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津齊興

島津齊興

島津齊興(1791.12.1日-1859.10.7日) ,生於1791年12月1日(寬政3年11月6日),卒於1859年10月7日(安政6年9月12日),島津主家第27代當主,薩摩藩10代藩主。他是9代藩主齊宣的長子,也即篤姬父親島津忠剛的兄長。官位最高達從三位、大隅守、參議。正室周子(賢章院)是鳥取藩6代藩主池田治道的女兒。她為齊興生了後成為11代藩主的齊彬、過繼到備前岡山藩成為7代藩主的池田齊敏和嫁給土作藩13代藩主山內豐熙的祝姬。

此外側室由羅生下後成為重富島津家5代當主的久光、以及唯七郎、智姬(均夭折)。另外齊興還有女兒順姬(近江膳所藩第13代藩主本多康融室),以及兩個本是他妹妹,又成為養女的郁姬(興子,近衛忠熙的北政所)和晴姬(或稱春姬,築後久留米第10代藩主有馬賴永室)。
齊興一共生活了69歲,不過真正實實在在主政的主要只有從天保4年(1833年)到嘉永4年(1851年)這短短18年時間,原因在於他有一位強勢且長壽的祖父,還有一個不穩定的家庭。
齊興的祖父是8代藩主島津重豪。在寶曆5年(1755年)6月,當時尚滿10歲的重豪(時稱又三郎忠洪)繼承死去的父親重年成為家督。在其後的5年裡,他尚在世的的祖父繼豐主持藩政。繼豐去世後,他親自主政,且特別受到當時蘭學(江戶時代,由荷蘭傳入日本的學術、文化、技術的總稱)的影響。他先後設立藩校(造士館、演武館),培養文武兩類人才;創立等同於今天天文館的明時館,進行歷學和天文學研究;設立醫學院、佐多藥園;建立學問所,不光面對武士階級,還對百姓町人提供受教育的機會。他是如此崇尚蘭學,以至被人們稱為“蘭癖”大名。不過在這樣大興土木、全民收益的背後,重豪一代的藩政也存在著入不敷出的嚴重問題,藩內常年出現赤字,給農民、特別是下級武士的收入造成很大負擔。為了鞏固藩政和自身地位,重豪又採取同有力大名、乃至將軍家聯姻的手段,但這些仍需投入大量資金,進一步惡化了鹿兒島藩的財政狀況。
在此情況下,重豪把家督讓給長子,也是齊興的父親齊宣,自己雖然隱居,但仍然不放實權。齊宣面對岌岌可危的藩政,在身邊以儒家朱子學說著作《近思錄》為施政參考的藩士群體(後稱近思錄黨)幫助下,開始採用和父親迥然不同的財政緊縮政策。其中比如主要的暫停參勤交代10年、停止之前規定興建的產業設施和擴大與琉球間貿易等的措施,都是針對當時鹿兒島藩客觀情況的合理休養生息政策。不過這些是與重豪的一貫作風向左的,更因此觸怒了重豪。為此文化6年(1809年),重豪先發制人,利用手中權力,強迫主導改革的藩士樺山久言、秩父季保等人謹慎(後被迫切腹),更強迫兒子齊宣隱居,推出還是孩子的孫子齊興成為家督,徹底廢除了此前近思錄黨的改革。這次事件也被稱作“近思錄崩れ”,由此可見重豪的強勢。
重豪不僅強勢,也很長壽。從齊興成為家督開始,一直到重豪去世,中間長達24年的時光,仍是由後者實際主導藩政。換句話說,齊興前一半的“執政”方針也就是重豪一直堅持未變的方針。隨著祖父病故,齊興立刻著手啟用新人開始改革。這場改革的領導者便是後成為薩摩藩家老的調所廣鄉。總體來說,改革的內容包括在藩內財力見低的情況下通過長期拖欠的方式實際上免除了此前向江戶、大坂等地豪商借貸的大量債務,借道琉球恢復同清朝的貿易,為了能更快見效,更暗自對砂糖等物品抽取專賣稅等。僅僅7年之後,薩摩藩的黃金儲備就達到了250萬兩,恢復了大藩本應有的程度。不過俗話說“沒有不透風的牆”,幾年之後,藩政改革之中的違規問題終究被幕府得知。老中阿部正弘對此開始調查,齊興乃至薩摩藩都面臨處分危險。就在此時,調所廣鄉突然在江戶府邸內死去。他的急死一般被認為是為了保護主君和薩摩藩而服毒自盡。
