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鏈

島鏈

島鏈,是由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在1951年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義,又有政治與軍事上的內容,其用途是圍堵亞洲東岸,對蘇聯、中國等共產國家形成威懾之勢。它又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實際上,“第一島鏈”從地理名詞成為國際政治名詞,是源於冷戰時期。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布局,最早並非用來對付中國,而是針對蘇聯的。冷戰時期太平洋方向是東西方對峙的重要戰線。蘇聯太平洋艦隊的戰略核潛艇隨時可以進入太平洋活動,成為對美國重要的威懾力量。

基本信息

概述

島鏈島鏈

島鏈,在1951年美國前國務卿杜勒斯首次明確提出的一個特定概念,它既有地理上的含義,又有政治與軍事上的內容,其用途是圍堵亞洲東岸,對蘇聯中國等共產國家形成威懾之勢,又分第一島鏈、第二島鏈、第三島鏈。1982年,原中央軍委副主席劉華清提出海軍海洋計畫的藍本,表示要“到2010年為止,確立第一島鏈內的制海權,使其內海化,到2020年確保第二島鏈內的制海權,並且在2040年為止取得可以遏制美國海軍在太平洋及印度洋支配權的力量”。

分類

第一島鏈

第一島鏈是指花彩列島中,北起日本群島、琉球群島,中接台灣島,南至菲律賓群島、大巽他群島的鏈形島嶼帶。在第一島鏈的“封鎖鏈條”中,最為關鍵的是台灣島。它位於第一島鏈的的中間,具有極特殊的戰略地位,掌握了台灣島就能有效地遏止東海與南海的咽喉戰略通道。也有了與“第二島鏈”內海域的有利航道及走向遠洋的便捷之路。

第二島鏈

第二島鏈是指北起日本群島,經小笠原諸島火山列島、馬里亞納群島、雅浦群島、帛琉群島,延至哈馬黑拉群島。

第三島鏈

第三島鏈主要由夏威夷群島基地群組成。對於美國而言,它既是支援亞太美軍的戰略後方,又是美國本土的防禦前哨。

太平洋鎖鏈

太平洋鎖鏈是美國目前在亞洲戰略部署的重點,而它所要圍困的主要目標就是中國,這條鎖鏈是以太平洋上的第一島鏈為基礎,東起靠近北極的阿留申群島,日本群島,韓國是這條鎖鏈的中心,而台灣島和關島則是中軸,其一直延伸至東南亞中南半島的新加坡、菲律賓群島以及印度尼西亞等。

歷史背景

(圖)“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存在,縮小了中國海上方向的防禦縱深。“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的存在,
縮小了中國海上方向的防禦縱深。

第一島鏈從地理名詞成為國際政治名詞,是源於冷戰時期。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布局,最早並非用來對付中國,而是針對蘇聯的。

冷戰時期,太平洋方向是東西方對峙的重要戰線。在這裡蘇聯太平洋艦隊的戰略核潛艇隨時可以進入太平洋活動,成為對美國重要的威懾力量。為了圍堵蘇聯戰略核潛艇及其相應的海上力量,美國沿阿留申群島起,經日本本土至菲律賓,建設了一條海上防線。

這其中有幾個關鍵點,一是以阿留申群島封鎖白令海,防止蘇聯潛艇從北冰洋進入太平洋;二是以日本列島封鎖宗谷海峽津輕海峽對馬海峽,這樣可以封鎖日本海,防止蘇聯艦隊從位於遠東的符拉迪沃斯托克等港口進入太平洋;三是以沖繩和台灣島應對中國大陸,同時沖繩也起到對台灣的支撐作用;四是以菲律賓和台灣島等地支撐美國在東南亞進行的越戰等活動。

沿著這條島鏈,美軍以海空軍基地為要點,在各處海峽、水道等等重要水域派遣軍艦和飛機巡邏,嚴密監控對手水面艦艇活動。在水下,美日等國設定了龐大的固定聲吶設施,監聽潛艇動向。而這條防線中僅有一段斷裂處,那就是自勘察加半島南端至日本北海道北端的千島群島,這段“缺口”自東北向西南延伸約1000多公里,其中包括南千島群島(亦即日本主張的“北方四島”)的300餘公里,其間有多處海峽可供軍艦和潛艇自鄂霍次克海進出太平洋,且兩側均是適合潛艇活動的深海。

