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科

工科

工科(工程學)是指如計算機、信息、通信、電子、機械、建築、水利、汽車等研究套用技術和工藝的學問。工程學或工學即套用科學和技術的原理,來解決問題。工程師通過想像,判斷和推理,將科學、技術、數學和實踐經驗套用到設計、製造、對象或程式的操作中。在學校中,將自然科學原理套用至工業、農業各個生產部門所形成的諸多工程學科也稱為工科或工學。國內工科特色較突出的高校有:清華大學、浙江大學、上海交大、哈工大、華中科技大學、天津大學等。

基本信息

套用

工科是套用數學、物理學、化學等基礎科學的原理,結合生產實踐所積累的技術經驗而發展起來的學科。代表性的學科有土建類、水利類、電工類、電子信息類、熱能核能類、儀器儀表類、化工製藥類等等。工科的培養目標是在相應的工程領域從事規劃、勘探、設計、施工、原材料的選擇研究和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主要是要培養實際套用能力的工作人員。以上所述主要指傳統工科,此外還有新型工科。新型工科是指為適應高技術發展的需要而在有關理科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學科。

專業設定

1、實用技術類 (包括計算機網路工程與管理、建築裝飾設計與工程、信息與多媒體技術等)

2、公安學類 (包括偵查學、刑事偵察、經濟犯罪偵察等)

3、職業技術教育類 (包括園藝教育、水產養殖教育、勞動技術教育等)

4、數學類 (包括信息與計算科學、信息科學、醫學信息學等)

5、物理學類 (包括套用物理學、聲學、物理學教育等)

6、化學類 (包括化學、套用化學、化學教育等)

7、生物科學類 (包括生物科學、生物技術、微生物套用技術等)

8、天文學類 (包括天文學等)

9、地質學類 (包括地質學等)

10、地理科學類 (包括地理科學、資源環境與城鄉規劃管理、地理學等)

11、地理物理學 (包括地球物理學)

12、大氣科學類 (大氣科學、套用氣象學、氣象預報等)

14、力學類 (包括理論與套用力學)

15、電子信息科學類 (包括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微電子學、光電技術套用等)

16、材料科學學類 (包括材料物理、材料化學)

17、環境科學類 (包括環境科學、生態學)

18、心理學類 (包括心理學、套用心理學、心理諮詢)

19、統計學類 (包括統計科學、電算化會計與統計、統計與會計等)

20、系統科學類 (包括系統理論、系統工程)

21、地礦類 (包括採礦工程、石油工程資源勘查工程、黃金地質勘察與管理等)

22、材料類 (包括冶金工程、化學裝潢材料及套用、寶石學等)

23、機械類 (包括工業設計、化工設備與機械、飛機及發動機維修等)

24、儀器儀表類 (包括自動化儀表及套用、醫用電子儀器、測繪儀器等)

25、能源動力類 (熱能與動力工程、製冷低溫技術、採暖與通風等)

26、電氣信息類(包括自動化、計算機軟體、移動通信等)

27、土建類 (包括建築學、城市規劃、土木工程等)

28、水利類 (水利水電工程、港口航道與海岸工程、水電站動力設備等)

29、測繪類 (測繪工程、測量工程、環境治理工程等)

30、環境與安全類 (環境工程、室內環境控制工程、安全技術等)

31、化工與製藥類 (製藥工程、化學工程、精細化工等)

32、交通運輸類 (交通工程、飛行技術、鐵道運輸等)

33、海洋工程類 (包括船舶與海洋工程)

34、輕工紡織食品類(紡織工程、服裝設計與工程、電子出版等)

35、航空航天類 (包括飛行器動力工程、航天測控工程、空間工程等)

36、武器類 (探測制導與控制技術、彈藥工程、軍械儲存與管理等)

37、工程力學類 (包括工程力學、工程結構分析)

38、生物工程類 (包括生物工程)

39、農業工程類 (包括農業機械化及其自動化、農業電氣化與自動化、農業工程等)

40、林業工程(包括森林工程、木材加工、森林防火等)

41、公安技術類 (包括刑事科學技術、消防工程、刑偵技術等)

42、植物生產類 (包括農學、花卉、種植養殖等)

43、草業科學類 (包括商品花卉、園林花卉技術、種子種苗等)

44、森林資源類 (包括林學、森林生態旅遊、生態旅遊管理等)

45、環境生態類 (包括園林、風景園林、環境保護等)

46、動物生產類 (包括動物科學、經濟動物、養殖技術等)

47、動物醫學 (包括動物衛生檢驗、畜牧獸醫、動植物檢疫等)

48、水產類 (包括水產養殖學、名特水產養殖、資源與漁政管理等)

49、基礎醫學類 (包括基礎醫學)?

