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

工業和信息化部2018年12月29日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明確提出將以加快企業外網路和企業區域網路絡建設與改造為主線,以構築支撐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互聯互通的網路基礎設施為目標,以企業網路套用創新和傳統產業升級為牽引,著力構建網路標準體系、加強技術引導,著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標桿網路、創新網路套用,著力建設標識解析體系、拓展標識套用,著力完善網路創新環境,規範發展秩序,加快培育網路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到2020年,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頂層設計,初步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

基本信息

發布

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印發《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的通知
工信部信管〔2018〕301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及計畫單列市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局,中國電信集團有限公司、中國移動集團有限公司、中國聯合通信集團有限公司,各有關單位:
現將《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附屬檔案: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與推廣指南
工業和信息化部
2018年12月29日

全文

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及推廣指南
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是構建工業環境下人、機、物全面互聯的關鍵基礎設施,通過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可以實現工業研發、設計、生產、銷售、管理、服務等產業全要素的泛在互聯,對於促進工業數據的開放流動與深度融合、推動工業資源的最佳化集成與高效配置、支撐工業套用的創新升級與推廣普及具有重要意義。為貫徹落實《國務院關於深化“網際網路+先進制造業”發展工業網際網路的指導意見》,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基礎設施建設及推廣,制定本指南。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發展,以加快企業外網路和企業區域網路絡建設與改造為主線,以構築支撐工業全要素、全產業鏈、全價值鏈互聯互通的網路基礎設施為目標,以企業網路套用創新和傳統產業升級為牽引,著力構建網路標準體系、加強技術引導,著力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標桿網路、創新網路套用,著力建設標識解析體系、拓展標識套用,著力完善網路創新環境,規範發展秩序,加快培育網路新技術、新產品、新模式、新業態,有力支撐製造強國和網路強國建設。
(二)工作目標
到2020年,形成相對完善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頂層設計,初步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基礎設施和技術產業體系。一是建設滿足試驗和商用需求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標桿網路,初步建成適用於工業網際網路高可靠、廣覆蓋、大頻寬、可定製的支持網際網路協定第六版(IPv6)的企業外網路基礎設施;建設一批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區域網路標桿網路,形成企業區域網路絡建設和改造的典型模式,完成100個以上企業區域網路絡建設和升級。二是建成集成網路技術創新、標準研製、測試認證、套用示範、產業促進、國際合作等功能的開放公共服務平台;建成一批關鍵技術和重點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實驗環境,建設20個以上網路技術創新和行業套用測試床,初步形成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創新基地。三是形成先進、系統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技術體系和標準體系,在網路領域建成一批工業網際網路套用創新示範項目,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改造評估認證機制,構建適應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的網路技術產業生態。四是初步構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建設一批面向行業或區域的標識解析二級節點以及公共遞歸節點,制定並完善標識註冊和解析等管理辦法,標識註冊量超過20億。
二制定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
工業和信息化部會同國家標準化管理機構加強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體系的頂層設計和統籌協調,充分發揮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及工業、電子信息、通信等領域標準化機構和行業協會優勢,依託企業、科研機構和高校等加快研製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積極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在企業中的套用與推廣。
(一)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體系。一是制定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通用需求、網路架構、通信協定、關鍵接口等總體性標準,時間敏感網路(TSN)、工業無源光網路(PON)、工業軟體定義網路(SDN)、無線專網等新型網路技術標準,以及針對垂直行業的特色網路套用技術標準。二是制定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服務標準,進一步規範網路服務提供商的服務流程與服務質量。三是制定企業外網、區域網路及相互間的互聯互通規範,構建公平、有序、開放的網路互聯互通環境。
(二)完善標識解析技術標準。一是制定標識解析整體架構、數據管理、分散式註冊、可信解析、多源異構信息管理、標識數據互操作等關鍵技術標準。二是搭建規模性的基礎技術創新與試驗驗證環境,打造安全可控的標籤、讀寫器、中間件等標識存取關鍵軟硬體設備,提供標識註冊、標識解析、標識搜尋等關鍵技術測試驗證服務。
(三)形成網路標準制定與推廣機制。一是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建立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協同推進機制。二是建立一批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新技術標準符合性試驗驗證系統,開發和推廣網路測試測量工具。三是針對重點行業或重點區域,組織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準的宣貫培訓。四是支持企業和科研機構積極參與國際標準的研製,建立與國際標準化組織、主流開源項目的對標機制,加快國際標準的國內轉化。五是開展網路標準相關專利等智慧財產權的研究,加強智慧財產權的布局和保護,提高網路標準專利的知識普及。
三、打造工業網際網路標桿網路
以基礎電信企業和相關科研機構為主體,加快建設面向商用和面向試驗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外網標桿網路。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組織和支持重點行業、典型企業打造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區域網路標桿網路。
