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朗族岡永節

岡永節:西雙版納旅遊節日,西雙版納的岡永節又名為祭竹鼠節,在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的老曼峨、新曼峨一帶的布朗族民眾舉慶,岡永節有時在傣歷四月舉慶,有時在傣歷九月舉慶,具體時間由寨內民眾商定。岡永節歷史上僅有幾個村寨舉慶,解放以後隨著科學技術知識的普及和農業增產措施的推廣,原來過岡永節的一些村寨,已將這個節日自行廢止。

簡介

岡永節即祭竹鼠節,僅勐海縣布朗山布朗族鄉老曼峨新曼峨一帶的布朗族民眾舉慶。
 
岡永節有時在傣歷四月舉慶,有時在傣歷九月舉慶,具體時 間由寨內民眾商定。決定過岡永節時,全寨男女老少穿戴一新, 抬著鋤頭、背上竹簍一起上山去挖竹鼠。挖到竹鼠以後,將其中 一隻竹鼠用山花野草裝飾打扮,帶上花環,拴在一根長竹竿上抬 回村寨。人們敲著竹板緩緩繞寨一周,再把竹鼠抬到達曼家中, 摘去竹鼠身上的鮮花和飾品,一刀砍下竹鼠頭留給達曼。將竹 鼠收拾乾淨,一戶割下一小片肉帶回家去,在鐵三腳架(或火塘 上的鍋樁石)的3隻腳的上方各點一下,或擺在鐵三腳架上,表 示祭祀神靈。  

相關傳說

布朗族為什麼要過岡永節呢?民間傳說,遠古時候,有個叫 雅枯栓的布朗族婦女獲得一粒比南瓜還大的稻種,她把這粒稻 種藏在倉中。有一天,稻種滾出倉房,越變越大,幾乎壓垮了竹樓。雅枯栓十分生氣,舉棍猛打稻種,使稻種碎成小粒,漏下竹 樓,一粒粒鑽進土縫藏於地底深處。一隻有靈性的竹鼠打洞鑽 入地下,把稻種一粒粒地抬出來撒在地里,讓它發芽、成長、結 實,使人類獲得了種子。布朗族人民為感激竹鼠找種之恩,設岡 永節為慶。將竹鼠之肉放在不能隨意移動,不許人們跨越的鐵 三腳架上,以示崇敬。據說,在岡永節期間祭過竹鼠,當年的谷 物就會茁壯成長,糧食就會豐收。
岡永節歷史上僅有幾個村寨舉慶,解放以後隨著科學技術 知識的普及和農業增產措施的推廣,原來過岡永節的一些村寨, 已將這個節日自行廢止。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