50、預防醫學類 (包括預防醫學、衛生檢驗、婦幼衛生等)

51、臨床醫學與醫學技術類 (包括美容醫學、醫學檢驗、高級助產等)

52、口腔醫學類 (包括口腔醫學、口腔修復工藝學等)

53、法醫學類 (包括法醫學)

54、護理學類 (包括護理學、高級護理、中西藥結合護理等)

55、農業經濟管理類 (包括農業經濟管理、林業經濟管理、鄉鎮建設與管理)

歷史沿革

1956年的大學只包括多科性工科大學,所以西北工業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理工大學、南京理工大學、國防科技大學、同濟大學等不在此列。現在很多大學都發展了多種學科。當時不錯的多科性工科大學,還有重慶大學、已經併入四川大學的成都科技大學等校。

民國時期

民國時期,交通大學和北洋大學是中國的兩大工科大學,其中,北洋大學是中國第一所工科大學,在清末是最輝煌的時候,走出了許多傑出人物,到二十年代以後衰落。而在此時,交通大學興起;交通大學主要有兩支(共三支),一支是唐山路礦學堂,即唐山交通大學、交通大學唐山分校,在清末民初相當輝煌,培養了許多傑出人物;一支是上海南洋大學,即交通大學滬校,在三十年代達到最為輝煌時期(南洋公學和交通大學有相當的淵源,但卻是性質完全不同的學校,南洋公學不是工科學校,而是當時著名的三大留學預備學堂之一)。

民國以後

民國以後,綜合性大學也開始創辦工科,包括中央大學、清華大學、浙江大學、北京大學、武漢大學、中山大學等校都設立工學院;尤以中央大學工學院最為卓著,在三四十年代為全國工科的最高學府,當時全國名校聯考,主流的考生,即2/3以上的學生都以該校為第一志願,而以北大、清華、南開合併組建的西南聯合大學、浙江大學、武漢大學等名校為第二或第三志願,其中尤以工學院為最熱門,後來出了十餘位美國國家工程院院士。

建國後

到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先後在1952年和1956年後進行了兩次主要的院系調整,其中1952年為最大,院系調整中誕生了許多新的大學,特別是專門大學和多科性工科大學,專門大學如以土木建築為特色的單科性工科大學同濟大學,以航空航天為特色的單科性工科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在新創建的多科性工科大學中,以四大工學院最為著名,即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

北洋大學在1951年時改名為天津大學。北洋大學在20世紀是相當有名的大學,在三十年代以後歷經磨難,一度停校,改名為天津大學後有所充實。

唐山交通大學演變為西南交通大學。

交通大學上海分校分為西安交通大學和上海交通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升格為當時和清華大學並列的兩大最重點的工科大學之一。

中央大學在1949年時改名為南京大學,1952年,以南京大學工學院半余系科為基礎創建南京工學院,南京工學院為當時南方第一工科大學,到八十年代改名為東南大學。

交通大學則在1956年時一分為二,由於大部分學科都前往西安,所以西安交通大學是當時最頂尖的工科大學之一;而上海交通大學則一直勢力比較單薄,直到經過八九十年代的重點建設,尤其是九十年代後半期以後的快速發生,才重新躋身一流大學行列。

老浙江大學在民國時期是以文理為最強勢學科的綜合性大學,1952年院系調整後,成為了一所工科性大學,其工科實力也僅剩原來的七分之二,遠遜色於哈爾濱工業大學、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天津大學等工科強校,但是在八九十年代以後重新崛起,成為最頂尖的工科大學之一,工科實力僅次於清華大學,直至合併同根同源的杭州大學、浙江農業大學、浙江醫科大學,成為頂尖的綜合性大學。

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是以解放後創辦的大連大學工學院(此大連大學有別於現在的大連大學)為基礎演化而來。

華中工學院是1952年以武漢大學等多所大學工學院合併組建的,以後改名為華中理工大學,在八十年代就脫穎而出,發展相當出色,後來和同濟醫科大學等合併,改名為華中科技大學。

華南工學院是1952年以中山大學等多所大學工學院合併組建的,以後改名為華南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的前身是中南工業大學、湖南醫科大學等校。湖南醫科大學淵於湘雅醫學院,民國有“北協和、南湘雅”之稱。

理工有別

理科是自然科學的理論研究;工科是自然科學在工程的套用。一個純理論,一個面向套用。北京大學的理科全國第一,而清華大學的工科全國第一。

比較特殊的是,計算機專業內部也分為理科方向和工科方向,理科方向也叫計算機科學,主要研究算法複雜度、程式設計語言原理、數據挖掘、形式語言與自動機理論、計算機體系結構;工科方向也叫計算機技術,主要研究圖形圖像處理、軟體工程、軟體體系結構、作業系統、資料庫等等。

