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比倫王國

巴比倫王國

古巴比倫王國(約前30世紀-前729年)位於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在距今約5000年前左右,這裡的人們建立了國家,到公元前18世紀.這裡出現了古巴比倫王國。“美索不達米亞”—《聖經》稱為“伊甸園”,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兩河指的是幼發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在這平原上發展了世界上第一個城市,頌布了第一部法典,流傳最早的史詩、神話、藥典、農人曆書等,是西方文明的搖籃。公元前19世紀初,阿摩利人首領蘇木阿布建立了古巴比倫王國。

到了第六王漢謨拉比統治時期,國力強盛,逐漸統一了兩河流域。前16世紀初為西臺王國所滅。

地理位置

世界最早的文明——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文明(又稱兩河文明)發源於底格里斯河(Tigris)和幼發拉底河(Euphrates)之間的流域——蘇美爾(Sumer)地區(中下游地區)。美索不達亞是古巴比倫(Babylon)的所在,在今伊拉克(Iraq)共和國境內。

簡介

巴比倫王國包括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也稱迦勒底王國)。

古巴比倫王國是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奴隸制城邦,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以巴比倫城為中心。公元前十九世紀中,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

建立

新巴比倫王國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閃米特人的一支,他們於公元前1000年代初來到兩河流域南部定居,公元前626年——前612年,迦勒底人領袖那波帕拉沙爾滅掉當時統治兩河流域的亞述帝國,建立新巴比倫王國,也稱迦勒底王國。

巴比倫的歷史定位

巴比倫意即“神之門”,是兩河流域文明(美索不達米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巴比倫王國分為古巴比倫王國和新巴比倫王國(也稱迦勒底王國)。

美索不達米亞(Mesopotamia,希臘語的意思是兩河之間的土地)廣義的指底格里斯與幼發拉底兩河的中下游地區,東抵扎格羅斯山,西到敘利亞沙漠,南迄波斯灣,北及托羅斯山。北部為山地,向南經過於草原和平原到南部沼澤性的兩河三角洲。狹義的僅指兩河之間的地區。“美索不達米亞”—《聖經》稱為“伊甸園”,是古希臘語,意為“兩條河中間的地方”,故又稱為兩河流域。

美索不達米亞為人類最古的文化搖籃之一,公元前四千年已有較發達文化,曾出現蘇美爾、阿卡德、巴比倫、亞述等文明。

歷史

1.古巴比倫王國

古巴比倫王國是美索不達米亞南部奴隸制城邦,大致在當今的伊拉克共和國版圖內,以巴比倫城為中心。

古巴比倫王國古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十九世紀中,阿摩利人滅掉蘇美爾人的烏爾第三王朝,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

1792BC,第六代國王漢穆拉比(Hammurabi)(約公元前1792~前1750年)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建立一個強大的中央集權制國家,成為西亞古代奴隸制國家的典型。史稱古巴比倫王國(約公元前1894~前1595年)。所頒《漢穆拉比法典》是古代西亞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經濟文化高度發展,特別是數學和天文學。漢穆拉比死後,帝國就瓦解了。王國先後受到西臺人、加喜特人的入侵,直到公元前729年終於被亞述帝國吞併。

2.新巴比倫王國

新巴比倫王國由迦勒底人建立,迦勒底人是閃米特人的一支,他們於公元前1000年代初來到兩河流域南部定居,亞述帝國征服古巴比倫王國並統治了兩河流域南部,迦勒底人曾多次起義反抗亞述的統治。 

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王國

公元前626年,亞述人派迦勒底人領袖那波帕拉沙爾率軍駐守巴比倫,他到巴比倫後,卻發動反對亞述統治的起義,建立新巴比倫王國,並與伊朗高原的米底(也稱米堤亞)王國聯合,共同對抗亞述。公元前612年,亞述帝國滅亡,遺產被新巴比倫王國及米底王國瓜分,其中新巴比倫王國分取了亞述帝國的西半壁河山,即兩河流域南部、敘利亞、巴勒斯坦及腓尼基,重建新巴比倫王國(公元前626~前538年),也叫迦勒底王國。

公元前六世紀後半期,在尼布甲尼撒二世統治時國勢達到鼎峰,國勢強盛。國王尼布甲尼撒二世多次發動對外戰爭,進行擴張。

公元前604年,尼布甲尼撒二世即位,敘利亞立時歸順新巴比倫王國,但腓尼基及巴勒斯坦地區態度不明,而埃及一向覬覦此區,拉攏推羅、西頓等腓尼基地區與埃及結盟。對此,尼布甲尼撒二世繼續與米底王國結盟,又娶米底公主阿米蒂斯為後,以鞏固自己後方。公元前597年,出兵巴勒斯坦,攻占耶路撒冷,扶植猶太人齊德啟亞為傀儡統治猶太人。

