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大學腳踏車協會

山東大學腳踏車協會

山東大學學生腳踏車協會成立於2004年3月15日,在學校領導,社會各界友好群體以及廣大師生的關注和支持下,歷經十幾年風風雨雨的淬鍊,通過一代代車協人的求實奉獻,現今已成為山東省最具影響力的高校學生社團之一,並為致力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品牌學生社團”而不懈努力。

基本資料

山大車協LOGO 山大車協LOGO

①簡稱:山大車協

②英文名:Cycling Association of Shandong University(CASDU)

③成立時間:2004年3月15日

④協會性質:山東大學團委領導下的實踐性社團

④協會宗旨:深入社會,融於自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

⑤車協人的追求:行萬里路,讀社會書

⑥車協會歌:《奔跑》

協會概況

協會立足於社會實踐,為廣大會員建造出一個學習、交流、鍛鍊與收穫的平台,以各種活動讓會員充分展示自我,張揚個性,磨練意志和品質。 “深入社會,融於自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是車協不變的宗旨,“行萬里路,讀社會書”是車協人恆久的追求。用車輪去丈量祖國的土地,用心去認識社會的規律,用敢愛敢做的精神去獲取無窮無盡的財富,用勇於實踐的胸襟去練就堅強有力的翅膀,去衝擊曾經未知的領域,飛向更高更遠的平台。

回望歷史,車協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長足的進步和發展。2004年濟南——青島——威海“千年奧運 百年山大”、2005年濟南——青海湖“走進和諧西部”、2006年濟南——黃山“承載和諧 千里尋音”、2007年濟南——呼倫貝爾“尋覓山大足跡 共建綠色家園”、2008年環山東半島“關注農村老年人” 、2009年濟南——井岡山“見證六十年”、2010年西安——昆明“青春勵志 重走長征路”、2011年桂林——香格里拉“傳承紅色經典,接力愛心奉獻”、2012年洛陽——敦煌“重走絲綢之路,聚焦西北民生”、2013年通遼——漠河“深入祖國北疆,播種綠色夢想”、2014年成都——西安——青海湖“蜀都秦川西海,重為社稷行來”、2015年武漢——昆明“重返西南,考察百年屯堡變遷”、2016年銀川——重慶“塞北甘南巴蜀行,生態文明奏新章”,這十三次暑期遠征社會實踐活動,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而在其他方面,車協也是屢獲殊榮。2005年第一次參加北京長城腳踏車嘉年華,就獲得了女子團體第五,2006年女子團體登上領獎台,獲得第三的好成績。在首屆全國大學生腳踏車錦標賽上,車協更是一舉獲得團體全國第一、女子個人賽冠軍、道德風尚獎的優異成績!在2010年5月9日第八屆大學生腳踏車交流賽中,取得男女混合團體賽第二名、女子個人賽第三名、男子公開賽第五名、男子精英賽第十名的優異成績!在2011年5月7、8日第九屆全國高校山地車交流賽中,更是獲得女子公開賽第一名、男子公開賽第五、男子精英賽第十以及團體第二、風采展示第一名的驕人成績!2012年第十屆全國高校山地車交流賽中取得了女子公開賽第二名、第三名、第四名和第五名、男子公開第五名、男子精英第四名、第九名和團體賽第二名的耀眼成績!2005年、2009年山大優秀社團,2006年至2008年、2010年四年被評為精品社團,車協完成跨越式發展,遠征、文化周、拉練等一系列品牌活動深入人心!

年輕的車協讓成員緊密相連,規劃著名閃耀的藍圖,傳承著共同的夢想,克服困難,直面人生,帶著感恩與欣喜體會每一天的快樂,收穫每一步的成長。回首過去, 放眼未來,全體車協人將攜手全國兄弟社團共同進步,為社會做出貢獻,綻放光彩,並一起迎接嶄新而璀璨的明天。我們繼往開來!

部門設定

實踐部、秘書處、宣傳部、策劃部、資料部、外聯部

歷任會長

2004 高 陽 江蘇鹽城人 2002級管理學院

2005 彭 輝 山東臨沂人 2001級政管學院

2006 劉兆軒 重慶人 2004級經濟學院

2007 孫 育 山東東營人 2005級管理學院

2008 趙 博 山東濟南人 2006級材料學院

2009 黃樂富 江西景德鎮人 2007級醫學院

2010 譚潔 四川德陽人 2008級土建學院

2011 張宇喆 山東濟南人 2009級電氣學院

2012 張震 山東臨沂人 2010級化學與化工學院

2013 羅雨飛 山東濟南人 2011級軟體學院

2014 李冉 山東濱州人 2012級管理學院

2015 花羅俊 貴州黔南人 2013級材料學院

2016 馬傑 陝西鹹陽人 2014級機械學院

吳訓超 河南商丘人 2014級信息學院

2017 李宏達 山東聊城人 2015級化學與化工學院

2018 路錦傑 雲南昆明人 2016級機械學院

2019 王哲 山東濟寧人 2017級能源與動力工程學院

協會活動

日常活動

1.每周二、周四晚於各校區操場進行體訓。一方面增強體質,另一方面為大家提供一個交流的平台;

