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突破教材

《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突破教材》,作者張永生、鄧湘樹等,2010年由山東人民出版社出版,本書包含圖形推理、定義判斷和類比推理三大部分。。

《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突破教材

出版信息

省 份:山東
版 本:2010
主 編:李永新
作 者:張永生、鄧湘樹、李 琳、劉 彥、於天笑、王振東、吳鴻民、王學永、翟慶海
出版社:山東人民出版社

各分冊信息

《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

內容簡介


本書包含圖形推理、定義判斷和類比推理三大部分。這三大部分都屬於公務員考試必考的判斷推理部分,占有的題量大,考核點都是由已知推導未知的推理思維。推理思維是人類智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務員考試作為一種能力測試,大量採用了這類題型。圖形推理、定義判斷和類比推理,都具有推理能力考核的共同要素,都具有不確定性、隱蔽性和迷惑性;同時也都具有取材(圖形、定義、詞匯類比)分析的特點。
圖形推理,是最直觀的推理方式,以形象的圖形形式考核抽象的規律。作為判斷推理的重要組成部分,圖形推理在近年的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一直求新求變,規律層出不窮。圖形規律的難點在於:一是圖形樣式複雜多變;二是圖形規律隱蔽性強;三是備選答案迷惑性強。
定義判斷主要考查應試者運用標準進行判斷的能力,以抽象的揭示事物本質的命題對應複雜的具體事例。定義判斷,最初本是特別為法、檢系統職業能力測驗而開發的一種題型,在近年的公務員考試行測科目中得到了廣泛採用。定義判斷的難點在於如何分析定義的構成要素和具體事例組成要素的相互關係。
利用已知詞語之間的相似性,通過比較、分析、聯想等從而找出另外一組具有相似性的詞語,這種推理題目即為類比推理。類比推理的客觀基礎就是事物之間的相似性。目前的類比推理題型出現了對當型和三詞型等新的形式,詞語間的關係具有較大的跳躍性,對思維的發散性要求較高。
目錄
第一篇 圖形推理(1)
第一章 圖形推理概述(2)
第二章 圖形和圖形推理(2)
第一節 圖形的含義及特點(2)
第二節 圖形推理的涵義及特點(4)
第三節 圖形推理的種類(5)
第四節 圖形推理敏感度練習(11)
第三章 公務員考試圖形推理核心指導(28)
第一節 題型概要(28)
第二節 求同法(37)
第三節 差異法(43)
第四節 轉換法(48)
第五節 共變法(51)
第六節 類比法(54)
第七節 信息法(57)
第四章 古典型圖形推理(60)
第一節 圖形中的數量關係(60)
第二節 圖形的整體特性(69)
第三節 圖形的組合和相對位置變化(73)
第四節 習題精練(80)
第五章 視覺型圖形推理(89)
第一節 圖形表現出一致的特徵或連續性的規律(89)
第二節 圖形一、三、五與圖形二、四、六呈不同規律變化(94)
第三節 回到初始位置或以第三個圖形為中心左右呈某種對稱(96)
第四節 圖形之間的細微差別(98)
第五節 習題精練(100)
第六章 多圖形推理(114)
第一節 每行或每列的三個圖形具有一定的規律(114)
第二節 所有圖形整體表現出某種規律(120)
第三節 對應複合(123)
第四節 習題精練(125)
第七章 圖形推理中的空間想像(136)
第一節 平面圖形的空間還原——摺紙盒問題(136)
第二節 立體圖形的平面展開——拆紙盒問題(139)
第三節 習題精練(141)
第八章 圖形重組、類比及意指圖形(146)
第一節 圖形拆分與組合(146)
第二節 圖形類比(153)
第三節 意指型圖形(162)
第二篇 定義判斷(1)
第一章 定義判斷概述(166)
第一節 歷年考試特點分析(166)
第二節 定義判斷的解答技巧(166)
第二章 定義判斷中的基礎邏輯知識(168)
第一節 定義是明確概念內涵的邏輯方法(168)
第二節 定義的要素(168)
第三節 定義的特徵(168)
第四節 定義的分類(168)
第五節 定義的邏輯方法(169)
第六節 定義的規則(169)
第三章 定義判斷的實戰技巧(170)
第一節 技巧說明(170)
第一節 實戰技法套用(171)
第四章 定義判斷核心解題點的確認能力提升訓練(173)
第五章 定義判斷的題型(176)
第一節 按基本形式分類(176)
第二節 按涉及內容分類(186)
第六章 解答定義判斷試題的注意事項(197)
第一節 解題方法(197)
第二節 解答定義判斷的注意事項(200)
第七章 精選習題練習(201)
第三篇 類比推理(1)
第一章 題型概述與詞項間邏輯關係概述(216)
第一節 考試題型概述(216)
第二節 詞項間邏輯關係分類(216)
第二章 解題方法與實戰技巧(224)
第一節 解題思路(224)
第二節 實戰技巧(226)
第三節 注意事項(227)
第四節 技巧提升(227)
第三章 典型例題解析(229)
第四章 精選真題練習(234)
第五章 實戰全真模擬(242)《數量關係》

