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茉莉芹屬

山茉莉芹屬

葉大部根生,羽狀深裂或全裂,葉多自根發,有柄;葉片輪廓狹長圓形至卵形,羽狀深裂或全裂,末回裂片細小,線狀披針形。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山茉莉芹屬山茉莉芹

屬名:山茉莉芹屬

英文名:Oreomyrrhis Endl.

簡介:傘形科,傘形目,約23種

分布:分布於美洲、大洋洲、亞洲南部,我國有2種,產台灣。

形態特徵

山茉莉芹屬的花山茉莉芹屬的花

多年生、簇生草本,常被柔毛;

葉大部根生,羽狀深裂或全裂,葉多自根發,有柄;葉片輪廓狹長圓形至卵形,羽狀深裂或全裂,末回裂片細小,線狀披針形。;

山茉莉芹屬的果山茉莉芹屬的果

單傘形花序,有總苞片;萼無齒;花瓣長圓形,短尖,內彎;花柱基平壓狀或近圓錐形,傘形花序梗細長,花葶狀,為單傘形花序,有花4-20;總苞片葉狀,線形或倒披針形,全緣至2-3深裂,常長於傘形花序;花小,白色或紫色;無萼齒;花瓣長圓形,頂端短尖,略向內彎曲,花絲短於花瓣,花葯卵圓形,花柱基平壓狀或近具錐形,與花柱等長或稍短;

果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兩側略扁,主棱鈍而隆起,每棱槽有1油管。果實長圓形或線狀長圓形,頂端漸尖,兩側略扁,合生面收縮,主棱5,鈍而隆起,棱槽紫黑色,心皮柄2裂;果柄短,被柔毛;分生果橫剖面近圓形,棱槽內油管1。胚乳腹面凹陷。

山茉莉芹屬山茉莉芹屬的葉

分布量

世界:23種;中國:2種

引種狀況 非引種

生長習性

多生於海拔1000-3000m的山地密林中。

園林用途

花期長,有香氣,可作園林風景樹。

所有物種

1. 山茉莉芹

OreomyrrhisinvolucrataHayatainJourn.Coll.Sci.Tokyo30(1):128.1911.etIcon.Pl.Formos1:Pl.40.1911;MathiasandConstanceinUniv.Calif.Publ.Bot.27:441.1955.——OreamyrrhisgracilisMasarnuneinJourn.Soc.Trop.Agric.3(1):20.1931.——O.involucratavar.pubescensMasamuneinTrans.Nat.Hst.Soc.Formosa28:138.1938.——O.involucratavar.gracilisMasamuneinTrans.Nat.Hist.Soc.Formosa28:1391938.

山茉莉芹山茉莉芹

矮小、簇生草本。根紡錘?危賦ぃ本對?5毫米。莖不發達。

基生葉多數,葉柄長2-6厘米,基部有透明的膜質葉鞘。葉片輪廓卵形或長圓形,長1.5-3.5厘米,寬1-2厘米,1-2回羽狀複葉,羽片2-3對;下部的羽片有短柄,柄長2-6毫米,羽片倒卵圓形,長5-10毫米,寬4-8毫米,3深裂,側面裂片全緣或頂端2-3裂,中間裂片3裂至羽狀半裂,兩面被柔毛,稀少無毛。傘形花序梗4-8,長5-12厘米,較葉柄為長,被白色而向下反折的柔毛;花序單生於頂端,有花4-20朵;總苞片4-7,基部稍連合,長於傘形花序,呈線形,倒披針形以至倒卵狀披針形,長1-2厘米,中部以上寬2-10毫米,下部較窄,頂端不分裂至1-3深裂,中間的小裂片有時在頂端有3淺裂,有柔毛;花小,無萼齒;花瓣白色,長圓形,長1.2-1.5毫米,寬約1毫米,全緣,頂端有內折的小舌片,光滑或背面疏生柔毛;花絲短於花瓣,花葯卵圓形;花柱基近圓錐形,與花柱等長或稍短。果實長圓形至線形,長3-4毫米,寬約2毫米,頂端漸尖,側面略扁,紫黑色,主棱鈍而明顯;心皮柄2裂,果柄長2-5毫米,被白色柔毛,分生果橫剖面近五角形,每棱槽油管1;胚乳腹面微凹。果期10-11月。

