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拉草

巴拉草

巴拉草,禾本科臂形草屬的一個種,又名鈍葉臂形草。多年生牧草,原產西非。廣泛分布於熱帶和亞熱帶多雨地區,1964年引入中國海南省試種,廣東、廣西都有栽培。

基本信息

概況

爬拉草、無刺臂草、背帶草、鱸鰻草
巴拉草巴拉草

巴拉草(para grass)

學名:Brachiaria mutica (Forsk) Stapf.或Panicum muticum Forsk.,P.purpurascens Raddi, P.barbinode Trin.等。

科名:禾本科(Poaceae)臂形草屬(Brachiaria)

別名:爬拉草、無刺臂草、背帶草、鱸鰻草、鈍葉臂形草

分布:生長在低海拔較潮濕地帶,在溝渠、稻田、池塘、河流邊、棄耕地大量繁衍,形成大片群落;在湖中甚至可構成浮島,是非常難防治的雜草。

莖:草本,稈肥壯,長1~5公尺,徑0.5~1公分,下部膝折,節上長根並密被絨毛。

花 :花序為復總狀花序,總狀花序長10~20公分,肥壯,單一或分枝;總軸狹長,粗糙,稍扁平;穗柄被剛毛;小穗長約0.4公分,常成對,堅硬,密集排列在穗軸一側,橢圓形,光滑,綠或紫色;外潁三角形,單脈;內潁和下位外稃幾等長,5條脈;下位外稃包住內稃;下位內稃較小穗長;上位外稃橢圓形,先端鈍,邊緣內卷,具不明顯小點或什為粗糙。

葉:葉片長10~30公分,寬1~2公分,被毛;葉鞘常被絨毛,鞘口密被毛;葉舌短,被細毛。

果實:果為穎果,長卵形,長約0.3公分。結實率低,每公頃產種子13-25kg。

雄花雄花
雌花雌花

習性

巴拉草巴拉草
喜熱帶潮濕氣候和季風氣候。適於年平均溫度19-24℃,最低月平均溫度7-17℃的地區栽培。耐水漬,不耐寒,受凍莖葉枯萎,但來春返青快。再生力強,耐踐踏。一般用匍匐莖繁殖。插條帶2-3節,長約30cm,株行距1×1m,每穴斜插2條,雨季種植。宜與蝴蝶豆或爪哇葛藤混種。植株覆蓋地面,高達1m即可刈割。在生長季節,每隔30-45天割1次,每年割4-5次。割後及時追施氮肥。通常每公頃年產乾物質5-12t,最高可達39t。乾物質含粗蛋白質2.8-16.1%,粗纖維28-34%,無氮浸出物41-57%,粗脂肪0.9-3.9%。適於作青飼料,曬制乾草或放牧。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