2.每周六或周日六校區分別或聯合舉辦拉練,全年共40次左右。濟南的每一寸風景區幾乎都留下了我們的騎跡;

3.清明、五一、端午假期及十一長假全校統一舉辦聯合拉練(兩天及以上);

4.3月15日是山大車協的生日,屆時會舉辦車協文化周、會刊發行儀式以及生日晚會;

5.冬至包餃子、趣味腳踏車比賽等內部交流活動;

6.暑期遠征(用騎跡見證奇蹟)。

暑期實踐

在車協人眼中,腳踏車不僅僅是一項運動,它更是一種文化,是一種載體。車協人以腳踏車為媒介,廣交天下之朋友,為會員建立一個共同的家,讓他們體會世間的友愛,生活的溫馨,樹立一種樂觀向上的精神,建立一種真誠相待的友誼;車協人以組織大型活動為契機,發掘每個人的才幹,培養每個人的能力,為大家提供一個可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使他們得到一個認識自我,鍛鍊自我的良機;車協人以腳踏車為工具去“行萬里路,讀社會書”,磨練自身的意志品質,加強自己的心理素質,懂得該如何面對困境,該如何正視競爭日益激烈的社會;車協人以假期遠征為活動的核心組成,通過艱苦的漫漫長路服務社會,宣傳自我,體驗生活。

在氣餒和膽怯的時候,我們將明白堅定信念的重要;在汗水順著臉頰流淌的時候,我們將知道頑強毅力的可貴;在嚴格的組織紀律面前,我們將鍛鍊出良好的自制力;在遇到惡劣天氣等意外情況的時候,我們將提高我們的應變能力;當我們的隊員出現問題,大家互幫互助的時候,我們將真正的體會到“團隊精神”的內涵;當我們完成使命歡呼的時候,我們將迸發出強烈的集體榮譽感,戰勝困難完成目標的成就感……

我們相信此活動一定可以讓參加的隊員獲益匪淺,引起學校,甚至社會的廣泛關注!我們將用腳踏車把山大的文化,山大的精神帶到社會的深層,讓更多人認識山大、了解山大;讓更多人知道山大有如此充滿活力的社團,山大的社團有如此豐富多彩的活動;讓更多的優秀學子走近山大選擇山大!

千年奧運 百年山大

二零零四“濟南—青島—威海行” ——車協歷史上第一次遠征

23人參加:徐鵬、高遠、高陽、郝海華、王曉光、路勇、倪猛、賈宏磊、李海旭、白健昌、于洋、劉佳、劉利劍、宋越、李振濤、張道軍、王君偉、彭輝、王其香、喬瑞敏、張驪婧、張元源、王菲。

隊長:高陽

2004年6月25日出發,歷時10天,騎行6天,青島休息兩天,威海休息兩天。7月5號晚在威海火車站乘火車返回濟南,於6號清晨6點整到達濟南火車站。

走進和諧西部

二零零五“濟南——青海行”——車協歷史上第一次跨省遠征

34人參加,8名女生。

隊員名單(整理中):

男生:張道君、李振濤、井強、張宇澤、張小貝、張進、劉洪波、楊盛龍、林肖、劉兆軒、范迎春、李振超、王詩平、王夕成、張金卓、閆可峰、鄧世昌、韓愛軍、黃少榮、夏海豹、周偉俊、潘毅、李斌、

女生:褚紅玲、姚丹、徐峰、張新靜、李小嬌、許靜、張玉苹、楊爽

隊長:張道君;協理:李振濤;隊醫:張小貝、褚紅玲;技術員:周偉俊 張宇澤

2005年7月10日出發,歷時21天,歷程2200公里,騎行14天,7月30號到達西寧。8月4日早上在西寧火車站乘火車返回濟南,於8月5日下午到達濟南火車站。

承載和諧,千里傳音

二零零六“濟南——黃山行”

19人參加,7名女生。

隊員名單:

男生:劉兆軒、周偉俊、張子棟、亓鵬、劉惠斌、王帥、趙志鵬、劉鵬、馬友才、周鵬、胡智睿、劉哲、林肖

女生:鄒嶧、程明玉、金晶、王迪、劉彩霞、江麗麗、塗朝敏

隊長:周偉俊;協理:劉兆軒;隊醫:劉彩霞;技術員:王帥、劉哲

2006年7月9日出發,歷時18天,歷程1500公里,騎行14天,7月26號到達黃山。

尋覓山大足跡,共建綠色家園

二零零七“濟南——呼倫貝爾行”——車協的黃金一代

26人參加,9名女生,

隊員名單:

