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布劍

工布劍

歐冶子所鑄名劍。

詳細解釋

工布劍工布劍

楚王命令風鬍子到越地去,尋找歐冶子,叫他製造寶劍。於是歐冶子走遍江南名山大川,尋覓能夠出鐵英、寒泉和亮石的地方,只有這三樣東西都具備了,才能鑄制出利劍來。最後他來到了龍泉的秦溪山旁,發現在兩棵千年松樹下面有七口井,排列如北斗,明淨如琉璃,冷澈入骨髓,實乃上等寒泉,就鑿池儲水,即成劍池。

歐冶子又在茨山下採得鐵英,拿來煉鐵鑄劍,就以這池裡的水淬火,鑄成劍坯,可是沒有好的亮石可以磨劍,歐冶子又爬山越水,千尋萬覓,終於在秦溪山附近一個山岙里,找到亮石坑。發覺坑裡有絲絲寒氣,陰森逼人,知道其中必有異物。於是焚香沐浴,素齋三日,然後跳入坑洞,取出來一塊堅利的亮石,用這兒水慢慢磨製寶劍。

經兩年之久,終於鑄劍三把:第一把叫做"龍淵",第二把叫"泰阿",第三把叫"工布"。這些寶劍彎轉起來,圍在腰間,簡直似腰帶一般,若乎一松,劍身即彈開,筆挺筆直。若向上空拋一方手帕,從寶劍鋒口徐徐落下,手帕即分為二。斬銅剁鐵,就似削泥去土,之如此,皆因取此鐵英煉鐵鑄劍,取這池水淬火,取這山石磨劍之故。

楚王見劍大喜,乃賜此寶地為"劍池湖",唐乾元二年此地置縣就以第一把寶劍為縣名,叫"龍淵縣",因避唐高祖名諱"淵"字,改叫"龍泉",一直叫到今天。為了紀念龍泉寶劍鼻祖歐冶子,後人在劍池湖建了"劍池亭"和"歐冶子將軍廟",成了一方千年古蹟。

此劍為歐冶子及干將為楚王所鑄,劍"釽從文起,至脊而止,如珠不可衽,文若流水不絕。"(《越絕書.外傳記寶劍》)釽,劍身上的飾物。指劍紋如流水至柄至尖連綿而不斷。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