人們總把理工合到一起說,是為了與文、農、醫相區別。文、理、工、農、醫是高校的五大重要基礎領域。

培養計畫

“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簡稱“卓越計畫”),是貫徹落實《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和《國家中長期人才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項目,也是促進中國由工程教育大國邁向工程教育強國的重大舉措。

該計畫就是要培養造就一大批創新能力強、適應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的高質量各類型工程技術人才,為國家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和人才強國戰略服務。

截止2010年,中國開設工科專業的本科高校1003所,占本科高校總數的90%;高等工程教育的本科在校生達到371萬人,研究生47萬人。該計畫對促進高等教育面向社會需求培養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養質量具有十分重要的示範和引導作用。

“卓越計畫”具有三個特點:

一是行業企業深度參與培養過程;

二是學校按通用標準和行業標準培養工程人才;

三是強化培養學生的工程能力和創新能力。

培養卓越工程師後備人才,要堅持面向工業界、面向世界、面向未來。面向工業界,就是要主動適應工業界的需求,為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發展服務,為國家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服務。

面向世界,就是要服務“走出去”戰略,為工業界開拓國際市場提供源源不斷的具有國際競爭能力的工程技術人才。

面向未來,就是要有戰略眼光和前瞻意識,培養能夠滿足未來發展需要、能夠適應和引領未來工程技術發展方向的工程師。

教育部在五個方面採取措施推進該計畫的實施:

一是創立高校與行業企業聯合培養人才的新機制,企業由單純的用人單位變為聯合培養單位,高校和企業共同設計培養目標,制定培養方案,共同實施培養過程。

二是以強化工程能力與創新能力為重點改革人才培養模式。在企業設立一批國家級“工程實踐教育中心”,學生在企業學習一年,“真刀真槍”做畢業設計。

三是改革完善工程教師職務聘任、考核制度。高校對工程類學科專業教師的職務聘任與考核要以評價工程項目設計、專利、產學合作和技術服務為主,優先聘任有在企業工作經歷的教師,教師晉升時要有一定年限的企業工作經歷。

四是擴大工程教育的對外開放。國家留學基金優先支持師生開展國際交流和海外企業實習。

五是教育界與工業界聯合制訂人才培養標準。教育部與中國工程院聯合制訂通用標準,與行業部門聯合制訂行業專業標準,高校按標準培養人才。參照國際通行標準,評價“卓越計畫”的人才培養質量。

教育部關於批准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的通知

教高函7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教育廳(教委),計畫單列市教育局,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教育局,部屬各高等學校:

為貫徹落實黨的十七大提出的走中國特色新型工業化道路、建設創新型國家、建設人力資源強國等戰略部署和《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年)》,我部聯合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共同在有關高校中組織實施“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現該計畫已正式啟動。

在有關高校提出申請、專家組對其提交的實施方案進行論證的基礎上,經審核,現批准清華大學等61所高校為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實施高校,具體名單見附屬檔案。

請上述61所高校按照相關檔案要求和本校方案,精心籌劃,周密安排,做好計畫的實施工作。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

二〇一〇年六月十三日

附屬檔案

第一批“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畫”高校名單

清華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郵電大學 華北電力大學 北京化工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石油化工學院 天津大學 燕山大學
太原理工大學 大連理工大學 吉林大學
哈爾濱工業大學 哈爾濱工程大學 黑龍江工程學院
同濟大學 上海交通大學 華東理工大學
東華大學 上海大學 上海工程技術大學
上海電力學院 東南大學 河海大學
江南大學 江蘇大學 南京工業大學
南京工程學院 浙江大學 浙江工業大學
浙江科技學院 寧波工程學院 合肥工業大學
合肥學院 福州大學 福建工程學院
南昌大學 山東大學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山東理工大學 鄭州大學 華中科技大學
武漢理工大學 中南大學 湖南大學
湖南工程學院 華南理工大學 汕頭大學
東莞理工學院 四川大學 西南交通大學
成都信息工程學院 西安交通大學 長安大學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西北工業大學 西安理工大學
西安建築科技大學 瀋陽建築大學

學校排名

中國概況

以前有一個50年中國大陸地區大學排行榜,現在中國是一個講究功用的國家、講究實用的社會,同樣看看五十年全國工科大學排行榜的情況。

1956年前後

1、清華大學

2、哈爾濱工業大學

3、南京工學院(東南大學)

4、西安交通大學

5、天津大學(原北洋大學)

6、華中工學院(華中科技大學)

7、華南工學院(華南理工大學)

8、大連工學院(大連理工大學)

