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頂山學院墨子學院

平頂山學院墨子學院

平頂山學院墨子學院主要依託中國先秦史學會、省墨子學會、平頂山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平頂山學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整合校內相關的研究資源,系統地挖掘、整理墨學文獻資料,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面開展墨子研究奠定基礎。同時,利用以墨學為主的傳統文化研究,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在全校學生中開設“墨子班”,弘揚優秀地域傳統文化。

概述

2011年7月7日上午,平頂山學院墨子學院”正式揭牌成立,這是首所由河南高校開辦的墨子學院
..

學院特色

平頂山學院利用地域優勢,對墨子文化進行傳承創新,已湧現出一批研究墨學的優秀成果。平頂山學院“墨子學院”的成立主要依託中國先秦史學會、河南省墨子學會、平頂山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心和平頂山學院伏牛山文化圈研究中心等學術機構,整合校內相關的研究資源,以系統地挖掘、整理墨學文獻資料,為進一步全方位、多層面開展墨子研究奠定基礎。
據悉,平頂山學院利用以墨學為主的傳統文化研究加強對學生的通識教育,將在全校學生中開設“墨子班”,聘請中國社會科學院徐希燕、河南社科院蕭魯陽平頂山市歷史文化研究中心潘民中為“墨子學院”客座教授,以弘揚優秀地域傳統文化,打造學生通識教育新平台。

墨子介紹

墨子名翟,是戰國時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家學派創始人,他崇尚“兼愛”、“非攻”、“尚賢”、“尚同”、“節用”。墨學曾對戰國時期的社會產生重要影響,當時與儒學並稱為“顯學”。據近現代墨學研究者的考察、論證,墨子生於今河南省魯山縣竹園村,老年隱居於魯山縣熊背鄉黑隱寺,葬於今魯山縣庫區鄉,魯山境內現存在墨子遺蹟十餘處,是平頂山市重要的歷史文化資源。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