內容簡介

本書具有以下特點:
一、內容最全面
本書包含了數字推理的所有題型、大量的數字推理規律、豐富的解題思維與技巧,以及數學運算必備的所有基礎知識和考試中常用的運算技巧、必考的題型及其多種變化形式。它幾乎涵蓋了山東省公務員考試數量關係的方方面面。
二、體例最科學
數字推理分成概述和題型兩大部分,題型分為等差數列、等比數列、和數列與積數列、多次方數列、分式數列與根式數列、組合數列、圖形型數字推理七大模組,並逐一進行分析講解;數學運算精講了七大基礎知識專題、十大解題方法和二十三個典型專項突破,遵循學科的思維習慣,符合學習的規律。
三、題型最豐富
本書不僅內容全面,在題型方面也是異常豐富。在基礎知識章節和專項突破章節,每一節內容下,針對知識點和專項套用題的不同具體情況,都進行了分類詳盡的講解,累計的各種具體題型有兩百多種。 四、解析四、解析最詳盡
先分析——講述解題的思路、方法,然後詳解——列出詳細、準確的解答過程,最後是評註——歸納總結解題思路、方法和技巧。對命題思路、解題的重點、難點進行這樣深入細緻的解析,有助於考生把握解題規律、拓展分析思路、提高答題技巧,從而大大提高應試水平。
五、方法最經典
本書不僅專門介紹了常用的十大實戰運算方法,還針對每種題型介紹了相應的快速解題的方法、技巧。合理有效地運用這些方法,可以幫助考生在保證正確率的基礎上提高解題速度,從根本上突破數量關係低分、耗時的困境。 六、編排最合理
基礎知識部分按照“知識要點——經典例題——鞏固練習——答案解析”的方式編排,方法部分按照“方法精析——例題精選——方法練習——答案解析”的方式講解,專項突破遵循“要點精講——考點精講——習題精練——習題精解”的方式闡述,講得徹底,練得及時,學練結合,循序漸進,符合考生的大腦學習規律。
目錄
第一篇 數字推理(1)
第一章 數字推理概述(2)
第一節 總體概述(2)
第二節 數字敏感度訓練(11)
第二章 基本題型解析(18)
第一節 等差數列(18)
第二節 等比數列(20)
第三節 和數列與積數列(22)
第四節 多次方數列(25)
第五節 分式數列與根式數列(27)
第六節 組合數列(29)
第七節 圖形型數字推理(30)
第三章 數字推理髮散思維(56)
第一節 多數列組合(56)
第二節 研究數字規律而非計算規律(57)
第三節 數位組合運算規律(57)
第四節 研究數字各項的共有特徵(58)
第五節 練習題及答案精解(59)
第二篇 數學運算(61)
第一章 數學運算概述(62)
第二章 基礎知識必備(63)
知識一 整除特性(63)
知識二 同餘問題(67)
知識三 剩餘定理(70)
知識四 數的奇偶性(74)
知識五 數的質、合性(77)
知識六 排列組合(79)
知識七 數字拆分(87)
第三章 常見的運算方法(93)
方法一 方程法(93)
方法二 十字交叉法(96)
方法三 尾數法(102)
方法四 特值法(105)
方法五 代入法(108)
方法六 推導法(110)
方法七 比例法(113)
方法八 換元法(117)
方法九 歸納法(119)
方法十 工具法(123)
第四章 專項突破(125)
專項一 簡單的算式計算(125)
專項二 數列問題(128)
專項三 比較大小問題(133)
專項四 最值問題(135)
專項五 比例問題(139)
專項六 和差倍問題(143)
專項七 定義新運算(148)
專項八 工程問題(151)
專項九 行程問題(158)
專項十 濃度問題(165)
專項十一 利潤問題(171)
專項十二 機率問題(174)
專項十三 統籌問題(178)
專項十四 雞兔同籠問題(184)
專項十五 牛吃草問題(189)
專項十六 抽屜原理(193)
專項十七 容斥原理(197)
專項十八 方陣問題(201)
專項十九 植樹問題(204)
專項二十 年齡問題(208)
專項二十一 日期問題(213)
專項二十二 時鐘問題(216)
專項二十三 幾何專項(222)
附錄:基本公式(227)
一、基本運算律(227)
二、運算公式(227)
三、數列求和(227)
四、容斥公式(228)
五、排列組合公式(229)
六、平面圖形的周長、面積公式(229)
七、立體圖形的表面積、體積公式(229)《言語理解與表達》