9、浙江大學

10、上海交通大學

2010中國大學工學前60名

名次 等級 校名

1 A++ 清華大學

2 A++ 浙江大學

3 A++ 上海交通大學

4 A++ 哈爾濱工業大學

5 A++ 天津大學

6 A++ 華中科技大學

7 A+ 西安交通大學

8 A+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9 A+ 東南大學

10 A+ 華南理工大學

11 A+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12 A+ 大連理工大學

13 A 西北工業大學

14 A 吉林大學

15 A 中南大學

16 A 武漢大學

17 A 北京理工大學

18 A 同濟大學

19 A 四川大學

20 A 北京大學

21 A 山東大學

22 A 重慶大學

23 A 南京大學

24 A 華東理工大學

25 A 北京科技大學

26 A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27 A 湖南大學

28 A 東北大學

29 B+ 電子科技大學

30 B+ 西安電子科技大學

31 B+ 復旦大學

32 B+ 南京理工大學

33 B+ 武漢理工大學

34 B+ 北京化工大學

35 B+ 西南交通大學

36 B+ 北京交通大學

37 B+ 中國礦業大學

38 B+ 東華大學

39 B+ 上海大學

40 B+ 中山大學

41 B+ 南開大學

42 B+ 北京工業大學

43 B+ 江南大學

44 B+ 燕山大學

45 B+ 河海大學

46 B+ 南京工業大學

47 B+ 浙江工業大學

48 B+ 哈爾濱工程大學

49 B 中國石油大學(華東)

50 B 福州大學

51 B 北京郵電大學

52 B 廈門大學

53 B 合肥工業大學

54 B 鄭州大學

55 B 北京師範大學

56 B 華北電力大學

57 B 中國石油大學(北京)

58 B 江蘇大學

59 B 中國農業大學

60 B 蘇州大學

世界大學工科50強

從全世界的角度看,工科是發源於歐美地區。最初英國開始工業革命之後,工科就在英國的一些大學開始出現。而工科專業作為單獨一個大類出現則是在1909年的美國,當時美國東部的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創立了工業工程這一學科,並組建了工程學院。目前看來,世界大學工科前50名中,有一半以上在美國。

世界大學工科50強
排名 學校中文名稱 學校英文名(簡寫) 所屬國家/地區
1 麻省理工學院 MIT 美國
2 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 UC Berkeley 美國
3 史丹福大學 Stanford 美國
4 牛津大學 Oxford 英國
5 加州理工學院 Cal-Tech (CIT) 美國
6 帝國理工學院 ICST 英國
7 普林斯頓大學 Princeton 美國
8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 Penn State(PSU) 美國
9 洛桑理工學院 LIT 瑞士
10 喬治亞理工學院 GIT(GT) 美國
11 德克薩斯大學奧斯丁分校 U-Texas Austin 美國
12 康奈爾大學 Cornell 美國
13 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 UCLA 美國
14 劍橋大學 Cambridge 英國
15 卡內基梅隆大學 CMU 美國
16 多倫多大學 UT 加拿大
17 哈佛大學 Harvard 美國
18 京都大學 Kyoto 日本
19 密西根大學安娜堡分校 U-Michigan Ann Arbor 美國
20 國立台灣大學 NTU 台灣
21 伊利諾伊大學厄本那香檳分校 UIUC 美國
22 曼徹斯特大學 Manchester 英國
23 不列顛哥倫比亞大學 UBC 加拿大
24 德州農工大學 TAMU 美國
25 香港科技大學 HKUST 香港
26 西雅圖華盛頓大學 UW Seattle 美國
27 普渡大學 Purdue 美國
28 蘇黎世瑞士聯邦理工學院 SFIT 瑞士
29 南洋理工大學 NTU 新加坡
30 俄亥俄州立大學 Ohio State (OSU) 美國
31 巴黎第六大學 PMCU 法國
32 加州大學聖迭戈分校 UCSD 美國
33 慕尼黑工業大學 MIU 德國
34 南加州大學 USC 美國
35 都靈理工學院 PdT 義大利
36 莫納什大學 Monash 澳大利亞
37 威斯康辛大學麥迪遜分校 UWM 美國
38 西北大學 Northwestern 美國
39 香港理工大學 HKPU 香港
40 加州大學聖塔芭芭拉分校 UCSB 美國
41 明尼蘇達大學雙城分校 U-Minn 美國
42 清華大學 Tsinghua 中國
43 倫斯勒理工學院 RPI 美國
44 韓國先進科學學院 SKAIS 韓國
45 魯汶大學 KUL 比利時
46 馬里蘭大學 Maryland 美國
47 維吉尼亞理工大學 Va-Tech 美國
48 以色列理工學院 TⅡT 以色列
49 賓夕法尼亞大學 U-Penn 美國
50 伍斯特理工學院 WPI 美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