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片

左乙拉西坦是一種吡咯烷酮衍生物,其化學結構與現有的抗癲癇藥物無相關性。左乙拉西坦抗癲癇作用的確切機制尚不清楚。在多種癲癇動物模型中評估了左乙拉西坦的抗癲癇作用。左乙拉西坦對電流或多種致驚劑最大刺激誘導的單純癲癇發作無抑制作用,並在亞最大刺激和閾值試驗中僅顯示微弱活性。

基本信息

藥品名稱

通用名稱:左乙拉西坦片

結構結構

商品名稱:開浦蘭
漢語拼音:zuoyilaxitanpian(kaipulan)

成份

左乙拉西坦的化學名稱為(S)-α-乙基-2-氧代-1-吡咯烷乙醯胺,分子式:C8H14N2O2,分子量:170.21。

性狀

本品為橢圓形薄膜包衣片(250mg為藍色片,500mg為黃色片,1000mg為白色片),除去包衣後均顯白色。

適應症

用於成人及4歲以上兒童癲癇患者部分性發作的加用治療。

規格

0.5g*30片

用法用量

(1)給藥途徑:口服。需以適量的水吞服,服用不受進食影響。(2)給藥方法和劑量:成人(>18歲)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greaterthanorequalto)50kg者):起始治療劑量為每次500mg,每日2次。根據臨床效果及耐受性,每日劑量可增加至每次1500mg,每日2次。劑量的變化應每2-4周增加或減少500mg/次,每日2次。老年人(≥(greaterthanorequalto)65歲):根據腎功能狀況,調整劑量(詳見下文有關腎功能受損病人描述)。4-11歲的兒童和青少年(12-17歲)(體重≤(smallerthanorequalto)50kg者):起始治療劑量是10mg/kg,每日2次。根據臨床效果及耐受性,劑量可以增加至30mg/kg,每日2次。劑量變化應以每2周增加或減少10mg/kg,每日2次。應儘量使用最低有效劑量。兒童和青少年體重≥(greaterthanorequalto)50kg者,劑量和成人一致。青少年和兒童推薦劑量:起始劑量10mg/kg,每日2次,最大劑量30mg/kg,每日2次。體重15kg:起始劑量每次150m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次450mg,每日2次。體重20kg:起始劑量每次200m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次600mg,每日2次。體重25kg:起始劑量每次250m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次750mg,每日2次。體重50kg或以上:起始劑量每次500mg,每日2次,最大劑量每次1500mg,每日2次。20kg以下的兒童,為精確調整劑量,起始治療應使用口服溶液。根據腎功能狀況,按表中不同肌酐清除率(CLcr)mL/min(測出血清肌酐值按下述計算方法)調整日劑量。CLcr=140-年齡(歲)x體重(kg)/72x血清肌酐值(mg/dl)女性病人:上述計算值x0.85
腎功能受損病人的劑量正常病人(肌酐清除率80mL/min):每次500-1500mg,每日2次。輕度異常(肌酐清除率50-79mL/min):每次500-1000mg,每日2次。中度異常(肌酐清除率30-49mL/min):每次250-750mg,每日2次。嚴重異常(肌酐清除率<30mL/min):每次250-500mg,每日2次。正在進行透析晚期腎病病人:500-1000mg,每日1次。服用第1天推薦負荷劑量為左乙拉西坦750mg。透析後,推薦給予250-500mg附加劑量。兒童腎功能損害病人應根據腎功能狀態調整劑量,因為左乙拉西坦的清除與腎功能有關。肝病患者:對於輕度和中度肝功能受損的病人,無需調整給藥劑量。嚴重肝損的病人,根據肌酐清除率可能低估腎功能不全的程度,因此,如果病人的肌酐清除率小於70mL/min,日劑量應減半。