內容簡介


2010版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專項突破教材系列之《言語理解與表達》,是中公教育在總結多年公考輔導經驗的基礎上,推出的又一力作。本書在把握公考最新變化與趨勢的基礎上,注重夯實考生基礎與內容創新。它必將引領考生走向成功!
一、注重理論創新,開闊考生視野
本書的理論新穎獨特。大,則追求氣吞萬里如虎之勢,突破以往理論條框的束縛,從語義和語境兩大戰略角度破解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難題,獨樹一幟;小,則追求鞭辟入裡之功,比如將片段閱讀細分為十個專題,每個專題都深入分析,引導考生於細微之處把握技巧。
二、精心整理材料,注重夯實言語基礎
漢語辭彙豐富,表現力極強。在詞語運用的過程中,很容易產生錯誤。夯實言語基礎刻不容緩。本書對考生常見錯誤作了詳細總結,幫助考生認識誤區,避免陷阱,是考生複習過程中必備的輔導用書。例如,考生在運用下面的成語時經常發生錯誤。
三、結構創新
本書結構體系清晰明了,分為對言語理解與表達的正確理解、有效突破、全面複習三篇,將整個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基本情況、解題方法及各題型的命題規律和方法技巧都系統地展現在考生面前。本書還在每一篇、章的前面附有本篇、章的知識結構圖,涵蓋所有知識點,切實有效地幫助考生掌握。
四、形式創新
本書首次對言語理論的分析配以圖例,這些生動形象的圖例能讓考生深刻理解理論內容,輕鬆掌握理論知識,並且記憶深刻。同時,本書材料新穎,貼近生活,分析獨到,切合考試潮流。書中既有歷年經典真題,又有社會熱點材料。它能讓考生在了解時政的同時,輕鬆學習言語知識,真可謂一舉兩得。
目錄
第一篇 正確理解言語理解與表達(1)
第一章 言語理解與表達概述(2)
第一節 山東省公務員考試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現狀分析(2)
第二節 言語理解與表達的考查內容(3)
第二章 考試趨勢與複習要點(6)
第一節 考試趨勢(6)
第二節 複習要點(8)
第二篇 有效突破言語理解與表達(9)
第一章 語義分析(10)
第一節 詞語運用的心理學分析(10)
第二節 語義分析的方法——三步聯想法(13)
第三節 語義分析在片段閱讀中的套用(15)
第四節 語義分析套用示例(17)
第二章 語境分析(24)
第一節 材料語境的構成要素(24)
第二節 語境分析方法——3S法則(subject-sense-spread)(27)
全面複習言語理解與表達(33)
第一章 選詞填空(33)
第一節 虛詞部分(34)
第三節 成語部分(57)
第四節 常見近義詞辨析列表(64)
第五節 常見且易錯的成語300例(78)
第六節 選詞填空習題及答案解析(88)
第二章 片段閱讀(97)
第一節 題型歸納分析與命題規律總結(98)
第二節 判斷文段的主旨和觀點(98)
第三節 概括文段主要強調的內容(107)
第四節 判斷文段的標題(114)
第五節 判斷對文段內容的理解(119)
第六節 判斷短文的寓意(124)
第七節 推斷所給文字在全文的位置、作用(128)
第八節 推斷文中代詞所指代的內容(131)
第九節 推斷文中某個詞語或句子的含義(134)
第十節 推斷下文可能介紹的內容(139)
第十一節 推斷文中空缺處應填的語句(143)
第十二節 片段閱讀習題及答案解析(150)
第三章 文章閱讀(157)
第一節 題型概述與考點分類梳理(158)
第二節 文章閱讀的三種具體方法(162)
第三節 科技文閱讀要點分析(165)
第四節 經典例題演示(172)
第四章 語句連貫(184)
第一節 題型歸納分析與命題規律總結(185)
第二節 考點分類梳理與經典例題演示(187)
第三節 方法技巧點撥(201)
第四節 語句連貫習題及答案解析(203)
第五章 病句(212)
第一節 題型歸納分析與命題規律總結(213)
第二節 考點分類梳理與經典例題演示(214)
第三節 方法技巧點撥(231)
第四節 病句習題及答案解析(233)《邏輯判斷》

