崛圍山風景區

崛圍山風景區

崛圍山風景區。位於山西太原市市區西北24公里處。該景區各景點各具特色,進出道路便利,景區附近小灘、名吃具有山西特點和風味,極有吸引力。

基本信息

簡介

崛圍山風景區。位於山西太原市市區西北24公里處。山勢陡峻,松柏遍野,春日山花競放,秋來紅葉滿山。“崛圍紅葉”是太原著名風景之一。山頂建有多福寺七級舍利塔,寺內藏有寺觀壁畫和傅墨跡。崛圍山風景區距市區較近,氣候宜人,是遊人觀光、消遣的去處。該景區各景點各具特色,進出道路便利,景區附近小灘、名吃具有山西特點和風味,極有吸引力。

景點

多福寺

在山西大原市西北24公里崛圍山之巔。寺在山頂小峪之中,緩緩清流,過寺前蜿蜒而下,潺潺作響,極富古剎風趣。寺始建於唐 貞元年(公元786年),初名崛圍教寺,後改今名。唐人李克用李存勖(後 唐莊宗)父子曾到此禮佛焚香,寺況空前。宋末毀於兵火,明洪武年間重建,後又多次重修。現存山門、鐘樓。大雄寶殿文殊閣、藏經樓、東西垛殿 等以及殿內塑像、壁畫,均為明代遺物。唯寺前山巔磚塔,仍是宋代原構。

大佛寺

又名淨因寺。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土堂村。坐北向南,東臨汾水,古柏參天,雜樹交蔭。碑文記載,漢時土山崩壞,裂陷成洞,洞內土丘高及十丈,形似佛像,傳為山崩佛現,乃佛教淨土之因緣,故在 此建寺。據考證,寺始建於北齊,金泰和五年(1205年)重建,明代又多次重修。現存除垂帶下端兩軀石獅為金代雕刻外,余皆明清遺物。寺分前後 兩進,前院有天土殿和東配殿,中部有卡牆和垂花門相隔,後院有大雄寶 殿、羅漢殿和地藏殿。各殿塑像清代曾予裝繪,已失明塑風格。寺址兩側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依山崖築有重檐歇山式樓閣一座,閣內土洞深邃, 供一佛二菩薩,佛高9米,結跏跌坐,前有二脅侍菩薩分侍左右,皆為明物。淨因寺和土堂大佛共居地剎,實則自明以後已自成格局。寺旁古柏,長勢奇異,“土堂怪柏”亦為太原一景。

竇大夫祠

在山西太原市西北20公里蘭村,汾河峽谷左側。山殿宇壁立,清流潺潺,祠內古柏蒼翠,殿宇巍峨。晉國大夫竇抽,字鳴犢,封地太原,曾開渠興利,後人在此立祠祀奉。祠在烈石山下,故又名烈石神祠。宋元豐八年六月,祠為汾水所淹,隧北移重建。歷代都留有碑紀。現存山門、獻亭、大殿等都元至正三年(1343年)重建,局部還保留宋金時期風格。就中獻亭甚大,後檐柱,用大殿明間廊柱代替,結構簡煉而嚴謹,為金、元建築中所罕見。祠旁清泉自烈石山蒼崖下湧出,清澈見底,游魚可數,因水溫較低,人稱“寒泉”。與蒼柏古祠相輝映,饒有雅趣。“烈石寒泉”為太原名勝之一。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