公元前590年,埃及法老普薩姆提克出兵巴勒斯坦,推羅國王投靠埃及,西頓被占領,猶太人齊德啟亞及巴勒斯坦、外約旦等地紛紛倒向埃及。同時,米底王國與新巴比倫王國的關係緊張起來,為此新巴比倫王國築起一條新長城防範米底人。然而,米底因要對抗烏拉爾圖及西徐亞人,無力再與新巴比倫王國對抗,致使尼布甲尼撒二世可於公元前587年第二次揮軍巴勒斯坦。他圍困猶太人的聖城耶路撒冷,齊德啟亞突圍失敗,落入新巴比倫王國軍隊之手,被挖去雙眼後送往巴比倫尼亞。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圍十八個月後城陷,猶太王國滅亡,居民被俘往巴比倫尼亞,史稱“巴比倫之囚”。

尼布甲尼撒二世又圍攻腓尼基的推羅,不果。公元前574年,雙方議和,推羅國王伊托巴爾三世承認尼布甲尼撒二世為尊者,保持了推羅的自治地位,其他附近的小王國都紛紛向尼布甲尼撒二世稱臣、公元前569年,埃及發生王位之爭,尼布甲尼撒二世曾趁此在公元前567年入侵埃及,結果不詳,但迫使埃及放棄侵略巴勒斯坦的野心。

尼布甲尼撒二世死後不久,國內階級矛盾及民族矛盾加劇,最後一個國王那波尼達統治時,國王及馬爾杜克神廟之間的矛盾加劇,並試圖另立新神,那波尼達離開首都,以其子伯沙撒攝政。公元前539年,波斯人崛起,居魯士二世率軍入侵新巴比倫王國時,祭司竟打開大門放波斯軍隊入城,伯沙撒被殺,那波尼達被俘,新巴比倫王國不戰而亡。

文明

公元前4000年到公元前2250年是兩河文明的鼎盛時期,《舊約全書》稱其為"希納國"(Land of Shinar)。兩河沿岸因河水泛濫而積澱成肥沃土壤,史稱"肥沃的新月地帶"(南美的那個和"金三角"齊名的地區堪稱"罪惡的新月地帶")。由於兩河不象尼羅河一樣是定期泛濫的,所以確定時間就必須靠觀測天象。住在下游的蘇美人發明了太陰曆,以月亮的陰晴圓缺作為計時標準,把一年劃分為12個月,共354天,並發明閏月,放置與太陽曆相差的11天。把一小時分成60分,以7天為一星期。還會分數、加減乘除四則運算和解一元二次方程,發明了10進位法和16進位法。他們把圓分為360度,並知道π近似於3。甚至會計算不規則多邊形的面積及一些錐體的體積。
4000BC,蘇美人最早發明了表意和指意符號的象形文字,因為這種文字大多刻在磚、石或黑色的玄武岩。泥板上,"起筆重而印痕較深",成尖劈形,形似木楔,所以被稱為楔形文字。
古巴比倫的空中花園(Hanging Gardens)是世界七大奇蹟之一。這座花園傳說是當時的國王為公主而建的。
之後的尼羅河文明和印度河文明,是在兩河文明的促進下發展起來的。希臘人從那裡學到了數學、物理學和哲學;猶太人從那裡學到了神學,並將它傳播於世;阿拉伯人從那裡學到了建築學,並以此教化了整箇中世紀野蠻的歐洲。
大約在2000BC,阿摩利人建立了以巴比倫城為首都的巴比倫王國。1792BC,漢謨拉比(Hammurabi)即位,征服了蘇美爾人和阿卡德人,統一了美索不達米亞平原,並頒布了《漢謨拉比法典,這是世界上第一部較為完備的成文法典,但不是最早的,最早的叫《烏爾納木法典漢謨拉比法典》共有282條,刻在一塊高2.25米的黑色玄武岩石柱上。
689BC,巴比倫王國被亞述所滅。605BC新巴比倫王國滅掉了亞述。後來,神廟祭師集團當權,終於在538BC,被位於伊朗高原的波斯所滅。古代兩河流域的文明作為一個獨立的整體便告結束。

古巴比倫的悲哀

底格里斯河幼發拉底河流域的美索不達米亞(希臘語:兩河之間的地方)大約在公元前19世紀(中國夏朝的時候)就孕育了人類有史以來最早的文明——古巴比倫文明;這個地區由於沒有天然的屏障,所以產生了古巴比倫多樣化的文化發展趨勢。