內容簡介

邏輯學是研究推理有效性的思維科學,是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的必備作答工具(或者說,邏輯思維方法是應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考試的必備知識與能力)。邏輯推理作為一種考試題型,可以測試一個人的智力,因此被各級公務員錄用考試所採用,在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也是必考題型之一。由於多數考生並未受過系統的邏輯思維訓練,對邏輯推理試題的命題間的內在推理關係不明,所以無法有效地答題。實際上,如果考生能夠充分利用邏輯學的基礎知識,那么很多題目的解題速度和準確率將大大提高。有鑒於此,中公教育的頂尖職業研發團隊結合邏輯學的基礎知識和山東省公務員考試邏輯推理(邏輯判斷)的歷年真題,編寫了這本《邏輯判斷》專項突破教材。 
本書具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內容全面,體系科學
通過分析歷年來山東省、國家和其他省市公務員考試中的邏輯判斷真題,歸納總結了所涉及的邏輯知識點,並結合了形式邏輯的相關知識,在此基礎上形成了本書的基本知識框架。本書的邏輯學知識既涉及基本的概念、命題、推理等基礎知識,又涉及必然性推理和可能性推理等重要內容。本書邏輯學知識的講解由淺及深,並用真題舉例說明,符合考生的學習規律。
二、重點突出,針對性強
根據多年的深入研究,對於山東省公務員考試中考生普遍反映的難點問題,在書中都予以重點說明,並運用大量的篇幅進行詳細的解讀,使考生能夠真正做到掌握規律、融會貫通、胸有成竹。而對於不經常出現且較容易的部分,則只用較少的篇幅,完全貼近公務員考試大綱的要求及命題趨勢。
三、講解清晰,例題經典
本書理論講解清楚,從基本概念、形式、規則以及解題思路等方面進行了講解,並選取了部分有代表性的並且能夠充分反映知識點的例題進行講解,使考生能夠更加深入透徹地了解理論知識,從而達到有效幫助解題的最終目的。
四、解析精準,舉一反三
編者在編著過程中進行了充分的換位思考,在每個知識點後面都附有例題,並進行詳細的講解,力圖使考生可以完全理解和掌握這一類題目的解題方法和思路,從而真正提高解題能力。而且絕大多數例題都取自近幾年來山東省、國家和其他省市公務員考試中的經典真題,使考生對考試的難度和考查特點有更直觀、更深刻的了解。
五、注重方法,事半功倍
根據山東省公務員考試時間緊的特點,許多題目需要運用一定的方法來幫助解題。本書通過對歷年真題的分析,總結了邏輯判斷部分常用的幾種方法,每種方法後都附有針對性的例題,力求幫助考生儘快掌握解題的方法,從而提高解題速度。
目錄
山東省歷年公務員考試邏輯判斷部分真題分析(1)
第一篇 邏輯概論(1)
第一章 概念、命題和推理(2)
第一節 邏輯概述(2)
第二節 概念(4)
第三節 命題(9)
第四節 推理(11)
第二章 邏輯的基本規律和邏輯謬誤(17)
第一節 基本規律及其謬誤(17)
第二節 其他常見邏輯謬誤(23)
第二篇 必然性推理(29)
第一章 直言命題及其推理(30)
第一節 直言命題(30)
第二節 對當關係及其推理(35)
第三節 直言命題的變形推理(44)
第四節 三段論(47)
第二章 復言命題及其推理(56)
第一節 聯言命題及其推理(56)
第二節 選言命題及其推理(58)
第三節 假言命題及其推理(63)
第四節 二難推理(77)
第五節 負命題及其推理(81)
第三章 模態命題及其推理(93)
第一節 模態命題(93)
第二節 模態推理(94)
第四章 常用解題方法(101)
第一節 文氏圖法(101)
第二節 圖表法(105)
第三節 排序法(113)
第四節 代入法(116)
第五節 計算法(123)
第六節 假設法(125)
第七節 排除法(129)
第三篇 可能性推理(133)
第一章 歸納推理(134)
第一節 歸納推理的概述和分類(134)
第二節 因果聯繫及尋求方法(140)
第二章 類比推理(153)
第一節 類比及其分類(153)
第二節 類比推理(153)
第三章 削弱、加強和前提型題目及其解題方法(156)
第一節 論證結構的組成及鑑別(156)
第二節 論證有效性分析(158)
第三節 削弱型(162)
第四節 加強型(181)
第五節 前提型(191)
第四章 解釋和評價型題目及其解題方法(200)
第一節 評價論證方法(200)
第二節 解釋型(203)
第三節 評價型(215)
第五章 結論型題目(230)
第一節 題型特點(230)
第二節 對題乾信息的轉化(230)
第三節 歸納論點(235)
第四節 經過簡單計算得出結論(239)《資料分析》

