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油甘

2、治咽喉痛:山油甘果20粒,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4、治咳嗽:山油甘果20粒,青蒿、枇杷葉(去毛)各12克,水煎服。 5、治濕熱黃疸:山油甘果20粒,龍膽草10克,水煎服。


性狀:本品為大戟科油甘屬余甘子。生於曠野、山坡、疏林下。冬季至次春果實成熟時采果,根及樹皮全年可採收。分布於華南、西南各省區及福建。
性味:本草甘酸澀,涼。
功效:有清熱涼血、消食健胃、生津止咳的功用。
主治:果子主治感冒發熱、咳嗽、口乾煩渴、牙痛及維生素C缺乏症;根主治高血壓病、胃痛、腸炎等;葉主治水腫、皮膚濕疹。
單方驗方:
1、治濕疹:山油甘樹皮適量,煎水外洗。
2、治咽喉痛:山油甘果20粒,蘆根、葛根各30克,水煎服。
3、治腸炎腹瀉:山油甘根15克,拔仔葉(嫩葉)30克,水煎服。
4、治咳嗽:山油甘果20粒,青蒿、枇杷葉(去毛)各12克,水煎服。
5、治濕熱黃疸:山油甘果20粒,龍膽草10克,水煎服。
本品內服常用量果子10-30粒,根15-30克,葉9-18克。外用葉適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