巴比倫王國巴比倫王國

底格里斯河和幼發拉底河中間的地方叫“美索不達米亞”,意思就是“兩河之間”。每年春天,高原地區的積雪融化,這兩條河就在美索不達米亞泛濫成災。特別是下游一帶,地勢低凹,幾乎全被淹沒。一個流傳到今天的巴比倫神話,生動地反映了這種情形:一位巴比倫國王的祖先夢見他遇到了神仙。神告訴他,洪水就要淹沒大地,來懲罰人類的罪惡。因為他一向對神十分虔誠,所以神要搭救他。這個人聽從神的吩咐,造了一隻方舟,把全家人都搬到舟上,還帶了幾隻動物和一些種子。沒過多久,烏雲布滿天空,黑暗籠罩了大地,狂風暴雨襲來,滔滔洪水淹沒了一切生命,只有那隻方舟在茫茫無邊的水面上漂行。到了第七天,風住了,河水平靜下來。這時候,方舟漂到一座山旁。舟上的人把動物放出方舟,將種子撒在山上,大地的生命重新開始了。人類許多民族的神話都受到巴比倫這個古老傳說的影響。西方著名的挪亞方舟的故事也是從這個傳說演變來的:一個叫挪亞的人按照上帝的命令造了一隻方舟,全家人坐上去,躲過了水災。當洪水退落的時候,挪亞放出一隻鴿子。不久,鴿子銜著一片新擰下的橄欖葉子飛回來,使挪亞知道洪水已經退去,萬物又恢復了生命。後來,西方人就把鴿子和橄欖枝作為和平的象徵。
當然,無論是神仙還是和平鴿,都不能給人們帶來真正的安寧和幸福。要戰勝洪水,還得靠人們自己。巴比倫人在和洪水鬥爭中,學會了修堤築壩,開渠造河。當洪水被制服以後,他們和埃及人一樣,也享受到了河流定期泛濫的好處。泛濫的洪水帶來大量淤泥,使兩岸的土壤變得十分肥沃。再加上這裡陽光強烈,水量充足,莊稼年年豐收。據說,小麥最早就是生長在巴比倫的。
住在巴比倫北面的亞述人十分強悍。公元前8世紀(中國已經進入春秋時代),亞述成為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巴比倫被它征服了,敘利亞、腓尼基、巴勒斯坦、小亞細亞、埃及,也都先後歸入它的版圖。除了希臘和義大利,地中海沿岸幾乎都被它占領了。亞述的首都叫尼尼微,那裡修建了許多宏偉的宮殿。
公元前612年,居住在巴比倫的迦勒底人聯合東邊的米堤亞人進攻亞達。他們手執帶血的長矛和盾牌衝進了尼尼微。全城居民遭到屠殺,甚至連兒童也不能倖免。亞述最後一代國王辛沙立希孔和他的宮殿一起被燒成灰燼。從此,這個龐大帝國連同它的首都就從地面上消失了。
底格里斯河邊有兩堆很大的荒丘,據說是尼尼微的遺址。1845年,英國人拉雅得在這裡發掘出兩座亞述王宮,發現了著名的帶有雙翼的人頭牛身巨大雕像和許多精美的石版雕刻。後來他繼續挖掘,三年中又挖出28座王宮大廳。但是,這裡並不是尼尼微,而是亞述的另一個城市,叫卡拉。真正的尼尼微在卡拉以北六七十公里的地方。1849年,拉雅得在這裡找到了西努基立王(公元前700多年)的大宮殿遺址。這座宮殿曾經遭到米堤亞人的焚毀。許多刻有圖畫和楔形文字的泥版還有大火燒過的痕跡。王宮的兩間藏書室堆滿刻有楔形文字的大大小小的泥版。最大的一塊長3米,寬2米多,最小的還不到1寸長,只刻著一兩行文字。這些泥版就是2500多年前亞述的圖書,內容很豐富,包括歷史、法律、宗教和自然科學等方面的知識。過了幾年,考古學家拉薩姆又發現了亞述巴尼拔王的王宮大殿和另一處王宮藏書室。藏書室內收藏的泥版文書上,刻有許多關於亞述和巴比倫的神話。亞述的宮殿是由成千上萬的奴隸修建的,他們多半是亞述人在戰爭中掠奪來的俘虜。奴隸勞動的時候,有的帶著鎖鏈和腳鐐,有的被鐵索相互牢牢地系在一起。旁邊還有手執武器的兵士監視著。反映這些場面的圖畫也被發掘出來了。在尼尼微發掘出來的大量文物,使我們能夠清楚地了解亞述帝國興衰的歷史。