內容簡介


資料分析是國家公務員考試和山東省公務員考試的重要題型。它具有題目提供的信息量大(材料閱讀量大)、題量多的特點,同時也是考生想獲得高分的必爭之地。資料分析考核的是考生對材料的理解、分析、比較和計算的能力,是考核個人綜合素質的重要題型。對材料的深刻理解和對運算式子的快速求解是攻克資料分析題型的兩大基礎。
本書編撰的五大目標:
一、科學分類歸納
對於資料分析,我們要歸納整理,科學分類,理清思路。本書將概念、技巧、類型依次分類整理,分別闡釋。對概念部分,分為計算性概念和非計算性概念兩大部分,每部分又根據相近的概念進行分組辨析。技巧又分為閱讀材料技巧、識破題目設定陷阱技巧、運算技巧等多個部分。題目類型也是依據材料的不同進行了詳盡科學合理的分類。
二、梳理知識要點
資料分析提供的材料往往包含一些背景知識。本書的第一章就對涉及的知識要點(主要是概念術語)進行了明確的解說。每個重要的概念,既有定義說明,也有例題舉證套用,更有相關概念的辨析。這樣才能避免因對資料分析中知識點的基本概念理解不夠透徹、概念不清,而導致出現屢做屢錯的現象。
三、快速理解資料
面對資料分析中各種紛繁複雜的資料形式和千變萬化的材料內容,本書“資料分析的讀題技巧”部分詳盡具體地介紹了文字、表格、圖形及綜合類資料的閱讀方法,能方便考生快速抓住資料的核心所在,迅速把握資料內容,為成功解題打下堅實基礎和節省時間。
四、洞悉題目要求
資料分析中題目要求千變萬化,本書“資料分析的考法及其對策”部分介紹了資料分析的14種常考題型,並揭示了資料分析題目經常設定的12種迷惑考生、轉移視線的陷阱,讓考生能迅速地找到題目的真正要求,避免因誤解題目而造成的解題失誤。
五、精確計算答案
為了簡化計算,本書提供了15種實用的計算技巧,力圖把廣大考生從繁瑣的計算中解放出來,釋放大家的精力和時間,並確保計算結果的正確性,真正提高資料分析成績。
“讀一本好書,猶如交一好友”。選擇了中公教育系列教材,相信中公教育會成為各位考生進取途中的摯友。
目錄
第一章 資料分析概述(1)
第一節 山東省公務員行測考試資料分析部分深度剖析(1)
第二節 資料分析題型概要(2)
第三節 解題技巧(3)
第二章 資料分析重要概念(4)
第一節 計算性概念(4)
第二節 非計算性概念(10)
第三章 資料分析技巧(17)
第一節 資料分析的讀題技巧(17)
第二節 資料分析的14種考法及其對策(20)
第三節 資料分析的12種陷阱(48)
第四節 資料分析的計算技巧(61)
第四章 資料分析分類精講(75)
第一節 文字資料(75)
第二節 表格資料(86)
第三節 圖形資料(107)
第四節 綜合資料(151)
第五章 精選題型練習(170)
第一節 文字資料(170)
第二節 表格資料(180)
第三節 圖形資料(192)
第四節 綜合資料(204)
第五節 參考答案及精解(225)《申論考試熱點標準表述

