二部乾過),二排長陶永忠,三排長姓陸,佛爺來村人。姚鐵民在支隊部任副官。包森同志帶著第二大隊進了長城,向遵化山區的洪山口、茅山、山查峪一帶開闢,第二大隊到了口裡就叫第五大隊了。
5、設巧計斗頑敵
1938年冬天,包森同志在洪山口得知,佛爺來又來一股偽軍駐紮,欺壓百姓,燒、殺、搶、擄,無惡不做,並企圖襲擊我軍。包森同志便與王正軍,年煥興、姚鐵民、陶永忠同志研究對策。包森同志通過年煥興把他哥哥年煥章找來,商量的結果是:請洪山口金礦辦事很認真的楊經理,幫忙從藥店給買來10斤巴豆。某夜晚,年煥興、楊福忠、郝學文三人化裝成老百姓,在佛爺來村民眾協助,將巴豆放到日偽軍的吃水井裡,並在據點裡撒傳單、貼標語。這時,我軍指揮所設在西鋪,次日夜從北面接近據點圍牆,發生戰鬥,賴邦和另兩名同志負傷。這股日偽軍多數腹瀉,被我軍打死打傷60多人,其餘敵人在等援無望的情況下連夜逃回遵化。
6、奇襲毛峪稅關總署
毛峪地處興隆縣孤山子以南、遵化縣大河局子以北的羅文峪口,是興隆通往遵化縣的必經之路。興隆縣東部橫、灑河一帶的民眾歷來都趕遵化集,遵化縣的民眾也習慣由此到口外買些必需的農、付、土、特產品。日本人在此設一個稅關總署,稅關總長是日本人,有翻譯、有警察,設關卡,晝夜堵截。凡是民眾到集市鋪店買賣糧、柴草、木炭、水果、畜、禽、皮毛、肉、蛋等等都要上稅。就連耍猴的,演雜技魔術的手藝人,不上稅也休想通過。因此,民眾強烈要求八路軍除掉這個稅關。
早在1935年3月末,一天晚上,孫永勤部下第八大隊隊長何廣永帶著20多名戰士的大廠村的小石門,親手將羅文峪稅關署的稅關總長日本栩藤、稅關署長佐佐木和翻譯鄭宏彬(東北人)捉住,並令撤銷稅關。兩個日本人被孫永勤處死在遵化縣茅山。1939年春,毛峪這個稅關還沒撤銷,當地民眾還是強烈要求八路軍拔這個釘子。在包森命令下,年煥興、吳從理等在大廠、大佐組織動員上百名青壯年農民、夜襲孤山毛峪大地稅關署和警察分駐所,迫使敵人很快撤銷了這兩個機構,為民除了一害。1940年秋,年煥興、吳從理等三人,於一天上午在遵化縣的大河局子溝口山頭設伏,截擊從遵化縣城出發去關外掃蕩的日軍汽車隊,僅用三棵手榴彈,炸傷一個日本軍官和數十名士兵,打亂了日軍的行動計畫。
7、伏擊武裝特務
1939年春某日,年煥興在遵化縣城北大河局子一帶活動,得知興隆縣半壁山警察署幾名武裝特務要來這一帶刺探我方情報和搶奪老百姓過年的東西,路過羅文峪。年煥興帶領4個戰士,換上便衣,早早埋伏在羅文峪關口路旁。上午10點鐘左右,7個武裝特務騎著腳踏車北往南駛來,到臨近時年煥興等4人一齊開槍,當即從腳踏車上倒下3人斃命,其餘四人充車拚命往回跑,年煥興等4人邊追邊打,沒跑出一里地,將七名特務全部擊斃,繳獲手槍七支,腳踏車七輛,為民除了一大害。
8、活捉憲兵司令赤本大佐
1938年10月,八路軍鄧宋縱隊西撤後,日寇乘機對冀東加強了“防務”,頻繁向各地及長城敞口線山區“掃蕩”,瘋狂屠殺我抗日工作人員及其家屬,又從唐山調來日本裕仁在皇表弟憲兵司令赤本大佐駐在遵化縣城,妄圖撲滅長城內外的抗日烽火。包森同志為了保存實力,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將部隊化整為零,第二支隊分成若干個小游擊隊,利用熟悉的地理環境和民眾積極支持等有利條件,活動在長城內外,選擇有利時機,出其不意地打擊敵人。
1939年4月25日晚上,支隊部的賈振遠、第五大隊隊長年煥興、偵察員馬蘭田、警衛員王志民(真名夏永江,興隆縣古兒石村人),還有3個戰士等七人的小游擊隊,奉包森同志的命令,到遵化縣城北張家墳(屬孟子院村)執行偵察任務,當夜就隱蔽在村里。
26日上午,我游擊隊都化裝成老百姓,在村南路邊幫老鄉幹活,有的挑水,有的和泥,有的脫坯,有的鍘草。時近中午,從村南邊來了三個人,走在前邊的那個人穿粗布便衣,在後邊走的二個人穿大褂,象是做買賣的商人,前後相距百米左右。臨近,馬蘭田同志發現前邊走的那個人是包森二支隊手槍班的戰士王振西,有兩三個月沒有見著他了,聽說他被捕了。馬蘭田對年煥興、賈振遠使了個眼色,裝沒看見,繼續給老鄉幹活。