男生:劉鵬、紀榮泉、郭熙、趙博、杜江、王遠、苗志坤、劉榮策、朱瑞軍、葉思明、賈海岩、姜永岩、盧凱、張新星、郭厚琛、豐凱歌、周書喆;

女生:褚紅玲、程鍇萍、連珊、吳盼玉、趙芳芳、張璐、柴君、林少叢、王璐娜

隊長:劉鵬;協理:紀榮泉;隊醫:趙芳芳、連珊;技術員:朱瑞軍、劉榮策

2007年7月13日出發,歷時22天,歷程2008公里,騎行17天,8月4日到達海拉爾。8月7日在海拉爾火車站乘車返回濟南,於8月9日到達濟南火車站。

關注農村老年人

二零零八“環山東半島行”——車協歷史上第一次按男女比例1:1選拔的遠征

22人參加,11名女生,

隊員名單:

男生:郭熙、謝偉偉、張雲鵬、黃樂富、樊軍鵬、王遠、席華、李建新、夏運華、孫守亮、張凱;

女生:吳玎、房秀梅、李曉楊、薛愛兵、王秋歌、張麗娜、梁佩佩、呂青青、范欣、李雙子、俞方平

隊長:郭熙;隊醫:李曉楊;技術員:謝偉偉

歷時24天,歷程1600公里,騎行17天

見證六十年

二零零九“濟南——井岡山行”

28人參加,11名女生,

隊員名單:

男生:黃樂富、謝偉偉、嚴玉海、彭雷、王軍委、齊文超、趙金鵬、孫凌雲、朱春濤、李赫、譚潔、蔡杬欣、王偉、康家駒、封暢、張雨、李德帥;

女生:王曉彤、劉潔、單麗娜、劉國景、陳延林、陳偉、羅珊珊、邱瑾、辛桐、范欣、黃靈麗、

隊長:黃樂富;副隊長:謝偉偉;隊醫:劉國景、陳延林;技術員:康家駒、趙金鵬

2009年7月10日出發,歷時一個月,騎行20餘天,歷程2500多公里,經過山東、江蘇、安徽、湖北、江西五省,翻越沂蒙山區、大別山山區、廬山山區、井岡山山區四個山區,8月8日到達井岡山

青春勵志,重走長征路

二零一零“西安——昆明行”

33人參加,11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劉國景、許瑞雪、劉賽、秦曉紅、趙聰聰、張碧薇、吳思凡、路雯、黎含容、梁超宇、郭葉南

男生:趙博、謝偉偉、譚潔、蘭海東、董鵬、曹傳振、張宇喆、黃承恩、黃鳳躍、李波、孫文浩、崔煒、楊曉霆、龔河卿、劉昊、田雨、吳昊天、楊爽雲、洪圓、楊洪坤、韓志明、孫佳煒

隊長:譚潔、趙博;副隊長:謝偉偉、劉國景;隊醫:許瑞雪、張碧薇;技術員:崔煒、孫佳煒

2010年7月15日分兩隊分別從西安與成都出發,歷時一個月,行程2000公里:越秦嶺,過蜀道,走川藏上二郎山,翻駝夫山,磨盤山,二半山,上麗寧十八灣,下滇藏……8月6,7,8日在南華縣大沖村進行支教活動,和當地小朋友結下深厚情誼。最終8月10號到達昆明。

傳承紅色經典,接力愛心奉獻

二零一一“桂林——香格里拉”

30人參加,十一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田由甲,雋家香,邢曉琳,馮曉晗,李鴿,沃凱莉,胡彬,楊燕茹,戴鵲,劉燕夏,劉潛

男生:張宇喆,孫佳煒,彭雷,張震,孫望,謝康,楊增森,呂孟霖,魏慶文,朱海寬,周磊,胡瀟平,周生引,陳燎,張岳,牛仁旭,丁林森,方駿,王廣寧

隊長:張宇喆;副隊長:孫佳煒,彭雷;隊醫:田由甲,雋家香,邢曉琳;技術員:張岳,陳燎,牛仁旭,周生引

2011年7月8日從桂林出發,歷時31天,總長2045公里:跨廣西、貴州、雲南三省,挑戰接近三千米的海拔變化,領略熱帶到高原的魅力風光,翻山越嶺,雨打日曬,到達“心中的日月——香格里拉”。期間7月26日至7月31日,繼續在雲南南華縣大沖村進行了支教活動。8月8日到達香格里拉。

重走絲綢之路,聚焦西北民生

二零一二“洛陽——敦煌”