內容簡介


正確洞察熱點事件、輕鬆掌握官方表述,是每位準備公務員考試的考生夢寐以求的目標。但是,礙於有限的備考時間和備考精力,考生往往無暇顧及卷帙浩繁的理論書籍和浩如煙海的海量信息。
目錄
第一篇 總綱——科學發展觀(1)
專題一 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1)
專題二 科學發展觀與和諧社會(8)
專題三 科學發展觀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16)
第二篇 經濟建設(18)
專題四 改革開放三十年(18)
專題五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22)
專題六 金融危機(25)
專題七 節約型社會(30)
專題八 創新型國家(33)
專題九 地區發展差距問題(37)
專題十 生態文明建設(44)
專題十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與巨觀調控(46)
專題十二 節能減排(53)
專題十三 災害應急機制(56)
專題十四 智慧財產權問題(60)
第三篇 政治建設(64)
專題十五 服務型政府(64)
專題十六 解放思想(71)
專題十七 基層民主建設(76)
專題十八 政府公信力(79)
第四篇 文化建設(84)
專題十九 社會主義和諧文化建設(84)
專題二十 文化體制改革(90)
專題二十一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94)
專題二十二 思想道德建設(97)
專題二十三 弘揚民族文化(101)
專題二十四 奧運精神(104)
專題二十五 網路輿論的監管問題(106)
第五篇 社會建設(113)
專題二十六 收入差距與社會公平(113)
專題二十七 教育優先發展與人才強國戰略(116)
專題二十八 就業問題(121)
專題二十九 醫療問題(126)
專題三十 住房問題(138)
專題三十一 三農問題(141)
專題三十二 生產安全問題(157)
專題三十三 食品安全(165)
專題三十四 群體性事件(169)
專題三十五 社會保障制度建設(172)
附錄《申論作答誤區與策略》

內容簡介


申論作答誤區與策略》是國內首部系統分析申論作答易犯錯誤、提出改進策略,並以問答形式解答考生關心的申論有關問題的工具書。
目錄
第一章 申論作答常見誤區(1)
一、觀點性錯誤(2)
二、材料性錯誤(21)
三、表達性錯誤(36)
第二章 誤區產生的原因(73)
一、形成錯誤的心理機制(74)
二、導致錯誤的固有因素(75)
三、程式和技術失誤(76)
第三章 申論作答制勝策略100例(77)
1. 什麼是申論?(78)
2. 申論作答是否只是寫文章?(78)
3. 什麼是“策論型文章”?申論與策論有什麼關係?(78)
4. 怎樣理解策論文、對策文、評論文、議論文等文章名稱和它們
之間的關係?(80)
5. 再現給定資料的內容,可不可以抄錄原文?(81)
6. 小題的答案和文章中是否可以大量引用資料原文?(82)
7. 為什麼概括主要內容和主要問題的答法不同?(82)
8. 概述資料內容的題型,答案可否以對策內容為主?(82)
9. 問題概括與原因分析是單獨說好還是結合起來說好?(82)
10. 概括資料信息要不要分“1、2、3……”幾點或幾小段?(83)
11. 闡述分論點時可不可以用“一、二、三……”或“第一、第二、
第三……”這樣的序號?(83)
12. 從給定資料中找不到對策、寫不出對策怎么辦?(83)
13. 在對策為主的文章里運用理論分析合適嗎?怎么用才合適?(86)
14. 怎樣處理文章中的理論分析內容?(87)
15. 怎樣安排文章各個部分的篇幅,分析、對策孰詳孰略?(88)
16. 小題中的擬定對策是否可以用於寫作文章中的對策部分?(88)
17. 如何避免重複對策小題的答案而造成扣分?(89)
18. 如何在文章中闡述和論證對策?(89)
19. 對策中也要講“為什麼、怎么辦、作用意義”,應該怎樣處理?(89)
20. 對策數目以幾條為宜?一篇文章寫了六條,是否太散?(90)
21. 對策中的“法律、法規、制度、機制、體制、體系”等概念,應如何
認識、怎樣闡述?(91)
22. 如何應對抽象和具體的文章擬題要求,比如像《人與自然》這樣
寬泛的題目如何作答?(93)
23. 如何給予閱卷者良好的第一印象?(93)
................
第四章 必做15套申論真題(163)
2009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64)
2008年中央、國家機關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64)
2008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74)
2007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84)
2006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195)
2008年北京市(面向應屆畢業生)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04)
2008年寧夏回族自治區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11)
2008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16)
2008年江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23)
2008年陝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31)
2007年河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39)
2006年吉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46)
2007年四川省法院、檢察院系統公開錄用工作人員考試《申論》試卷(252)
2008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58)
2008年山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267)《申論範文點評》

