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陵[地名]

巴陵[地名]

巴陵為晉太康元年置,治所在今湖南嶽陽。1913年改名岳陽縣。岳陽古稱巴陵,是荊楚文化的搖籃。千百年來,巴陵大地群賢輩出,文人墨客熙來攘往,文化底蘊博大精深。台灣亦有巴陵台灣桃園。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東接湖北省通城縣,東南連平江縣,南抵汨羅市,西南以湖洲與沅江市、南縣交界,西與華容縣、君山區毗鄰,北與臨湘市、雲溪區、岳陽樓區、君山區接壤。

基本信息

簡介

巴陵縣:即今湖南省岳陽市岳陽縣。
位於湖南省東北部,東接湖北省通城縣,東南連平江縣,南抵汨羅市,西南以湖洲與沅江市、南縣交界,西與華容縣、君山區毗鄰,北與臨湘市、雲溪區、岳陽樓區、君山區接壤。縣界極端位置,東至月田鎮鐘山村鍾家山南麓,南至長湖鄉民主村王家寮分水嶺,最西、最北均以東洞庭湖湖洲與君山區相接。
總面積2930.95平方公里,占整個岳陽市的19.51%。
郵編:414100.行政區域代碼:430621.縣委、縣政府駐地是城關鎮(俗稱榮家灣),位於東方路與天鵝路交叉口東北角。
政區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共轄12個鎮、8個鄉。沿革
1913年9月,巴陵縣改稱岳陽縣,轄東南西北中五區,縣城設城廂鎮。基層設團,每團設團董。團下設街,設街長管理街巷。
1930年4月,全縣劃為9個自治區,區下轄鎮,鎮下轄團、街,城廂鎮屬一區管轄。
1932年4月,縣政府以鎮的區域過大,將其它鎮撤銷,僅保留城廂鎮。
1933年2月,又將全縣108團改為84個鄉鎮,城廂鎮仍屬一區管轄,同時取消團、街,編組閭、鄰,作為地方自治之基層組織。3至5戶為一鄰,5鄰為一閭,特殊情況則以7鄰為一閭,形成區、鎮(鄉)、閭、鄰四級自治組織。
1935年3月,實行保甲制,“以原有的四閭編為一保,二鄰編為一甲”。
1945年,城廂鎮設10保、121甲。
1946年後,原第四、第五保合併改為第四保,第六、第七保合併改為第五保,原第八、九、十保分別改為六、七、八保。以後南津港一帶劃為第九保,因該地居民多系漁民、船民、流動性大,故又稱臨時保。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縣人民政府將全縣調整為5區16鄉,城廂鎮改為城廂區。全區共分8個保:一保南津港至先鋒路,二保乾明寺,三保天岳山,四保金家嶺,五保觀音閣,六保岳陽樓,七保得勝門,八保五里牌。
總面積2.2平方千米,轄區人口約2.4萬。

藝術

巴陵戲,原稱“巴湘戲”,因藝人都出自巴陵和湘陰而得名。又因它的形成和主要活動地區是岳陽(舊岳州府),民間稱為岳州班。形成和流行於古稱巴陵的湖南嶽陽一帶,故名。因巴陵舊屬岳州,又名“岳州班”。它主要有崑腔和彈腔兩種聲腔,用湖廣者、湘北方言聲調演唱。明末已有演出。巴陵戲的崑腔,源於明代盛行的崑山腔。清代中葉,崑腔曾在岳陽流行。清乾隆前後,巴陵戲逐漸巴陵戲(一)以唱彈腔為主。彈腔包括“北路”的西皮與“南路”的二黃。清末是巴陵戲的鼎盛時期,出現了被稱為“巴湘十三塊牌”、“巴湘十八班”的職業班社。傳統劇目多取材於歷史演義和話本,總計540多個。影響較大的劇目有《楊妃醉酒》 、《玉堂春》、《打嚴嵩》、《九子鞭》等。解放後創作了《幸福郵路》等三十多個現代戲劇目。 1952年始定名為“巴陵戲”。它以彈腔為主,兼唱崑腔、雜腔、小調。用中州韻湖廣音結合湘北方言為其舞台語言。曾經流行於湘南的岳陽、湘陰、汨羅、平江、臨湘、華容,湖北的通城、監利,江西的修水、銅鼓等地。清代中葉就曾到武漢、南昌、沙市、宜昌等城市演出。清末民初,巴陵戲班岳舞台在湘北、湘西、鄂西南、贛西的38個縣市頗有盛名。 聲腔以彈腔為主,兼唱崑腔、雜腔、小調。用岳州官話提煉成舞台語言。清代中葉,崑腔在岳陽很流行。楊懋建在《夢華瑣簿》中提到的岳陽徐稚青,便是"工度曲"的"佳士"。清代末葉逐漸以彈腔為主。傳統劇目共423個,分整本、半本、摺子、小戲4類,以半本戲(演二、三小時)居多。按聲腔分,南北路和小調劇目占420個,崑腔戲只有3個。 名藝人中,乾隆年間的李翠官,馳名湘鄂;稍後見於記載的有高秀芝、賀四、黃升福、倪春美等;近代有楊和鳳、丁愛田、許升雲、胡永發、蘇來保、李筱鳳、張義懷、馮仙岩、丁艷香、孫艷華、周揚聲等。整理、改編的傳統劇目有《打嚴嵩》、《九子鞭》、《夜夢冠帶》、《打差算糧》、《三審刺客》等;新編的大型歷史劇《何騰蛟》參加了湖南省舉辦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10周年獻禮演出。
巴陵[台灣桃園]

景點

巴陵距三光溪匯入大漢溪處不遠,又當北橫公路與山區步行道路的交叉點,為交通要衝。這裡有幾條小溪流過,山明水秀,環境清幽,四周群山環立,溪水湍急,橫跨大漢溪的巴陵橋氣勢雄偉壯觀。巴陵山城中的房屋,不少是廟宇式的建築,黃紅相配,古色古香。從蘇澳到巴陵的街道兩邊植滿了槭樹、楓樹,到了秋冬之際,樹葉轉紅,景致迷人。
沿著上巴陵的山區道路直行,可至達觀山自然保護區。達觀山原名拉拉山,1986年8月正式成立達觀山自然保護區,區內保存稀有動植物,供科研及參觀。其中有著名的千年“神木”,最高達42米,樹齡2000年以上,均為紅檜,這些巨木群雄偉壯觀,造型奇特,令人大開眼界。區內其他樹種也很豐富,是森林浴及研究植物的最佳場所。在保護區內還有很多難得一見的野生動物,如台灣黑熊、獼猴、山羌等,是本島生態保育的重鎮。
由於拉拉山已超過兩千公尺。站在山頂,欣賞周圍的夫婦山、插天山、檜木山、塔曼山等名山的雄姿,也是一件非常賞心悅目的樂事。巴陵是北橫的中站,依部落區分為上、中、下三部分,在北橫站的即是下巴陵,由下巴陵往中、上巴陵需在北橫貫山莊後200公尺左轉沿道路直上。中、下巴陵盛產溫帶水果,沿途滿山遍野皆是果園,每年3-4月的花季更是迷人,加以海拔甚高,視野非常遼闊,隨著山盤水繞,一步一美景,是北橫公路上的熱門旅遊去處。

交通

由大溪循台七號省道往宜蘭方向,過巴陵橋後依指標左轉至上巴陵,再循標前行可抵。

經濟

境內建有中國石化旗下兩大煉化企業,分別是巴陵石化公司(由原岳陽石油化工總廠、洞庭氮肥廠和鷹山石化廠)和長嶺煉化公司,是岳陽市經濟的重要支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