戰勝了亞述的迦勒底人在巴比倫建立了一個新的國家。為了和那個被亞述滅掉的古巴比倫王國區別開,人們把它叫做新巴比倫王國。新巴比倫國王尼布甲尼撒,把首都巴比倫城建成一座堡壘般的城市。它的規模就是用今天的標準來看,也是非常壯觀的。城市是方形的,每邊長22.2公里。圍繞城市的城牆大約有8.5米高,是用磚砌和油漆澆灌而成的。四匹馬拉的戰車可以在寬闊的城牆上賓士。全城有100扇用銅做成的城門。城牆周圍還有很深的護城河。幼發拉底河從城牆下流進來,穿城而過。巴比倫城裡還有一座很大的皇宮,皇宮內修建了一個“空中花園”,被後世稱為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國王尼布甲尼撒在位期間(公元前605-公元前562年),巴比倫的國力最為強大。他率兵攻打敘利亞,出兵巴勒斯坦,奪占耶路撒冷,滅掉猶太王國,強迫猶太人遷居巴比倫當奴隸,成為“巴比倫之囚”。在晚年,他還侵入埃及。在這幾十年里,巴比倫城人口達到10多萬,還有來自亞洲各地的商人,奴隸制經濟有了很大發展。但是,在強盛的背後,已經埋伏了危機,被征服的外族人對巴比倫奴隸主的仇恨和反抗不斷發生,本族的貧民和農民因破產淪為奴隸,加劇了國內的階級矛盾,奴隸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矛盾也越來越激烈。尼布甲尼撒死後,國內政局立即動盪起來,6年中8個國王被廢,其中兩個被殺。在東面,力量越來越強大的波斯帝國征服了巴比倫的盟邦米堤亞,對巴比倫形成了大軍壓境的局面。
巴比倫的奴隸主們忙於爭權奪利,縱情享樂,他們以為他們的城牆是那樣高大而堅固,誰也攻不破。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敵人會利用穿過城牆的幼發拉底河打進來。一天晚上,巴比倫的一個年輕王子正在舉行狂歡宴會。波斯王居魯士下令在幼發拉底河中修築了一座水壩,把河水放到壩的一邊去。他的軍隊從另一邊放乾水的河床中偷偷進到城裡,未經交戰就占領了巴比倫。據說,有一些巴比倫商人做了波斯人的內應。這件事發生在公元前538年(中國春秋末年)。
存在僅88年的新巴比倫王國滅亡了。巴比倫的繁華,巴比倫的奇蹟,巴比倫的高牆銅門和它的“空中花園”,都變成了一堆一堆的荒丘廢土。巴比倫遺址從1899年開始逐漸發掘出來,使人們能夠更準確地研究它的過去。但是,挖掘工作碰到了難題,地下水的衝擊使古巴比倫城有完全被毀的危險。如何降低河水水位,成為許多國家的專家們研究的課題。
然而令人們始終憂慮不已的是在這片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上,與文明相生相伴,戰爭也從來沒有休止過。這塊非常適合人類居住的土地據說就是《聖經》中伊甸園的原型地。然而,也許正是因為優越的地理位置,它也不斷成為政治和戰爭的舞台。當巴格達已經成為這個世界上最為精妙絕倫的城市的時候,整個歐洲還處於蠻荒狀態,這裡曾是世界著名的大都市,一千零一夜的故鄉,其科學、哲學和文學的成就是文明史上所罕見的。綜觀數千年來的兩河流域興衰史,哪一場戰爭不是對文明的破壞呢?
註:古巴比倫是對文明發源地的稱謂;而美索布達米亞平原則是現今古巴比倫的位置。

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巴比倫王國巴比倫王國

亞洲西部,有一條狹長地帶。從地圖上看,它形似一彎新月,土地肥沃,因此有“新月沃地”之稱。沃地東部,幼發拉底河與底格里斯河並行奔流。被稱為兩河流域。這裡的河水定期泛濫,時常帶來災害,但水退後留下的淤泥有利於農業生產。
公元前3500年以後,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南部建立起很多奴隸制小國。公元前18世紀,古巴比倫王國國王漢謨拉比統一了兩河流域,建立起中央集權的奴隸制國家。
為維護奴隸主的利益,漢謨拉比制定了一部法典,史稱漢謨拉比法典。它是世界上現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較完備的成文法典。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