內容簡介


《申論範文點評》是中公教育2010年推出的申論系列專項突破教材之一,為中公教育革新公務員考試教材體系後的第一個大手筆。
這也是國內公職輔導業界第一本申論優秀範文、問題習作點評集,以“答案+文章+批註+點評”的形式,按一定的質量標準,將不同答案分為A、B、C、D、E5個檔次,分別指出優長與欠缺之處,系統梳理了考生作答實踐中存在的共性問題,深入剖析了問題普遍存在、多見易發的原因,以及判定其為失誤和不足的理由、依據,精當地指出了改進的策略,提出了更佳的作答方案,便於考生對照正反兩方面的作答實例,校正思路,提高作答水平。
《申論範文點評》包括典型申論真題15套,不同檔次的答案55套,點評200餘例,評語近10萬字。該書具有以下鮮明特色:
一、自成一家,體裁新穎
首創多角度、分檔次的申論作答解析與評點形式,按照中公教育研發與輔導團隊積9年經驗研究確定的申論答案質量標準,將不同的答案按其質量分為A、B、C、D、E5個檔次。如2008年國考怒江水電開發主題,每道試題都按不同檔次提供了2至5個不等的參考答案,從中既可獲得多種思路的啟發,又可了解答案獲得不同檔次評價的原因,為避免誤區和改進提高提供了借鑑。在點評中,圍繞試題的主題,分別提供1至3個可行與較佳的作答思路,如2008年浙江省考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由淺到深、由粗到精、由易到難、由單純到複雜、由一般到具體,使考生從不同思路的比較中獲取準確作答的參考和借鑑,切實增強基礎作答能力與靈活應變能力。
二、視角獨特,見解精深
用多種現代、專業化的觀點對申論試題進行詮釋和解析,篩選、比較、確定最佳答題思路。如2008年國考水電開發試題,圍繞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主題,建立了考查經濟建設的以民為本、公共政策、新型政績觀、生態文明多元視角,為考生提供了多維度、廣視域的答題策略選擇。在評點中超越具體的答題模式、條條框框的束縛,把作答申論的基本策略概括為 “依據正確理論、立足準確題意、緊扣給定資料內容”的“三結合”原則,提出正確思路,啟發考生擺脫僵硬粗陋的輔導材料、培訓講座對思維的束縛,激發潛能,釋放活力,靈活作答申論試題。
三、源於實踐,啟發性強
所有答案來自中公教育研發與輔導團隊解析真題、撰寫範文與指導考生作答真題、為考生批改作業的工作實踐,與考生的素質、能力、心理、經驗和需求緊密結合,針對考生申論作答的具體實際,為考生挑毛病、找錯誤,指明改進的途徑,幫考生啟發思路、開闊視野,引導考生在把握原則的基礎上靈活作答。注重通過點評、改錯,引導考生強化基礎能力的培養、公務員素質的養成,時時處處思考身邊問題,積累相關知識,形成真知灼見,進而能夠對申論題目做出深刻獨到的解答。
《申論範文點評》對於考生準確掌握申論的基本規律、基本作答原則,提高閱讀理解、把握題意、結合材料準確作答和寫作議論文的能力具有重要價值,堪稱代表國內申論研究領域前沿和頂峰的一部力作,定會成為一部考生案頭必備、能夠切實從中受益的工具書。
目錄
第一章 2009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糧食安全主題”範文點評(1)
第二章 2009年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國民素質主題”範文點評(26)
第三章 2009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危機與創新主題”範文點評(43)
第四章 2009年江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民生主題”範文點評(58)
第五章 2008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怒江水電開發主題”範文點評(77)
第六章 2008年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農村公共服務主題”範文點評(99)
第七章 2008年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行業自律主題”範文點評(124)
第八章 2008年山東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感恩主題”範文點評(149)
第九章 2008年吉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養老主題”範文點評(173)
第十章 2008年山西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閱讀經典主題”範文點評(198)
第十一章 2008年上海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政府績效評估主題”範文點評(220)
第十二章 2008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農民工社保主題”範文點評(239)
第十三章 2008年山東省軍轉幹部分配考試《申論》試卷 ——“奮發精神主題”範文點評(255)
第十四章 2008年天津市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公共安全主題”範文點評(272)
第十五章 2008年浙江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試卷 ——“全面建設小康社會主題”範文點評(288)