特產我國台灣。生長在山坡路旁雜草地;海拔2000-4000米。模式標本采自台灣阿里山。

2. 台灣山茉莉芹

OreomyrrhistaiwanianaMasamuneinTrans.Nat.Hist.Soc.Formosa25:1938.MathiasetConstancen.Univ.Calif.Public.Bot.27(6):413.1955.
草本,高達10厘米,主根粗壯,無莖或近無莖。葉脈、羽軸和葉鞘上疏被纖毛或脫落;葉片輪廓呈長圓形,長2-3厘米,寬1-1.5厘米,1-2回羽狀複葉,一回羽片9-11,卵形,長5-10毫米,寬2-5毫米,密集,羽狀深裂,末回裂片線形至線狀披針形,漸尖,有短尖頭;葉柄粗壯,長2-3厘米,約與葉等長,全部或下部有闊的膜質葉鞘。花序梗粗壯,長4-8厘米,密被向下的硬毛和較短的茸毛,開展而上升,長於葉柄,總苞片5-8,倒卵形,長達1厘米,深撕裂,背面貼生硬毛,內面無毛,基部約1/3連合,開展而反折,約與成熟果等長;花多數,短於苞片;花瓣白色;花柱基平壓狀圓柱形,花柱小,略叉開,花柱基和花柱一起長0.3-0.4毫米;花柄長約5毫米,較粗壯,有較密的硬毛和開展而上升的茸毛。果實15-25,長圓狀卵形,長4-4.5毫米,寬2毫米,從基部向上略縮小,無毛;心皮有5條明顯、鈍而軟質的棱,棱的寬度與棱槽相等或超過,棱槽內油管1,合生面2。胚乳腹面深凹。
特產我國台灣。生於山頂。模式標本采自台灣南湖大山。

藥用價值

本草求真》中記載:“山茉莉芹地出,有水有旱,其味有苦有甘、有辛有酸之類。考之張璐有言,旱芹得青陽之氣而生,氣味辛竄,能理脾胃中濕濁。”《本草綱目》中記載:“旱芹氣味,甘,寒,無毒。……搗汁,冼馬毒瘡,並服之。又塗蛇蠍毒及癰腫。唐本久食,除心下煩熱。主寒熱鼠瘺,生瘡,結核聚氣,下瘀血,止霍亂。”《隨息居飲食譜》則稱之能“清胃、滌熱、祛風。利口齒、咽喉、頭目,治崩帶、淋濁、諸黃。”《本草從新》中記載:“旱芹,出心下煩熱,療鼠瘺,結核聚氣,下瘀血,止霍亂。”

山茉莉芹屬山茉莉芹屬

中醫認為,旱芹味甘,性寒。有清熱、祛風除濕、散淤破結、消腫解毒、降壓止眩、清肝、益氣之效。現代科研分析,旱芹含有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粗纖維胡蘿蔔素及維生素A、B1、B2、C、P等,含有鉀、鈉、鎂、鐵、鈣、磷等礦物質。其中維生素P和鈣、磷的含量較多,對機體能起到一定的鎮靜和擴張血管的作用,對中老年高血壓、血管硬化以及神經衰弱等均有益。旱芹中含鐵量較高(每百克約8.5毫克),所以亦是缺鐵性貧血的佳蔬,旱山茉莉芹葉中所含的胡蘿蔔素和維生素C比莖多,因此吃時不要杷山茉莉芹葉丟掉。旱山茉莉芹含有大量的粗纖維,可刺激胃腸蠕動,促進排便。膽汁分泌異常,導致全身發黃,可將旱芹搗爛,加水濾汁煮沸,趁熱飲用,改善黃疸病。飲用旱芹汁來催經,是民間常用的偏方。胃腸積熱或發高燒後之滯熱,亦可多吃山茉莉芹或山茉莉芹搗汁加熱飲用,清理血液滯熱,增加血液循環,同時可祛風利濕,解毒消腫,緩解小便疼痛,利尿。
天然濃縮科學搭配精華複合相輔相生。“山芹精”主輔營養搭配科學,互補互助,相合相生,是濃縮複合蔬果營養食品。其獨特的營養精華有助於機體消化系統和血液循環系統的暢通,促進健康長壽。