不良反應

成人臨床研究匯總的安全性數據表明,藥物組和安慰劑組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似,分別為46.4%和42.2%。其中,嚴重不良反應分別為2.4%和2.0%。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嗜睡,乏力和頭暈,常發生在治療的開始階段。隨時間的推移,中樞神經系統相關的不良反應發生率和嚴重程度會隨之降低。左乙拉西坦不良反應沒有明顯的劑量相關性。兒童臨床研究(4-16歲)表明藥物組和安慰劑組產生不良反應的發生率相似,分別為55.4%和40.2%,藥物組未發生嚴重不良反應(安慰劑組1.0%)。兒童最常見的不良反應有嗜睡、敵意、神經質、情緒不穩、易激動、食慾減退、乏力和頭痛。除行為和精神方面不良反應發生率較成人高(兒童38.6%,成人18.6%)外,總的安全性和成人相仿。成人和兒童不良反應的風險是具有可比性的。總結成人和兒童臨床研究結果和上市後經驗,評估了每個系統的不良反應和發生頻率:很常見>10%;常見1-10%;少見0.1-1%;罕見:0.01-0.1%;非常罕見<0.01%,包括單獨的報告。上市後臨床套用的數據,尚不足以估計治療人群中不良反應的發生率。-全身反應和給藥部位不適:很常見乏力。-神經系統不適:很常見嗜睡,常見健忘、共濟失調、驚厥、頭暈、頭痛、運動過度、震顫。-精神心理變化:常見易激動、抑鬱、情緒不穩、敵意、失眠、神經質、人格改變、思維異常。上市後不良事件報導:行為異常、攻擊性、易怒、焦慮、錯亂、幻覺、易激動、精神異常、自殺、自殺性意念、自殺企圖。但還沒有足夠數據,用於估計對它們的發生率或建立因果關係。-消化道不適:常見腹瀉、消化不良、噁心、嘔吐。-代謝和營養障礙:常見食慾減退。當病人同時服用托吡酯時,食慾減退的危險性增加。-耳及迷路系統不適:常見眩暈。-眼部不適:常見復視。-傷害、中毒和後續的併發症:常見意外傷害。-感染和傳染:常見感染。-呼吸系統不適:常見咳嗽增加。-皮膚和皮下組織異常變化:常見皮疹。上市後不良事件報導-脫髮,某些病例中停藥後自行恢復。-血液系統和淋巴系統異常變化:上市不良事件報導-白細胞減少、嗜中性細胞減少、全血細胞減少、血小板減少,但還沒有足夠數據,用於估計它們發生率或建立因果關係。

禁忌

對左乙拉西坦過敏或者對吡咯烷酮衍生物或者其他任何成分過敏的病人禁用。

注意事項

根據當前的臨床實踐,如需停止服用本品,建議逐漸停藥。(例如:成人每隔2-4周,每次減少500mg,每日2次;兒童應每隔2周,每次減少10mg/kg,每日2次)。臨床研究中,一些患者對加用左乙拉西坦治療有效應,可以停止原合併套用的抗癲癇藥物(研究中共有69位患者其中的36位成人患者)。臨床研究中報告有14%服用左乙拉西坦的成人及兒童患者癲癇發作頻率增加25%以上,但在服用安慰劑的成人及兒童患者中,也各有26%及21%患者癲癇發作頻率增加。對於肝功能損害的病人,參照[用法與用量]。對於嚴重肝功能損害的病人,應先行檢查腎功能,然後進行調整。在治療初始階段或者劑量增加後,會產生嗜睡或者其他中樞神經症狀。因而,對於這些需要服用藥物的病人,不推薦操作需要技巧的機器,如駕駛汽車或者操縱機械。

特殊用藥

孕婦及哺乳期婦女用藥
沒有孕婦服用本品的資料,動物試驗證明該藥有一定的生殖毒性。孕婦請勿套用左乙拉西坦。突然中斷抗癲癇治療,可能使病情惡化,對母親和胎兒同樣有害。動物試驗表明左乙拉西坦可以從乳汁中排出,所以,不建議病人在服藥同時哺乳。
兒童用藥
見[用法用量]項。
老年用藥
見[用法用量]項。