那三個人越走越近。王振西看出化裝成老百姓的是年煥興、賈振遠、馬蘭田,就快步走到年煥興跟前,用胳膊肘子(他右手受傷)碰了年煥興一下,衝著馬蘭田用嘴一拱,小聲說:“後邊是敵人”。王振西剛剛走過去,一個箭步衝過去,大吼一聲“不許動”用槍頂住敵人的腰眼。敵人要伸手掏槍,未掏出來,一個戰士上去一把拽住他的手,撕開他們的大褂繳了他們的槍。這時王振西說:“捉住的這兩個,一個是日本憲兵司令,一個是翻譯。日本憲兵大隊就在大劉莊,咱們要趕快轉移。”大劉莊離這兒不過四、五華里,再呆一會,鬼子大隊就會追上來。大家押著鬼子和翻譯往北走,這個鬼子司令“嘰哩哇啦”地嚷,就是不走。年煥興由老鄉家找來一條豬毛繩,捆住他的雙手。連拉帶拽地往侯家寨村撤。
一路上,賈振遠邊走邊盤問那個翻譯。翻譯說:他是遵化平安城子人,姓孫,是在“家禮”(即青紅幫)的,後來給日本當了翻譯。正巧賈振遠也在興隆縣廠溝(上莊)吳老摳家入的“家禮”,賈振遠便和那個翻譯說起了行話,了解到這個日本憲兵司令名叫赤本,在日本人眼裡,來頭不小。翻譯表示,以後再也不給日本人幹事了。並讚揚王振西是機智多謀。
走出有十幾里地,快到侯家寨了,後面響起了槍聲,日軍大隊人馬追了上來。赤本聽到槍聲可來勁了,象條死狗一樣死活也不走了。王振西將繩子套在赤本的脖子上,連拉再推,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把赤本拖上侯家寨北邊的邊關樓子裡。赤本還是“嘰哩哇啦”地嚷,翻譯說:“他要面見包森”。這時,槍聲越來越近,就趕快往北撤。幸虧山上有興隆縣開莊村一帶的民兵阻擊,敵人才沒很快追上來。天黑時,已經把那個翻譯放了。年煥興押著赤本到馬蹄峪北邊的柳樹溝子。這時,大家又渴又餓,到老鄉家找點飯吃,也給赤本盛了一碗,這傢伙怎么也不吃。赤本跪在地上,撕開大褂露出脖子上的小銅佛,嘴裡叨叨咕咕,象是禱告。一個小個子戰士往起拽他,赤本騰地站起來,用力一踹,把那戰士踹出老遠。這可把大家氣壞了,南邊又響起了槍聲,敵人追來了。這時,年煥興和賈振遠商量幾句,對大家說:“鬼子肯定緊追不放,赤本不肯走乾脆就地處決了”。王振西跑到老鄉屋裡拿來一把斧子,照著赤本腦袋連確三下,邊砍邊說:“叫你不走,叫你不走”!赤本象頭死豬似的癱在地上,腿蹬了兩下,沒氣了。戰士們把他拉到房子北邊的河溝里,七手八腳刨個坑,把他埋了,還在上面插個柳樹枝子作記號。
埋完了赤本,年煥興和賈振遠商量,為了縮小目標便於活動,決定分頭轉移。賈振遠、王振西、馬蘭田往東,年煥興和其他幾位往北分別活動了。
從處死赤本以後,鬼子掃蕩更瘋狂了。賈振遠、馬蘭田、王振西等轉移到馬蹄峪北邊深山裡,王振西把騙鬼子赤本的經過講給賈、馬二人聽。
原來,春季大掃蕩、赤本搞了幾次“圍剿”,一直沒有把包森圍住,把剛剛捉到的王振西找來,問他:“你知道包森在哪裡嗎?”王振西回答說:“我是包森的偵察員,還能不知道他在哪裡”。赤本又說:“你們的司令,我很佩服,很了不起,你帶我去,我要和他面談”。王振西說:“好,那還不行。但是帶著這么多人去,就得把老包嚇跑了”。赤本問:“你想怎么辦?”王振西說:“依我看,你穿便衣,我帶著你在前走,讓大部隊在我們二、三里地後邊跟隨”。赤本覺得有道理,就套上大褂、帶上翻譯,跟著王振西走在前面。大隊與他拉開三地距離。這回,赤本滿以為以談判為名,把包森隱住,等大隊人馬一到捉活的。王振西呢,早已拿事實上主意,非把赤本帶到游擊隊那裡,叫他自取滅亡。
四天后,賈振遠、馬蘭田、王振西在遵化禪林寺見到了包森同志。又將騙赤本、活抓赤本、處死赤本、釋放翻譯的經過向包森同志詳細匯報。包森說:“你們任務完成的很好,給人民除了一大害,立了一次大功。”
