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位於低位沖積島嶼——崇明島東端的崇明東灘,面積32,600公頃。在長江泥沙的淤積作用下,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鹹水的沼澤地、潮溝和潮間帶灘涂。區內有眾多的農田、魚塘、蟹塘和蘆葦塘,沼生植被繁茂,底棲動物豐富,是亞太地區春秋季節候鳥遷徙極好的停歇地和驛站,也是候鳥的重要越冬地。

簡介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上海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位於長江入海口,祖國第三大島崇明島的東端,主要由團結沙外灘、東旺沙外灘、北八滧外灘、潮間帶灘涂濕地和河口水域(-6米以上)組成,1998年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崇明東灘距上海市中心(人民廣場)46公里,距市中心邊緣(外環線北側)30公里,距崇明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城橋新城48公里。 保護區區域面積241.55平方公里,約占上海市濕地總面積的7.8%。其中核心區165.92平方公里、緩衝區10.7平方公里、試驗區64.93平方公里。

上海市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位於低位沖積島嶼――崇明島東端的崇明東灘,在長江泥沙的淤積作用下,形成了大片淡水到微鹹水的沼澤地、潮溝和潮間帶灘涂。區內有眾多的農田、魚塘、蟹塘和蘆葦塘,沼生植被繁茂,底棲動物豐富,是亞太地區春秋季節候鳥遷徙極好的停歇地和驛站,也是候鳥的重要越冬地。是目前世界為數不多的野生鳥類集居、棲息地之一。據有關資料表明,東灘有116種鳥,占中國鳥類總數的十分之一,尤其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小天鵝在東灘越冬數量曾達3000一350O只。還有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等國過境棲息候鳥,總數達二三百萬。

上海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位於東灘的核心部分,總面積為326平方公里,主要保護對象為水鳥和濕地生態系統。保護區劃分為核心區、緩衝區和實驗區,其中核心區的面積為246平方公里。 崇明東灘保護區面積為326平方公里,屬長江口典型的河口濕地。其中自然保護區在堤外灘涂的面積共265平方公里,包括吳淞標高零米線以上的灘涂為120平方公里,吳淞標高零米線以外寬度3000米內的水域145平方公里。堤內以人工濕地為主的面積為61平方公里。

地理位置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位於上海市崇明島的最東端,南北瀕臨長江的入海口,向東緩緩伸向浩瀚的東海,並與南北大陸遙遙相對。崇明東灘保護區南起奚家港,北至北八滧港,西以1968年建成的圍堤為界限,東至吳凇標高零米線外側3000m水線為界,仿半圓形航道線內屬於崇明島的水域、陸地和灘涂。即位於東121050’—122005’,北緯31025’— 31038’之間。 崇明東灘保護區面積為326平方公里,屬長江口典型的河口濕地。

其中自然保護區在堤外灘涂的面積共265平方公里,包括吳淞標高零米線以上的灘涂為120平方公里,吳淞標高零米線以外寬度3000米內的水域145平方公里。堤內以人工濕地為主的面積為61平方公里。

地理氣候

崇明東灘氣候溫和濕潤,陽光充足,雨量充沛,擁有豐富的生物資源。四季分明,年均氣溫15.3℃,年降水量1022mm,無霜期達229天。既是鳥類良好的覓食、棲息場所,又是廣大公眾休閒、旅遊和觀鳥的好去處;同時也是生物學、地學、生態學、水產等學科教學實習場所對公眾及中國小生進行生態環境保護教育、野生動植物保護教育和生物多樣性保護教育的重要基地。

資源條件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是亞太地區遷徙水鳥的重要通道,也是多種生物周年性溯河和降河洄游的必經通道。目前,已記錄到的鳥類有17目50科288種(2005)。其中國家一級保護的鳥類有東方白鸛、黑鸛、白頭鶴3種、國家二級保護的鳥類有白枕鶴、黑臉琵鷺、小天鵝等34種;列入《中國瀕危動物紅皮書》的鳥類20種;列入中日、中澳政府間候鳥及其棲息地保護協定的鳥類分別為156種和54種,每年在崇明東灘過境中轉和越冬的水鳥總量逾百萬隻。

此外,崇明東灘還具有豐富的魚類、兩棲爬行類、無脊椎動物資源和以蘆葦、藨草群落為主的高生產量的植物資源。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快速演化的生態系統特徵使崇明東灘成為具有國際意義的重要生態敏感區 。