藥物作用

體外數據顯示:治療劑量範圍內獲得的高於Cmax水平的濃度時左乙拉西坦及其主要代謝物,既不是人體肝臟細胞色素P450、環氧化水解酶或尿苷二磷酸-葡萄苷酶的抑制劑,也不是它們具有高親合力的底物。因此,不易出現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另外,左乙拉西坦不影響丙戊酸的體外葡萄苷酶作用。左乙拉西坦血漿蛋白結合率低(<10%),不易產生因與其他藥物競爭蛋白結合位點所致臨床顯著性的相互作用。臨床藥代動力學研究(苯妥英、丙戊酸鈉、口服避孕藥、地高辛、華法令和丙磺舒)和安慰劑對照臨床試驗中,通過藥代動力學篩選評估了藥物之間的潛在藥代動力學相互作用。左乙拉西坦和其他抗癲癇藥物(AEDs)間的藥物-藥物相互作用:苯妥英+左乙拉西坦(每日3000mg)對難治性的癲癇病人,苯妥英藥代動力學特性不產生作用。苯妥英的套用也不影響本品的藥代動力學特性。丙戊酸鈉+左乙拉西坦(1500mg,每日2次)不改變健康志願者丙戊酸鈉藥代動力學特性。丙戊酸鈉500mg,每日2次,不改變左乙拉西坦吸收的速率或程度,或其血漿清除率,或尿液排泄。也不影響主要代謝物的暴露水平和排泄。對安慰劑對照臨床研究獲得的左乙拉西坦和其他抗癲癇藥物(卡馬西平、加巴噴丁、拉莫三嗪、苯巴比妥、苯妥英、去氧苯巴比妥和丙戊酸鈉)的血清濃度進行了評估,數據顯示左乙拉西坦不影響其他抗癲癇藥物的血藥濃度。這些常用的抗癲癇藥物也不影響本品藥代動力學特性。兒童病人抗癲癇藥物的作用同時服用酶誘導型抗癲癇藥,本品體內表觀總清除率增加約22%。但無需進行劑量調整。左乙拉西坦不影響卡馬西平、丙戊酸鈉、托吡酯或拉莫三嗪的血漿藥物濃度。其他藥物相互作用:口服避孕藥+服用左乙拉西坦(500mg,每日2次)不影響含有0.03mg炔雌醇和0.15mg左炔諾孕酮口服避孕藥的藥代動力學特性,或促黃體激素和黃體酮含量水平,表明本品不影響避孕藥功效。套用口服避孕藥並不影響本品的藥代學特性。地高辛+服用左乙拉西坦(1000mg,每日2次)不影響每日劑量0.25mg地高辛的藥代動力學和藥效學(ECG)特性。套用地高辛並不影響本品的藥代學特性。華法令+服用左乙拉西坦(1000mg,每日2次)不影響R和S型華法令的藥代動力學特性。凝血時間不受左乙拉西坦影響。套用華法令並不影響本品的藥代學特性。丙磺舒(500mg,每日4次)為腎小管分泌阻滯劑,會抑制左乙拉西坦的主要代謝物的腎臟清除率,但不是左乙拉西坦藥代學特性(1000mg,每日2次),但這些代謝物的濃度很低。其他需經腎小管分泌清除的藥物也會影響代謝物的腎臟清除。

藥物過量

症狀:據觀察有嗜睡、激動、攻擊性、意識水平下降、呼吸抑制及昏迷。藥物過量急救措施:在急性藥物過量後,應採取催吐或洗胃使胃排空。治療需對症治療,也可包括血液透析。透析排出的效果:左乙拉西坦60%,主代謝產物74%。

藥物毒理

這些動物模型對人體特定類型癲癇的預測價值尚不明確。體外、體內試驗顯示,左乙拉西坦抑制海馬癲癇樣突發放電,而對正常神經元興奮性無影響,提示左乙拉西坦可能選擇性地抑制癲癇樣突發放電的超同步性和癲癇發作的傳播。左乙拉西坦在濃度高至10uM時,對多種已知受體無親和力,如苯二氮類、GABA、甘氨酸、NMDA、再攝取位點和第二信使系統。體外試驗顯示左乙拉西坦對神經元電壓門控的鈉離子通道或T-型鈣電流無影響。左乙拉西坦並不直接易化GABA能神經傳遞,但研究顯示對培養的神經元GABA和甘氨酸門控電流負調節子活性有對抗作用。在大鼠腦組織中發現了左乙拉西坦的可飽和的和立體選擇性的神經元結合位點

