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豬·飛鼠·撒可努

《山豬·飛鼠·撒可努》是一部由張東亮導演的電視劇

基本信息

劇情梗概

森林部落中土生土長的撒可努,自幼便隨父親學習各種打獵的方法與技巧,努力成為一位出色的獵人,因為獵人不但是他從小的志願,而且亦系所有排灣族男性族人的一份天職。但是撒可努在學習父親的獵人哲學中,卻有一個深刻的體會,他認為一位真正的排灣族獵人,並非只是要懂得捕捉獵物而已;其更重要的使命,是要負起守護部落、守護森林大地的重任。因此,長大後撒可努除了是一位出色的獵人外,更是一名盡忠職守的森林。為了守護自己的家園與祖先的土地,奉獻心力與真誠。

一天,政府計畫在他們舊部落處興建高速公路的訊息,震動了整個部落,因為舊部落的所在處正是族人祖靈的安息地。最後族人決定派人與政府溝通,撒可努知道到這正是自己的使命,於是挺身接受大家的推舉,只身前往台北

與現代都市格格不入的撒可努好不容易找到了公路局黎姓秘書,陳述族人的意見,但黎姓秘書終於未為接受,並堅持興建公路的必要性。撒可努眼見陳情無效,知道唯有增進黎姓秘書對自己部落與文化的認識,才能了解族人的處境,於是便邀請黎姓秘書親臨部落中作客。

黎姓秘書勉強答應撒可努之請,來到台東作客,起初未能習慣部落生活,但隨著幾天的所見所聞,逐漸了解原住民文化的精神與內涵後,最終卻大為感動,不但改變了改變當初的想法,而且更自此加入了守護大自然行列。

幕後故事

本片改編自同名暢銷小說《山豬 飛鼠 撒可努》,導演張東亮以輕鬆且清新的手法呈現台灣原住民的傳統精神與台灣本土的自然文化,並獲邀參選韓國Green Film Festival 及美國 Temecula Valley International Film & Music Festival,更於多倫多舉辦全球首映,成功地打入好萊塢等其他國家電影圈,征服了海外的觀眾影迷,許多原本不知台灣在哪裡的外國人,在看完本片後都紛紛讚嘆片中美麗如畫的風景和親切可愛的人們,重新認識了台灣的魅力。而電影中的主角撒可努,也因本片到美國與土著酋長見面,還與英國黑人貧民區住民互相了解;在電影享譽世界各地的同時,也促成了各地原住民和弱勢社群的交流。

曾拍攝李連杰演出的《黑俠》、劉德華及梁家輝的《黑金》,以及吳建豪的《少年阿虎》等多部電影的香港知名攝影師張東亮,擺脫族群意識的包袱,將他感受到原住民對人事物的尊重、對大自然的愛護,還有城市人對於人性深處早已遺忘的那份感動,直接且真實的表達出來,完成了他執導的第一部電影《山豬 飛鼠 撒可努》。為了真實自然地拍攝本片,在香港土生土長的張東亮花了將近一年的時間,親自到台灣東部的山區生活,與排灣族原住民一起上山打獵、喝小米酒搏感情,感受人對生命、自然的純真感覺,並深刻體會人與人、人與大自然之間的親密互動關係。他說:“希望藉由這部電影,帶出人性好的一面,找回人們失去的天真美好!”

精彩花絮

在電影開拍之前,男主角撒可努部落里的女祭司曾告訴過撒可努:“將來你會有機會在‘東’部發‘亮’,‘張’開你的翅膀。”巧合的是,之後找來了香港導演“張東亮”執導,這個注定好的巧合,讓整個電影工作團隊精神為之一振,認為這是上天的安排;所以導演張東亮更是為這部電影盡全力付出,早早便到部落為拍片作準備。 而在為電影尋覓男主角時,原著作者身兼電影男主角撒可努還曾開玩笑推薦導演可以找言承旭、劉德華來詮釋“美化”自己;後來導演三顧茅廬說動撒可努:“就算你演得不好,但由你本人親自演出,比誰來演都還有說服力。”才讓撒可努點頭答應,從小說作者的身份變成電影男主角,撒可努在拍攝電影的過程中,自承影像的東西的確比他自己用筆書寫更能進入整部電影的氛圍,他可以非常輕易橫跨祖先從古至今的歷史,越拍越入戲的他常常都會感動不已;撒可努自比這樣的情感就好像《末代武士》里的湯姆·克魯斯。

不但撒可努本人親自演出“撒可努”,整個部落的婆婆媽媽大人小孩,也都一口答應在鏡頭前演出,所以整部電影呈現一股不具匠氣的清新自然。片中擔任演出撒可努小時候的可愛小男孩是唯一不住在當地部落的人:“因為真正住在部落的小朋友,都很皮,導演常常拍一拍戲,都還要去管秩序,最後乾脆找到一位真正有演戲經驗的小朋友來演。”撒可努繼續笑著說:“我的外公本來都答應導演要演了,後來演一天之後就覺得好累第二天自動罷工不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