在冷戰的絕大多數時間,中國的海上力量非常有限,中國海軍的主要任務是反登入和反襲擾,還談不上衝出島鏈的問題。直到20世紀70年代後期,中國潛艇才首次出島鏈活動。至20世紀80年代,中國在執行向南太平洋發射遠程火箭的任務中,派遣海軍艦隊出島鏈赴南太平洋活動。

在冷戰的絕大多數時間,雖然中國經常受到來自琉球群島等地的西方勢力的威脅,但中國並不是第一島鏈防線最重要的防禦對象。20世紀90年代以後,隨著蘇聯的解體,第一島鏈防線的對象逐漸轉向中國。一方面,日本防務重心西移,將關注重點從北方轉向中國方向。另一方面,美軍更加重視中國,更加重視包括第一島鏈在內的西太平洋防禦體系,形成了目前的力量態勢。

兵力部署

第一島鏈布局

(圖)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第一島鏈的核心是台灣,第二島鏈則是關島。西太平洋的第一島鏈與第二島鏈,
第一島鏈的核心是台灣,
第二島鏈則是關島。
第一島鏈防線中,主要力量是駐日美軍和日本自衛隊。其中,美軍的主要兵力駐紮在日本本土及琉球群島,沖繩島是其最大駐地,目前駐紮有2萬多人,同時也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兵力最為集中的地點。在沖繩,有美軍唯一駐紮在海外的空軍聯隊——第18空軍聯隊,不僅裝備有包括48架F-15戰鬥機在內的大批作戰飛機和支援飛機,還擁有若干偵察機部隊,可不定期派遣RC-135、EP-3等型號的電子偵察機抵近中國海岸附近偵察。2001年,在南海上空與中國戰鬥機相撞、導致中方飛行員犧牲的EP-3電子偵察機就起飛自該地的嘉手納機場。

陸戰隊是美軍駐沖繩人數最多的部隊,其主體是美國海軍陸戰隊第3遠征部隊,包括海軍陸戰3師(兵力約1.5萬人)和海軍陸戰隊第1航空聯隊。前者是美軍3個現役陸戰師之一,既能從事兩棲作戰,也可深入對方內陸活動,與駐紮朝鮮半島的美軍第2步兵師組成了美軍在東亞地區的主要地面力量。第1航空聯隊則擁有包括AV-8B、F/A-18在內的上百架各式作戰飛機,是沖繩島上的另外一支空中打擊力量。

有沖繩作為基地,美國的電子偵察機幾乎每天都在中國沿海執行偵察任務,監聽來自中國大陸的雷達信號、電話通信等各種信息。美日還聯合在沿島鏈各進出大洋的水道處加強反潛巡邏,嚴密監視,試圖發現進入太平洋的中國海軍潛艇。中國雖然擁有海域,但在目前情況下進出大洋卻異常不便。第一島鏈絕非僅僅起到“封堵”的作用,它同時也是前進的跳板。這裡的海軍陸戰隊和航空兵,都是攻擊性極強的力量,這支力量距離中國最繁華的東南沿海地區不到800公里。

第二島鏈布局

(圖)島鏈島鏈

美國在第一島鏈的偵察監視力量雖然不斷加強,但作戰力量特別是地面作戰力量卻在削減。與此同時,美軍大力加強以關島為核心的第二島鏈的建設,將部分陸戰隊從沖繩調至關島,並將太平洋地區三軍部隊梯次部署於第二島鏈、夏威夷和本土西海岸等地。

自琉球群島向東1500~2000公里,就是由小笠原群島、硫磺列島、馬里亞納群島等島嶼組成的“第二島鏈”。自2005年以後,美軍多次從沖繩抽調部隊駐防關島,其中包括7000名海軍陸戰隊隊員。美軍在關島設有安德森空軍基地、阿普拉海軍基地等多個重要的海空基地。這裡是美國本土以外唯一能夠保障B-2隱性轟炸機部署的基地,也是美國在西太平洋唯一的核潛艇基地。從這裡起飛的戰略轟炸機可以在8小時之內攻擊東亞大陸目標,這裡駐紮的核潛艇則可以巡視整個西太平洋。