(四)建設企業外網標桿網路。一是充分利用科研機構既有和正在建設的各類試驗網路網路資源,構建面向試驗的標桿網路,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及套用的研究、試驗、驗證和試點示範。二是鼓勵和支持基礎電信企業推進網路技術研究和基礎設施建設,開展IPv6網路改造,打造面向實際套用的標桿網路,支撐成熟可商用的工業網際網路套用。三是打造支撐企業上雲時企業網路與雲之間的網路接入典型解決方案,形成企業上雲“最後一公里”的網路模板。四是支持工業網際網路套用從試驗平面向實用平面的安全平滑遷移。
(五)打造企業區域網路標桿網路。一是支持企業建設基於TSN、工業PON等關鍵網路技術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區域網路標桿網路,形成不同網路技術在企業區域網路部署的參考模板。二是支持企業針對典型行業需求和不同企業規模,建設垂直行業企業區域網路標桿網路,樹立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重點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企業區域網路絡樣板。
四、推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改造與套用
發揮產業聯盟和各行業協會的平台紐帶作用,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積極組織協調推動工業企業網路化改造和網路套用創新。
(六)推進傳統企業網路化改造。一是支持企業開展針對既有生產設備與系統的網路化二次開發,推動“接口開放、機器上網”,擴大網路覆蓋範圍和終端連線數量。二是加快企業區域網路絡的IPv6改造進程,不斷最佳化企業區域網路絡架構,提升網路服務能力。三是支持企業參照標桿網路開展企業網路建設和改造,將生產性網路的改造納入中小企業扶持政策範疇。四是支持高性能、高靈活、高安全隔離的新型企業專線套用,推進企業內外網路互聯互通,協調推進基礎電信企業與能源、交通、工業製造等重點垂直行業的網路與業務對接,打通企業內外網路之間的信息通道。
(七)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套用創新。一是充分發揮企業、高校、科研院所、產業聯盟作用,開展基於IPv6、標識解析等網路技術的套用創新,繁榮工業網際網路網路上的套用生態。二是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套用示範,培育新業態與新模式。三是鼓勵企業依託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環境,改造傳統生產流程、最佳化組織模式,提升生產效率,促進產業升級。
五、構建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體系
工業和信息化部推動建立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管理機制,地方通信管理部門與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加強工作協同,依託相關行業協會、骨幹工業企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基礎電信企業、標識研究機構及高等院校加快建設各級服務節點。
(八)建立標識解析管理機制。針對標識註冊服務規範和標識解析節點運行要求,制定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管理辦法,建設一批面向重點行業或區域的二級服務節點運營機構,建立國際根節點、國家頂級節點、二級及以下其他服務節點的建設和運營的統籌協調機制。
(九)建設各級標識解析節點。一是建設和運營國家頂級節點,提供頂級域解析服務,與國內外各主要標識解析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形成備案、監測等公共服務能力。二是選擇汽車、機械製造、新材料、能源化工、生物醫藥、高端裝備等領域,建設和運營一批標識解析二級節點。
六、拓展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套用
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組織和推動典型工業企業、信息化服務提供商、基礎電信企業、標識研究機構和高等院校等開展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套用創新,加強標識技術產品研發。
(十)推動標識解析集成創新套用。一是加快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集成創新,開展基於標識解析服務的關鍵產品追溯、供應鏈管理、智慧型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等創新套用,形成一批有較強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解析先導套用模式。二是建立標識解析服務提供商名錄,實現標識解析服務資源池和標識解析套用需求池對接,打通供需對接渠道。
(十一)提升標識解析技術產業能力。一是打造標識解析創新開源社區,匯聚科研機構和企業等的研發資源,加強前沿技術領域共創共享,推進標識解析核心軟硬體產品。二是結合區域性產業特色與資源優勢,圍繞標識解析產業上下游的關鍵技術、核心裝置、系統軟體、集成套用等環節,打造一批具有競爭力的龍頭企業,形成聚集基礎研究、技術研發、服務支持、套用推廣、產業化、教育培訓、投融資等各環節的產業生態。
七、創建網路發展環境
以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為依託,加快建設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組織開展面向先進技術和重點行業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技術與套用測試床建設。
(十二)建設網路創新公共服務平台。一是依託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組織各方力量,建設創新領先、開放共享的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創新公共服務平台,實現對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技術創新、標準研製、測試認證、套用示範、產業促進、人才培育、國際合作等方面的全方位支撐。二是強化公共服務平台和產業聯盟對中小企業的支持力度,為中小企業與產業鏈各方合作提供便利條件。三是加強對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和標識解析等核心技術、運營機制、套用模式的培訓,組織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創新大賽,加快工業網際網路網路人才隊伍建設。
(十三)建設網路技術與套用測試床。一是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校,針對5G、窄帶物聯網(NB-IoT)、軟體定義網路(SDN)、網路虛擬化(NFV)、TSN、邊緣計算等新型網路技術,聯合建設10個以上網路技術測試床,開展基礎通用關鍵技術、標準、設備、解決方案的研製研發、試驗測試等工作。二是支持企業、科研機構、高校合作,在汽車、航空航天、石油化工、機械製造等重點行業,建設10個以上垂直行業網路化改造和標識解析套用測試床。
八、規範網路發展秩序
工業和信息化部加強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與套用相關的網路地址、頻譜資源的規劃和管理,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監測評估機制。地方工業和信息化主管部門、通信管理部門指導企業落實網路安全要求,統計報送地方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情況;支持工業網際網路產業聯盟等第三方機構積極開展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宣傳推廣工作。
(十四)加強網路資源管理和安全保障。一是推動在工業網際網路領域落實IPv6地址編碼規劃方案,建立工業網際網路IPv6地址申請、分配、使用、備案管理體制。二是加強頻率資源管理和統籌,研究制定工業網際網路頻率使用指南,做好5G系統實驗的基站與衛星地球站干擾協調、電台執照許可工作,依法做好工業網際網路專用頻率的干擾保護。三是指導相關企業在進行網路化改造的同時落實網路安全標準相關要求,提升標識解析頂級節點,二級節點的安全防護能力。四是進行工業網際網路設備進網管理制度研究,組織開展聯網設備檢測。
(十五)加強網路發展監測和宣傳推廣。一是探索建立工業網際網路網路運行監測體系,逐步開展工業網際網路外網和企業區域網路發展情況的動態監測,定期發布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發展報告。二是組織編制工業網際網路網路建設與改造優秀案例,通過組織大型峰會、高峰論壇、現場會、成果發布會、巡講團等形式,加強對工業網際網路網路、標識解析領域相關成果和典型經驗的推廣,提升產業和企業對工業網際網路網路的認知。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