毒理研究

遺傳毒性:左乙拉西坦Ames試驗、CHO/HGPRT基因座哺乳動物細胞基因突變試驗、CHO細胞染色體畸變試驗、小鼠微核試驗結果均為陰性。左乙拉西坦水解產物和主要人體代謝物Ames試驗、小鼠淋巴瘤試驗結果均為陰性。生殖毒性:在劑量高達1800mg/kg/天[按mg/m2或暴露量(AUC)推算相當於人最高推薦劑量(MRHD)3000mg的6倍]時,未見對雄性或雌性大鼠生育力或生殖行為的不良影響。在動物試驗中,左乙拉西坦在相似於或高於人體治療劑量時可產生髮育毒性。妊娠大鼠在器官形成期給藥,劑量為3600mg/kg/天(以mg/m2推算相當於MRHD的12倍)時,可見胎仔體重降低和胎仔骨骼變異發生率增加。發育毒性的無影響劑量為1200mg/kg/天,該試驗中未見母體毒性。妊娠家兔在器官形成期給藥,劑量為≥(greaterthanorequalto)600mg/kg/天(以mg/m2推算相當於MRHD的4倍)時,可見胚胎-胎仔死亡率增加,胎仔骨骼異常發生率增加;在劑量為1800mg/kg/天(按mg/m2推算相當於MRHD的12倍)時,可見胎仔體重降低,胎仔畸形發生率增加,並可見母體毒性。發育毒性的無影響劑量為200mg/kg/天。雌性大鼠在妊娠和哺乳期間給藥,在劑量為≥(greaterthanorequalto)350mg/kg/天(按mg/m2推算相當於MRHD)時,可見胎仔骨骼異常、出生前和/或出生後生長遲滯;在劑量為1800mg/kg/天(按mg/m2推算相當於MRHD的6倍)時,可見幼仔死亡率增加和子代行為異常;該試驗中發育毒性的無影響劑量為70mg/kg/天,未見明顯的母體毒性。大鼠在妊娠第3期和整個哺乳期給藥,劑量至1800mg/kg/天(按mg/m2推算相當於MRHD的6倍),未見對發育和母體的不良影響。致癌性:大鼠摻食法給予左乙拉西坦104周,劑量為50、300和1800mg/kg/天(高劑量按mg/m2或暴露量推算相當於MRHD的6倍),未見致癌性。小鼠摻食法給予左乙拉西坦80周,劑量為60、240和960mg/kg/天(高劑量按mg/m2或暴露量推算相當於MRHD的2倍),未見致癌性。但由於給藥劑量較低,未能充分評估對該動物種屬的潛在致癌性。

