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家五針松

巧家五針松

巧家五針松被譽為“植物界大熊貓”,僅分布於滇東北巧家縣白鶴灘鎮與中寨鄉交界的山脊兩側,範圍約5平方公里,全球僅存34株。具粗壯的、直徑4-5毫米的匍匐根狀莖。花色淺黃綠色帶褐色脈紋花期6-12月。

基本信息

英文說法

巧家五針松
巧家五針松 Pinus squamaia

概況

科中文名:松科
科拉丁文名:Pinaceae
屬中文名:松屬
種中文名:巧家五針松
種拉丁文名:Pinus squamaia X.W .Li
其他俗名:五針白皮松
性狀:常綠喬木,高達 24米
花期:4~5月
果期:球果翌年9~10月成熟
分布:僅限於雲南東北部巧家縣白鶴灘鎮與中寨鄉交界的山脊兩側,範圍約5平方公里,生長在深切割中山上部
海拔下限:2000米
海拔上限:2300米
生境:分布區處於金沙江乾熱河谷山體上部,介於溫暖性針葉林與溫涼性闊葉林天然分布過渡地段,土壤為紅壤或黃紅壤,PH值6—6.5
保護級別:國家一級
標準出處:《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名錄(第一批)》(199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植物保護條例》(1996年)

簡介

形態特徵:常綠喬木,老樹樹皮暗褐色,呈不規則薄片剝落,內皮暗白色;冬芽卵球形,紅褐色;當年生枝紅褐色,密被黃褐色及灰褐色柔毛,稀混生腺體,2年生枝無毛。針葉5(4)針1束,長9~17厘米,纖細,兩面具氣孔線,邊緣有細齒,斷面三角形,樹脂道3~5,邊生,葉鞘早落。成熟球果圓柱狀橢圓形,長約9厘米,徑約6厘米;種鱗長圓狀橢圓形,熟時張開,鱗盾顯著隆起,鱗臍被生。凹陷,無刺,橫脊明顯。種子長橢圓形或倒卵圓形,黑色,種翅長約1.6厘米,具黑色縱紋。,。
生態學和生物學特性:生於海拔2200米的村旁山坡。
地理分布: 特產於我國雲南東北部(巧家縣)。
資料來源:《中國保護植物分類與識別》 穆立薔 韓志堅主編

現狀

2005-12-18 由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投資研究所制定的雲南省昭通市"十一五"規劃指出,昭通市今後將加強野生動植物保護及自然保護區建設,其中包括實施巧家五針松保護工程,規劃占地500畝。
巧家五針松於1992年才被發現,是國家一級保護瀕危植物,因全世界僅在巧家有分布而得名。2004年還有報導指出有34株存活,而目前其野生種群總數僅剩下31株,是全世界個體數量最少的物種,被譽為"植物界的大熊貓"。它分布於昭通市巧家縣境內的藥山自然保護區,僅限於新華鎮楊家灣辦事處與中寨鄉付山村交界的山脊兩側,其天然更新力極差。
依照規劃,地處長江上游生態保護重要區域的昭通市,"十一五"期間將把解決生態與環境保護問題作為一個發展重點。為建設環境友好型社會,昭通還將建設野生動植物監測監管中心,加強對區域內黑頸鶴、灰鶴、紅腹錦雞和北部林區的林麝等國家級保護動植物的監測。

中國裸子植物瀕危及稀有種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