栽培技術

露地栽培

1、整地
選平坦、不積水、土層濃厚、濕潤、有機質含量高沙質壤土。每公傾施基肥30000-45000千克,三元複合肥225千克。耕翻20--30厘米,耙平,做成長10-15米、寬1米的平畦。
2、播種
3月下旬,將山茉莉芹種子用40毫克/千克的赤黴素浸種2小時後或用水浸泡4小時後播種,在畦內按行距20-25厘米。開2-3厘米深的淺溝,均勻地撒入種子,每公頃用種量60-75千克,播後耬平畦面土,用木板輕輕鎮壓,15-20天出苗。

山茉莉芹屬山茉莉芹屬

3、育苗
幼苗出土後,進行鬆土、除草。4-5月份,每隔15-20天澆1次水,苗高5-7厘米時,進行第1次間苗,8-10厘米定苗,每平方米保苗500株。定苗後間隔7-10天噴2次0.3%尿素加0.2%磷酸二氫鉀溶液。雨季注意排水,雨後及時鬆土除草,提高土壤透氣性。7-8月間,噴2-3次0.3%磷酸二氫鉀溶液,以提高一年生苗的越冬能力。
4、定植
山茉莉芹以秋季定植為宜。經整地、施肥、起壟後栽植,每壟兩行,株距6--10厘米,栽後澆透水,以視土壤墒情適當澆水,覆土高出苗生長點3--4厘米,壟面覆蓋1-2厘米厚稻草等覆蓋物,以利越冬。性狀
5、田間管理
定植後,及時澆水、除草。如有缺苗,應補齊。在緩苗後15-20天,追施1次氮肥,促進幼苗生長。春季肥水管理是山茉莉芹栽培中的關鍵。土壤解凍後,將田間枯葉、乾植株清除。每公頃施300-450千克尿素。早春地溫較低,第一次灌水應在株高10-12厘米時進行,每隔7-10天灌一次水。進入採收期,及時追施速效氮肥。生長中、後期應及時中耕除草和補施磷、鉀肥。
6、採收
當植株高30厘米以上,葉片顏色開始變深,折斷葉柄有少量纖維時,但脆嫩,即可採收。採收時用手握住葉柄基部向外掰,不要損傷小葉片和生長點。捆把上市。
7、採種和處理
9月中、下旬種子陸續成熟,分批採收,收後,平攤在葦席上,晾乾,去淨雜質,裝入紗布袋內。10月中、下旬,將採收的種子進行沙藏。選擇不積水、透氣性好的高崗地,挖深30-35厘米,長寬根據種子多少而定的沙藏溝。種子用清水浸泡12小時,撈出後摻入3-5倍的濕沙,以手握成團,但不滴水為宜。拌勻後,放入溝內,覆土高出地面10-15厘米。每隔15--20天撤去覆土,將種子上下翻動一次,直至封凍為止。

山茉莉芹屬山茉莉芹屬

保護地栽培

3月上旬開始扣拱棚,先在床面兩邊插上棚條,形成拱棚,扣上薄膜,兩邊用土封嚴。15-20天山茉莉芹長至10厘米左右,晴天中午注意拱棚放風,以免棚內溫度過高,出現燙傷。4月上旬即可上市,每平方米可收鮮山芹1千克。撤膜後,當年對二次萌發的山芹,不要再採收,以保證地下部生長良好,利於第二年山芹生長健壯。當植株長到10-15厘米時,追施一次硝酸銨,每666.7平方米地1.5千克。加強田間管理防止草荒和乾旱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