藥代學

左乙拉西坦是極易於溶解和具有高度滲透性化合物。呈線性代謝,個體內和個體間差異小。多次給藥不影響其清除率。本品沒有性別、種族差異性和生理節奏差異。本品的藥代動力學研究顯示,健康志願者和病人的藥代動力學數據具有可比性。由於左乙拉西坦的吸收完全性和線性關係,其血藥濃度可以根據口服劑量mg/kg進行預測,因而沒有必要對左乙拉西坦的進行血藥濃度監控。成人及兒童患者的唾液和血藥濃度顯示有顯著的相關性(服用本品片劑或本品液體製劑4小時後,唾液/血液藥物濃度比是1-1.7)。成人和青少年吸收:左乙拉西坦經口服後迅速吸收,口服絕對生物利用度接近100%。給藥1.3小時後血藥濃度達峰,如果每日給藥2次,2天后達到穩態坪濃度,如果單劑量為1000mg及1000mg,每日2次,典型的峰濃度為31和43ug/mL。吸收時間與劑量無關,攝取食物不影響吸收速度。分布:目前沒有人體組織分布的數據。無論是左乙拉西坦還是其主要代謝產物均不易與血漿蛋白結合(<10%)。分布容積為0.5-0.7L/kg,接近人體水容積。生物轉運:左乙拉西坦在人體內並不廣泛分解,主要代謝途徑是通過水解酶的乙醯胺化(給藥劑量的24%)。主要代謝產物UCBL057並不由肝色素P450轉運體系轉化而來。體內大部分組織包括血細胞均可測定乙醯胺基團水解物。代謝產物UCBL057無藥理活性。2個少量代謝的途徑也已經確定,一個是羥化吡咯烷途徑(給藥劑量的1.6%),另外是吡咯烷基團開環,大約占劑量的0.9%。其他不能夠確定的代謝途徑的代謝產物占給藥劑量的0.6%。體外試驗數據表明,無論是左乙拉西坦還是其主要代謝物均無首過效應。體外試驗數據表明左乙拉西坦和其主要代謝產物並不抑制肝色素P450異構(CYP3A4,2A6,2X8/9/10,2C19,2D6,2E1和1A2)葡萄糖醛轉移酶(UGT1*6,UGT1*1和UGT[pI6.2]和環氧化物羥基酶活性。此外,左乙拉西坦在體外試驗表明不影響丙戊酸的葡萄糖醛化。在人體肝細胞組織中,左乙拉西坦不產生酶誘導作用。因而,本品和其他物質共同套用,通常不會產生相互作用,反之亦然。消除:成人血漿半衰期:7±1小時,並不因給藥劑量不同、給藥途徑不同或者重複給藥而更改。平均體內總清除率為0.96mL/min/kg。藥物主要從尿液中排泄,約為劑量的95%(大約93%在48小時內排泄)。從糞便內排泄的藥物僅僅占0.3%。在開始給藥的48小時內,累計左乙拉西坦和其代謝產物的排泄率分別為給藥劑量的66%和24%。左乙拉西坦和UCBL057腎臟清除率分別為0.6和4.2mL/min/kg,這表明左乙拉西坦通過腎小球濾過後經腎小管重吸收後排除,主要代謝產物也是通過腎小管分泌和腎小球濾過消除。左乙拉西坦的消除率和肌老年病人:老年患者左乙拉西坦的半衰期大約延長了40%(10-11小時)。這與腎臟功能下降有關。兒童(4-12歲)單劑量給藥(20mg/kg)的左乙拉西坦血漿半衰期為6.0小時(6-12歲)。其表觀清除率(體重調節後)約比癲癇成人高30%。童(4-12歲)重複口服(20-60mg/kg/日)後,左乙拉西坦迅速吸收。用藥後0.5-1小時達峰濃度。峰濃度及曲線下面積呈線性,並與劑量成比例增加。清除半衰期為5小時,表觀體內清除率的約為1.1mL/min/kg。嬰兒和幼兒(1個月到4歲):單劑量給予10%口服溶液量(20mg/kg)後,兒童患者(1個月到4歲)吸收迅速。給藥1小時後血藥達峰。藥代動力學數據顯示其半衰期(5.3小時)短於成人(7.2小時),嬰幼兒的表觀體內清除率(1.5mL/min/kg)快於成人(0.96mL/min/kg)。主要代謝產物UCBL057量,兒童低於成人。腎功能損害患者:其左拉西坦和主要代謝產物的體內清除率取決於肌酐清除率。因此,中度或者重度腎功能不全的病人建議根據肌酐清除率調整每日維持劑量。在腎病晚期無尿症病人中,由於進行透析間期和透析期內,成人藥物的血漿半衰期分別為25和3.1小時。在4小時的透析過程中,51%左乙拉西坦被分級去除。肝功能損害:在中輕度肝損的病人中,左乙拉西坦的清除率沒有相應的變化。大部分嚴重肝功損患者左乙拉西坦的清除率下降幅度大於50%,其主要原因是合併腎功能受損。

貯藏

室溫(25°C或以下)貯藏

包裝

有效期

24個月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