赤本是日軍駐唐山的特務機關長,憲兵司令,是天皇裕仁的表弟。他的被俘,在日本國內震動很大。開始,日偽軍兩個師團的兵力全部出動,到處掃蕩,企圖奪回赤本。後來強迫遵化商人給包森送信,每個信封上都寫著“面呈包司令長官”。他們提出,願以50挺機槍,數十箱子彈換回赤本。後來說:如果赤本已死,願以同樣條件換回赤本屍體。據說赤本的老婆,是日本著名女特務川島芳子,四處遊說,讓交出赤本,請問包司令要啥條件?包森同志識破是緩兵之計,乾脆答覆:“只要一個條件,就是你們投降滾出中國去”。
二支隊指戰員活捉赤本大佐的傳奇性勝利,受到了廣大抗日軍民的讚揚,其事跡曾登載於八路軍總部編印的《八一》雜誌上。這年冬天,晉察冀軍區總結冀東工作時,認為二支隊在冀東革命形勢低潮時,還打了許多勝仗,擴大了隊伍和游擊區,是難能可貴的,表楊了第二支隊。
1941年12月26日,遷遵興聯合縣游擊總隊長曹致福、年煥興,率總隊配合我主力13團3營強攻遵化縣東雙城子治安軍5團1營據點。戰鬥於上午8時開始,由包森同志親自指揮,我三營長率部分戰士化裝成老百姓從正面進入據點,年煥興率隊打退了滿載日軍的一輛汽車,連續阻擊日軍援兵。戰鬥至翌晨3時結束,斃俘治安軍連長以下200多人,日本教官自殺。繳獲迫擊炮一門、重機槍一挺、輕機槍四挺、長短槍一百六十餘支、電台一部。
9、強攻楊店子治安軍據點
1942年1月20日,李運昌司令和12團團長曾克林指揮第12團第一、二營、第8總隊和遷遵興聯合縣游擊總隊、強攻遷安縣楊店子治安軍第20團據點。戰鬥打響時,年煥興帶領游擊總隊率先衝上去,配合第12團第一、二營,擊退沙驛、遷安城偽軍3次增援。激戰17小時,斃傷俘偽官兵800餘人,給該團以殲滅性打擊,繳獲機槍5挺、步槍200餘支。我第十二團官兵亦傷亡100餘人。二、三日後,該團治安軍被迫放棄楊店子據點,千餘人的大團只殘留300餘人潰逃遷安縣城。
10、監獄裡鬥爭
由於年煥興經常帶遵興縣大隊襲擊敵人,破壞敵人的集家部署、日寇對他恨之入骨,千方百計想抓住他,或除掉他。下命令王杖子警防所不惜一切代價找年的關係,王杖子警防所長便找到大廠村那個叛變尚未公開的村幹部李南國、王鳳鳴二人,想法找到年煥興,馬上給警尉職務。這兩個叛徒知道年好喝酒,原來都是老鄉熟人,就多次帶好酒,麻花進山以跑敵情為名在山上活動。1945年7月(農曆6月),一天夜間,由於一時思想麻痹被騙到興隆縣大廠村南杏溝一間小窩鋪里,用酒灌醉,盜走手槍,被王杖子偽警防所50多名警察抓捕,同時抓捕了年煥興的警衛員張德發、小趙等幾人。在抓捕時,年煥興憤怒對敵人大聲說:“你們不就是要抓年煥興嗎?把別人都放了,不放別人我寧死不進監獄。”迫使敵人放了別人,把年煥興押進興隆監獄。敵人用誘騙辦法,好酒好菜招待,單獨住好房間,讓他在民眾會上罵八路軍,他對我軍一句壞話未說,氣得敵人無計可施,隨後就以種種殘忍手段進行非人的折磨,使他幾次昏過去,可他咬緊牙關,未透露出半點我軍的機密。在獄中經過一段準備,年煥興與其難友們共同策劃,打算組織越獄暴動。一天乘進獄查看的機會奪槍逃出,把兩個獄卒打倒後,正要逃出時被其它查獄人發覺鳴警笛包圍抓住。發現年煥興組織獄中暴動,敵人在無計可施的情況下,決定判處年煥興死刑。第一次,敵人要槍決年煥興,因手續不具備未實現計畫。第二次,敵人要槍決年煥興,因天降大雨開不了大會,又拖延下來。未等第三次行刑,日寇已宣布無條件投降,年煥興和其它“政治犯”因而得救。
年煥興從監獄出來,身體非常虛弱,回老家休養。因被捕入獄,黨組織生活中斷,1958年在蘭旗營村重新入黨,一直任該村治保委員。
1983年5月,中共興隆縣委員會,遵照中央領導和承德地委的指示,在1979年黨員大會恢復年煥興的黨籍的基礎上,對“文革”妄加給年煥興同志的誣陷不實之詞,一律推倒,召開民眾大會恢復名譽,予以平反。根據年煥興同志一生忠於黨,忠於人民,為抗日救國出生入死,立下卓著戰功,經呈報上級批准,追認為革命烈士。他,終究是座大山,以其堅定、雄強,受到世人景仰。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