齊興的兒子中,除了被過繼出去的齊敏、范之進、泰之進,還有正室周子(賢章院)所出的長子齊彬和側室由羅所出的五子忠教(島津久光)。按理說,齊彬應該當仁不讓的成為下一代藩主。但隨著文政7年(1824年)賢章院的去世,側室由羅愈加受到齊興的寵愛。更在轉年,本已被過繼到種子島家的忠教(時稱晉之進)復歸本家,改名又次郎。同年父親還為他定下一門親事,讓此前介紹過的占據島津一門家筆頭的重富島津家2代當主忠公的女兒千百子和他結緣,後改名忠教。這一舉實際上使得忠教從一個側室所生、只有相對低微身份的地位擢升變為島津氏僅次於主家的重富島津家準當主身份,幾乎可與島津齊彬平起平坐。
忠教地位的不斷上升疏遠了齊興、齊彬父子的距離,反過來支持兩者的派系間的爭鬥進而使得齊興更加支持忠教,制約齊彬。也許歷史就是這么有趣,齊興和自己的父親都曾飽受了祖父強勢的壓迫,而到了自己身上,也對兒子們採取類似的舉動。此外還有很重要的一點是齊彬的藩政方針是與齊興迥然不同的,相比父親,他更加崇尚曾祖重豪引進的蘭學,注意去學習當時西方先進的文化、特別是科學技術,在富國的同時按照西式的方法強兵。這使得齊彬一派與齊興在思想上也漸行漸遠。這裡還要再次提到之前齊興重臣調所廣鄉自殺事件。廣鄉作為齊興的主要助手,是齊彬一派的阻力。為了鞏固自身的地位,很可能正是齊彬一派向幕府透露了薩摩藩內的機密情況,這一舉不光搬倒了廣鄉,也讓齊興在幕府面前喪失了發言力。隨著問題白熱化,嘉永2年(1849年),忠教、由羅一方先發制人,指責齊彬派重要人物町奉行兼物頭近藤隆左衛門、山田清安和船奉行高崎五郎右衛門預謀暗殺忠教母子,並裁判三人切腹。接著懲處擴大化,還是齊彬派的家老島津壹岐被謹慎(後切腹),剛剛去世的二階堂主計被剝奪士籍身份,其他更多人或蟄居、或遠流。還特別要提一句的是,這些人中也有後來的西鄉隆盛和父親吉兵衛等人。這場御家騷動(江戶時代大名家因為繼承問題引發的騷動)也被稱為阿由羅騷動,或稱高崎崩れ、嘉永朋黨事件。
雖然在騷動中齊彬暫時敗北,但他並未徹底失勢。一些齊彬派的藩士通過其他大藩把騷動過程轉述給了幕府。嘉永4年(1851年),又是之前調查調所廣鄉的老中阿部正弘出面調停,並由將軍德川家慶出面,要求齊興隱居,由齊彬繼承藩主之職。這一年齊興剛過60歲,齊彬42歲,忠教35歲。
不過齊彬只作了8年的藩主,便在安政5年(1858年)先齊興突然去世。此後,齊興再次掌握藩政,直到轉年69歲時去世。法名金剛院殿明覺亮忍大居士,葬於福昌寺(現鹿兒島市池之上町島津家墓地)。因為齊彬沒有嫡子,藩主由忠教的兒子忠義繼承。
拋開後期因為內部後繼問題的騷亂,薩摩藩在齊興一代有了很大發展,特別是財政上大大改善了祖父重豪帶來的問題。
官職位階履歷(月、日遵循舊曆)
1804年(文化元年)10月 元服、拜領將軍德川家齊一字偏諱,名為齊興。領從四位下、侍從兼豐後守。
1809年(文化6年)6月17日 繼承家督。12月16日,任左近衛權少將。
1818年(文政元年)12月16日 從四位上、左近衛權中將。
文政年間年月不明 轉任大隅守。左近衛權中將如元。
1831年(天保2年) 正四位下。
1838年(天保9年)12月 參議。
1841年(天保12年)12月 正四位上。
1851年(嘉永4年)2月 隱居。
1858年(安政5年) 從三位。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