由關島再往東,則是美軍夏威夷基地。這裡是美軍太平洋司令部下屬各司令部的所在地,也是美軍在太平洋地區的後勤和指揮中心。這裡駐有美軍第25輕步兵師,一旦有事,也可以快速部署至東亞前線。而在美國本土西海岸,還部署有一批可供快速反應的地面部隊,包括編制上隸屬於第2步兵師的3個“斯特瑞克”旅,1個預備役步兵師。

第一島鏈及其背後包括第二島鏈在內的縱深軍事布局,有著極強的針對性。只要在島鏈及其縱深的軍事布局沒有發生變化,其對象也就並未改變,這是任何外交辭令都無法掩飾的。

戰略封鎖

美國海軍無暇號可利用音波探測器來偵測及追蹤潛艇等目標美國海軍無暇號可利用音波探測器來偵測及追蹤潛艇等目標

從戰略上看,黃海和南海都處於美國對中國戰略封鎖的“第一島鏈”。在美國戰略界看來,如果中國在周邊海域取得戰略優勢,將突破美國對華封鎖的“第一島鏈”。從“冷戰”期間開始,美國通過各種雙邊、多邊軍事合作方式,先後在“第一島鏈”和“第二島鏈”上建立了以日韓為核心的東亞軍事基地群,以菲律賓等東南亞國家為核心的東南亞軍事基地群,以美國關島為核心的第二島鏈軍事基地群。這些軍事基地體系配置有序,並能相互支援,扼守住了亞洲大陸走向太平洋的所有咽喉要道。對美國而言,這些“島鏈”既是遏止亞洲大陸國家向海洋發展的重要籌碼,也是美軍在西太平洋地區的重要依託。

2010年以來,美國戰略重心向亞太轉移,“島鏈”在美國全球戰略中的作用與地位更加凸顯。

在東北亞,美國調整了在日韓兩國的駐軍,強化了與日韓的軍事同盟關係。

在東南亞,通過反恐合作,美軍重返了菲律賓,獲得了在馬來西亞、汶萊等國的基地和港口停泊軍艦、起降飛機的權利,新建了包括新加坡樟宜基地在內的一些基地、港口和機場。

對於“第二島鏈”中部的關島基地群,美國自2003年開始大幅加強其軍事力量,把B-2隱形戰略轟炸機、AGM-86型巡航飛彈、大型兩棲攻擊艦和核潛艇四類最先進的戰略武器部署到了關島基地群。

隨著中國海上力量的增長,美國一直擔心“島鏈”被中國突破。2003年美國國防大學國家戰略研究學院的一份出版物中專門有一章《島鏈戰略下的中國海軍》,全面分析了島鏈對中國安全及海軍建設的影響。最近美國《防務周刊》更直接地報導說,中國加強海軍建設,計畫建造航母,就是意在突破“第一、二島鏈”。在此種心態下,美國對中國在“島鏈”附近的活動十分關注,近年來不斷增加偵察活動。

穿越島鏈

日本海上自衛隊拍攝的中國艦隊穿越日本諸島照片日本海上自衛隊拍攝的中國艦隊穿越日本諸島照片
2010年4月10日,中國海軍在公海的一次合成演練成了日本政府和各大媒體關注的焦點。由10艘軍艦及艦載直升機組成的中國海軍艦艇編隊駛入沖繩島和宮古島之間海域,並與日本海上自衛隊軍艦進行了“近距離接觸”,日本政府對此高度關注。

2012年,中國海軍共組織7批次艦艇編隊出島鏈訓練。

據新華社2013年1月30日報導,按照海軍年度軍事訓練計畫,由海軍北海艦隊3艘軍艦組成的艦艇編隊1月29日上午駛離青島某軍港,赴西太平洋進行遠海例行訓練。艦艇編隊還將在中國傳統巡航海域進行多課目訓練。編隊指揮員田中在接受採訪時說,到島鏈之外的國際海域開展遠海訓練,是世界各國海軍的通行做法,也是提升我海軍作戰能力的常態化訓練方式。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