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赫傳

巴赫傳

巴赫傳《巴赫傳》為原東德劇作家 Klaus Eidam 所著,其原名為《約翰·塞巴斯第安·巴赫的真實一生》。不知何故,原名在中譯版上沒有被保留,而被縮減成為泛泛的《巴赫傳》——我個人的一個猜測會在下文提及。對於音樂類圖書相當貧瘠的中國市場來說,商務印書館這個品牌促使我一看見這本《巴赫傳》就毫不猶豫地收入囊中。然而在完整讀畢之後,我只能說我相當不喜歡這本書。

基本信息

概述

巴赫傳巴赫傳
巴赫傳》為原東德劇作家 Klaus Eidam 所著,其原名為《約翰·塞巴斯第安·巴赫的真實一生》。不知何故,原名在中譯版上沒有被保留,而被縮減成為泛泛的《巴赫傳》——我個人的一個猜測會在下文提及。對於音樂類圖書相當貧瘠的中國市場來說,商務印書館這個品牌促使我一看見這本《巴赫傳》就毫不猶豫地收入囊中。然而在完整讀畢之後,我只能說我相當不喜歡這本書。
《巴赫傳》給我最深刻的印象是作者超級的惟我獨尊態度——這讓我在看到他批評 Glenn Gould的演繹過於自信的段落時啞然失笑——,以及對其他持與之不同觀點的著名音樂家和學者的刻薄批評。《巴赫傳》不是完全一無是處的,看得出作者在幫助讀者擺脫浪漫化思維方式來重新了解巴洛克音樂家方面頗下了不少功夫。因此在涉及到象 Forkel,Schweitzer,Spitta 等比較早的一些傳記作者的段落時,總不忘提醒讀者注意他們觀點的時代片面性。問題是作者在批駁了舊觀點之後所進行的下一個步驟往往是以不容置疑的口吻來要求讀者接受他的見解。當這些見解與當代著名音樂學家的發現相左之時,書中出現的往往不是擺事實講道理的論證內容,而僅僅以寫作上的修辭來斷言別人根本不了解巴赫。我們看到作者不同意 OVPP 的演繹方式,不認同對《賦格的藝術》的一些詮釋,認定巴赫不可能在作品中植入抽象隱喻,於是 Rifkin,Schroening,Wolff 的觀點被貶得一文不值,甚至於他們作為音樂家和學者的專業身份也受到了置疑——在這裡需要注意的是 Klaus Eidam 的本職是劇作家,和音樂表演與研究沒有直接聯繫!——這種寫作方式使原本可能有助於讀者進行更深入思考的爭鳴被降格成了罵街。
作為一本普及性讀物,《巴赫傳》的讀者群體主要由非專業化的音樂愛好者決定。他們出於對音樂和巴赫的熱愛,希望從書本中獲得未曾了解的史實真相和作者新穎但令人信服的觀點。而《巴赫傳》卻每每以對他人的口誅筆伐來辜負讀者的期望。當我們再次回顧這本書的原名時,我們發現作者的武斷事實上在一開始已經顯露無疑了——約翰·塞巴斯第安·巴赫的真實一生!不妨問一下,今世什麼人有資格聲

相關條目

賦格的藝術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