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府山

幕府山

幕府山是橫貫於南京市鼓樓區和棲霞區燕子磯的一座丘陵山脈,位於長江南岸邊,長約5.5公里,寬約800米,主峰70米。清代的金陵四十八景,幕府山有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六景。幕府山山巒延綿起伏,登臨幕府,遠望景天一色,萬里長江從山下奔騰向前。據說幕府山是因東晉丞相王導於此建“幕府”而得名。上個世紀八十年代,考古學者在本地區發現的東吳墓中出土有“莫(幕)府山”之名,可知幕府山至少在三國時期已見著於金陵。

基本信息

基本內容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夕陽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夕陽

幕府山是橫貫於南京市鼓樓區和棲霞區燕子磯的一座丘陵山脈,位於長江南岸邊,西起上元門,東至燕子磯,長約5.5公里,寬約800米,主峰70米。

元張鉉《【至正】金陵新至》載:“晉元帝自廣陵渡江,丞相王導建幕府於此山,因名。“但根據近年考古發現證實,幕府山早在東吳時期就已有莫(幕)府山之名了。

幕府山建國前有五座山峰,主峰偏向西北,名北崮山,海拔204米,峰下有幽深的石洞。中峰有仙人洞和虎跑泉等名勝;西北二峰合稱夾蘿峰,亦稱“夾騾峰”、”翠蘿峰"。

幕府山東面,沿江有石灰岩山嶺,明代洪武年間在山旁建有觀音閣,所以幕府山又叫做觀音山。至明英宗時,建造了弘濟寺,後代又改名為永濟寺;寺廟前楹有石碑,有臨摹吳道子所畫的觀音像。

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夜景在幕府山遠眺長江夜景

幕府山有岩山12台洞奇觀,有頭台、二台、三台洞三處溶洞;頭台洞的東邊是燕子磯。

幕府登高為清代金陵48景之一;清代選出的“金陵48景”中“幕燕風景區”占了六景(幕府登高、達摩古洞、永濟江流、化龍麗地、嘉善聞經、燕磯夕照)。

建國後的白雲石礦

建國後,二十世紀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在幕府山設定白雲石礦,挖礦將近50年歷史;由於開挖白雲石礦,所以幕府山的動物變得非常少,山上只有少量的黃色山蛙與野鼬,昆蟲種類也不多。幕府山的植物有黃連、皂角、紫薇、刺槐、土參、三七、野花椒、野柿子、何首烏和一些硬木等樹種,還有苔蘚植物類,一些稀有物種如幕府山原有的秤錘樹與銅錢樹已經基本沒有。

歷史傳說

南京幕府山南京幕府山

自古以來,幕府山燕子磯附近不但是大江南北的交通渡口,也是古金陵防禦江北的戰略屏障和軍事要道。加上這裡享有江山共景、六朝祥土的美譽,因此在幕府山留下了許多名人足跡、歷史景觀和民間傳說。

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威王為了壓制南京地區的“王氣”,派人埋金於幕府山西麓金陵岡,而使南京有了“金陵”這個城名。

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巡視江南地區也就是從幕府山一帶渡江南下的。

公元317年西晉琅琊王司馬睿在此渡江到建康(今南京)登基而建東晉。

南朝梁武帝時就有了達摩一葦渡江的故事了;南朝梁末,北齊軍渡江南進,陳霸先率軍出此山拒戰,打敗了北齊軍。

達摩一葦

幕府山上望長江幕府山上望長江

傳說達摩祖師自古印度來中國南朝傳教,到建康(今南京)時拜會梁武帝。梁武帝是篤信佛教的帝王,他即位以後建寺、寫經、度僧、造像甚多,他很自負地詢問達摩︰“我做了這些事有多少功德?”達摩卻說︰“無功德。”武帝又問︰“何以無功德?”達摩說︰“此是有為之事,不是實在的功德。”武帝不能理解,達摩即渡江。而幕府山一帶正是達摩渡江之地。

現代中國歷史學家們研究宋金戰爭時,有學者說八卦洲就是宋代的黃天盪古戰場,當年宋朝軍隊在這裡大敗了金兀朮。

明太祖朱元璋建都於南京,他多次來這裡巡察、遊玩,留下了他的許多有趣的民間傳說與詩歌。

明成祖時期的鄭和七下西洋,也選定在幕府山側的張陣湖中實驗他的海船。

收復台灣的民族英雄鄭成功也曾經在公元1659年挾兵從福建一路殺到南京、屯兵幕府山而欲光復南京。

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草鞋峽遇難同胞紀念碑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草鞋峽遇難同胞紀念碑

清代的康熙、乾隆兩位皇帝下江南,多次到幕府山燕子磯一代巡視,其中乾隆皇帝六下江南五到此地,並留下的許多詩字。歷史上其他名人騷客到這裡來的數不勝數:謝靈運、李白、王安石、文天祥、馬可波羅、史可法、龔自珍、鄧小平等等。

近代,這裡也成了中華民族恥辱的見證地。

1842年鴉片戰爭中,侵華英軍用炮艦在這裡搶灘登入,逼迫清政府與其簽定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

到了民國26年(1937年),幕府山燕子磯草鞋峽一帶又成了日本侵略軍對南京人民進行屠殺的場地,約有8萬軍民遭到日軍射殺;如今的這裡佇立起了兩塊南京大屠殺紀念碑(一塊在燕子磯,一塊在上元門)。

相關詩句

幕府山幕府山

登琅琊城

(梁)徐欽業

表里窮形勝,襟帶盡山巒。登彼起遐望,回首見長安。(註:琅琊城位於幕府山南面)

幕府山

(北宋)楊備

六朝繁華一瞬間,平蕪遠樹不勝閒。依樓天冥雲如幕,知是琅琊幕府山。

幕府山

(明)喬宇

綠江村落帶林泉,幕府秋晴爽氣高。蒼嶺煙嵐開日馭,子霄宮闕瀉銀濤。

地達多景詩無暇,客是同心與亦豪。道眼向來誰了了,笑真僅海一毛毛。

望幕府山有詠

(乾隆御詩)

過江見幕此山頭,對泣曾經薄楚囚。可惜茂宏言固正,究何嘗克復神州。

旅遊開發

幕府山幕府山

1995年以來,經過南京市政府十多年的整治,重新規劃並建設完成幕燕濱江風光帶前幾期,已經於2010年春節前開放迎客。

幕燕濱江風光帶是指幕府山到燕子磯沿江一側,風光帶融親水觀江、名勝遊覽、濕地保護、休閒度假功能為一體,規劃設定水上運動休閒、濕地生態保護、旅遊度假、名勝古蹟遊覽和水源地保護五大功能片區;整個風光帶由西向東共設定了“色染秋林”“鶯柳翠洲”“攬江抒懷”“蘆汀花絮”“達摩梵音”“林泉幽居”“幽水怡情”“林茂鳥喧”“別有洞天”和“古韻情懷”十大景區。包括了幕府山沿江的觀音閣、頭台洞、二台洞、三台洞等。

市內交通

公交線路

1路、8路、53路、64路、74路、122路、125路、166路、167路

捷運線路

南京捷運3號線上元門站,五塘廣場站

南京捷運1號線吉祥庵站,燕子磯站,笆斗山站(北延站點)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