自然環境

保護區是由長江徑流夾帶的巨量泥沙在江海的相互作用下沉積而成,目前仍以每年80-110米的淤長速度向東海推進。它是長江口規模最大、發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灘涂濕地,其南北狹,東西寬,區內潮溝密布,高、中、低潮灘分帶十分明顯,

歷史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1992年,國務院10部委制定的《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將崇明東灘列入優先保護序列;

1998年,保護區經上海市人民政府批准建立;

1999年4月正式設立保護區管理處,現為隸屬上海市綠化管理局(市林業局)的全額預算正處級事業單位,編制35人;

1999年7月,崇明東灘被濕地國際亞太組織接納為“東亞——澳大利西亞遷徙涉禽保護區網路”成員單位;

2002年1月,保護區及毗鄰的84平方公里人工濕地被列為國際重要濕地;

2005年7月,經國務院批准晉升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重要意義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浩瀚長江,奔騰數千里在上海附近注入東海。千百年來,長江攜帶的豐富泥沙,在長江口沉澱、堆積,造就了長江口燦爛的明珠——崇明島。崇明東灘就位於這顆明珠的最東端,它所獨特的生態環境和氣候條件,養育了豐富的生物資源,吸引了南來北往的數百萬候鳥來此棲息、覓食。江中,風帆點點;堤沿,葦蒿搖曳;灘上,是一望無際的海三棱藨草,成群結隊的雁、,形成了上海境內一條獨特的風景線——一處不可多得的野趣濕原。

崇明東灘是長江口規模最大、發育最完善的河口型潮汐灘涂濕地。由於地處海洋、河流、島嶼和陸地的交匯區域,長江每年近3億噸的巨量泥沙為崇明東灘的發育和形成奠定了基礎,生物多樣性極為複雜與獨特,許多遷徙物種(主要是鳥類和魚類)生命周期的關鍵階段都在該區域完成,是亞太地區候鳥遷徙路線上的重要驛站和水禽重要越冬地。為了加強崇明東灘濕地的保護和管理,樹立我國政府在履行有關國際公約方面的良好形象,推進上海生態城市和崇明生態島的建設,國務院、上海市政府以及崇明縣政府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自1992年以來,崇明東灘先後被國務院以及國際有關組織列入《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行動計畫》、《中國濕地保護行動計畫》優先保護區域,東亞——澳大利亞涉禽保護區網路成員單位和國際重要濕地。

綜合治理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2005年3~5月對崇明東灘及周邊社區進行了多次社會經濟情況調查,從這些調查中獲取了目前東灘關於灘涂利用方式、社會經濟情況、現有社區管理模式及周邊社區對崇明東灘的依賴程度等本底資料。研究表明,崇明東灘及周邊社區的本地居民對灘涂的依賴性很低:在總計3364的灘涂作業人員中,崇明當地人僅占6%,他們獲得的經濟收入也僅占灘涂作業總收入的15%,絕大多數居民家庭經濟收入與東灘關係不大.然而,灘涂作業時間及區域與東灘鳥類活動有重疊,且灘涂作業人數眾多,對東灘鳥類影響很大。

這種影響主要體現在破壞鳥類棲息地和減少鳥類食物來源,最終影響到鳥類的生存。因而通過對比候鳥在東灘活動的時間生態位與灘涂作業時間及收入情況,提出有效管理與合理利用崇明東灘鳥類自然保護區資源的建議。

考慮到灘涂作業中存在的"轉包"現象使得大部分經濟收益被少數人非法獲取,因此建議,在崇明東灘應當鼓勵開發周邊社區產業,比如培育觀鳥業,可讓漁民尤其是外來人員由漁業捕撈向觀鳥業過渡,從而可以實現灘涂利用方式由第一產業向第三產業轉換;在轉換過程中,應該調整灘涂的季節性作業格局,並依據市場經濟體系的要求,制定相關的保護及利用政策。

小貼士

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

可先乘上海旅遊五號線,在寶楊碼頭(每天10班)轉乘船到堡鎮,然後乘堡前線前往東灘。走吳淞碼頭也可以,只是每天只有4班船:吳淞―堡鎮輪渡:14元/人,寶楊碼頭―堡鎮(汽艇)。

住宿

可去東平森林度假村 地址:崇明東平國家森林公園 電話:59338597

美食

陳家鎮是崇明最大蟹市,也是中國最大的蟹市,上海的蟹大部分來自陳家鎮。這裡稀有的海鮮較多,而且價格比別處都便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