主編簡介

李永新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具有深厚的公務員考試核心理論專業背景,具有極其豐富的公務員考試實戰經驗,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各省公務員招考有博大精深的研究,主持研發了自成體系、獨具特色、效果顯著的公務員考試輔導課程和全系列教材。講授深刻、系統、精彩,極受考生歡迎。
張永生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資深專家,頂級輔導教師。多年來潛心致力於公務員考試的教學研究,參與編撰了中央國家機關及各省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實踐中充分體現了培訓針對性強、真題命中率高的特點。成為深受考生信賴的實力派講師!
李 琳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發團隊核心成員,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對公務員考試命題趨勢有著準確的把握。在授課過程中,在傳授解題方法技巧的同時,更注重提升學員基本能力,幫助無數考生在考前短期內大幅提升,最終在面試階段脫穎而出。
劉 彥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畢業於北京大學物理學院,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及面試輔導造詣頗深,善於用簡單方法解決看似複雜的問題,講授生動,幽默,備受學員推崇和歡迎。
王學永 中公教育首席研究與輔導專家 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公共管理碩士,理論基礎紮實。有著豐富的備考經驗和技巧,受到各地學員的歡迎和認可,特別是對公務員考試的難點(演繹推理部分)有深入的研究,將理論與實戰很好地結合起來,形成了最新成果,能讓學員在備考過程中得到顯著提高。
李國斌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從事多年高等教育數學教學工作,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有系統深入的研究,尤為擅長邏輯推理部分教學。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美的授課藝術,對公務員考試相關科目具有獨到的研究,授課邏輯思路嚴謹,語言生動幽默。其對面試體系的研究,同樣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果。
雲 哲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公務員考試研究與輔導專家。對數字推理和數學運算有深入的研究,透徹剖析命題人的命題思路,善於把握抽象的數字推理規律,幫助考生突破瓶頸,注重培養考生“舉一反三”的能力,啟發學員發現各類題型的快速解題方法,總結應試規律,授課思路清晰,深受廣大學員的好評。 王 娜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對中央國家機關和地方公務員考試有深入研究,主講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面試理論。注重對學生能力的培養,講解知識深入淺出,條理清晰,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完美的授課藝術。
趙金川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中公教育研究與輔導專家,對公務員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部分有深厚的研究,具有豐富的教學經驗,授課極具特色,廣受學員歡迎。
葛樹明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科目授課教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資料分析。系統研究了資料分析部分的重要概念、圖表特點,並總結出一系列適合於資料分析部分的解題技巧。授課細緻認真,對考點把握準確,重點突出,條理清晰,實用性強,總結的解題方法能夠引導學生準確有效的複習。
單堂雲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執教多年,積累了豐富的教學實踐經驗,對行政職業能力測驗有系統深入的研究,造詣頗深,授課充滿激情,考點把握準確,善於將複雜的問題巧妙簡化,善於抓住學生的思想,有效提高考生快速解題的能力,深受廣大學員的歡迎。
陳 巍 中公教育資深研究與輔導專家 主要研究方向為言語理解與表達。對歷年真題有深入的研究,總結了言語理解與表達部分的變化過程、出題特點、命題趨勢,為輔導學員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授課嚴謹而不失幽默,傳授簡單實用的解題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注重與學生互動,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山東人民出版社

山東人民出版社成立於1951年1月1日,是山東省惟一的綜合性地方出版社。1984年7月,山東人民出版社改名為山東省出版總社;同時,將原山東人民出版社所屬的政治經濟理論編輯部改為以出版哲學社會科學圖書為主的專業出版社,沿襲原綜合性山東人民出版社社名、社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