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式句

常式句

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位於一般、常見位置的句子。一般情況下,主語、謂語、賓語、定語、狀語、補語和中心語等句子成分在句法結構中都有相對確定的位置。

常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按一般次序排成的句子。
變式句是指句子成分打破一般次序,排列次序較特殊的句子。常見的變式句有兩類:一類是單句成分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主謂倒裝句、定語後置句、狀語後置句、賓語前置句等;一類是複句中分句次序排列特殊的句子,如因果倒置句、轉折倒置句、條件倒置句、假設倒置句等。常式句與變式句轉換的要點是找準需要強調的內容並將其推前或置後。
常式句按照漢民族的思維方式所制約的句法成分的正常語序所生成的,是人們遣詞造句成章過程中的主體句式,是一種正常的表達法。
由於漢語語序的靈活性,人們為了在修辭上突出強調某一個句法成分所承載的語義,就可以把這個句法成分從它原有的句法位置上調動到其他位置上,於是,就形成了所謂的變式句。
變式句的修辭功用
變式句對於常式句而言,能保留常式句的基本句義,因此,是一對同義句式。與此同時,變式句又能在保留常式句基本句義基礎上,通過語序的變化,衍生出了一些常式句所沒有的語義,因此,就具有了修辭的功能。這個功能就是,當人們在一定的語體、語境、情景中需要突出、強調句子某一個句法成分時,就可以在漢語句法運作的機制的基礎上,將這個句法成分調離原來的位置,同時按照漢語的句法規則,將之置於可以出現的位置上,從而,達到突出、強調這個句法成分所負載的語義的作用。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