25人參加,總計9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高雅、彭雪妮、蔡婧褘、張樹霞、沈心儀、賈雨晨、劉亞婷、趙思越、周心宇

男生:張震、方駿、孫望、師超、孫夢陽、胡宗海、郭昊一、屈飛強、蔡振瀚、陳馮、高錦濤、陳雄、張紹、徐晨、羅雨飛、張海瀟

隊長:張震;副隊長:方駿、孫望;隊醫:高雅、彭雪妮,周心宇;技術員:胡宗海、郭昊一、陳雄、徐晨

2012年7月5日從洛陽麗景門發車,歷時一個月,騎行20餘天,全程約2500公里。橫跨河南、陝西、甘肅三省,經歷西北的狂風暴雨,乾旱地區的戈壁沙漠,烈日高溫下穿越近百里的無人地區,接受了大自然最原始的生存考驗,領略了粗獷豪放的西北風情,感受了絲路之上的歷史情懷,擴展了胸襟磨練了意志,最終到達沙漠中的中華文明藝術寶地——敦煌。在此期間,隊員們於7月22日至7月24日在武威市民勤縣開展了“關於民勤縣防沙治沙的社會調查”實踐活動,調查了當地備受關注的防沙治沙情況也深入了解了當地的民生現狀。2012年8月3日下午到達敦煌。

深入祖國北疆,播種綠色夢想

二零一三“通遼——漠河”

26人參加,總計10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彭雪妮、張佩清、屈雲萌、徐笑語、李冉、霍舒同、彭春曉、劉舒、孫敬書、丁愛寧

男生:羅雨飛、崔煒、沈光、邵爍、鄭宇、孫笠超、徐志強、杜冠霖、楊文亮、郭永發、曲植、鄭海山、於丙然、楊坤、宋春良、邵宇傑

隊長:羅雨飛;副隊長:彭雪妮、崔煒;隊醫:屈雲萌、彭春曉、霍舒同;技術員:於丙然、杜冠霖、徐志強、孫笠超

2013年7月12日從通遼火車站發車,歷時26天,其中騎行20天,社會實踐4天,休整兩天,全程約2000公里。從呼倫貝爾草原到大興安嶺林區,跨越內蒙、吉林、黑龍江三省,體會了蒙族人的熱情,領略了草原的遼闊,見證了大興安嶺的富饒。遠征期間,隊員們於7月24日至7月27日在呼和諾爾縣開展了“關於呼倫貝爾草原防沙治沙社會調查”實踐活動,調查了呼倫貝爾的沙化情況,親身參與了治沙行動,也深入了解了呼和諾爾縣當地居民的生活狀況及對防沙治沙的態度。2013年8月6日下午所有隊員安全到達漠河。

蜀都秦川西海,重為社稷行來

二零一四 “成都——西安——青海湖”

28人參加,17名男生,11名女生

隊員名單(按遠征號碼順序):

女生:尹玉如、李芳宇、董雲霞、盧亞蒙、劉慧瑩、李金彥、周思怡、張明瑋、薛心怡、楊君婷、文曉歡

男生:楊文亮、黃灝、秦照領、賴笛南、王凱棟、胡宗海、寧聖林、於丙然、李寵、石寬、李洪珊、花羅俊、馬浩然、趙虔、郭昊一、康航、邵宇傑

隊長:楊文亮;副隊長:胡宗海、於丙然;隊醫:董雲霞、李芳宇、文曉歡、尹玉如;技術員:花羅俊、秦照領、石寬、趙虔

2014年7月11日從成都出發,歷時29天,其中騎行23天,社會實踐2天,休整4天,全程約2566公里。從天府四川北上入八百里秦川,西進上青藏高原環青海湖,先後途徑四川,陝西,甘肅,青海四省。走劍門,翻秦嶺,過秦川,上高原,渡黃河,探西海。領略青藏高原上的嚴寒風雨;甘陝邊黃土高原的酷熱難耐;黃南藏區熱貢文化的神秘原始;四川劍門蜀道的雄奇偉岸。隊員們於7月31日至8月1日在黃南藏族自治州同仁縣開展了關於當地遊牧民族定居工程調查的實踐活動,走訪居民,家訪座談,同時認識了神秘而原始的熱貢文化。遠征隊於2014年8月8日下午到達西寧。

重返西南,考察百年屯堡變遷

二零一五“武漢——昆明”

28人參加,18名男生,10名女生

隊員名單:(按遠征號碼順序)

女生:王玲、董雲霞、高婷婷、董曉鷗、康夢露、李怡萍、宋寧、金雯、陳銀香、張穎

男生:黃灝、歐釗輝、黃郭強、王得道、金弘毅、葛一、陳春全、張家瑞、張翔飛、蔡碧波、馬傑、嚴海東、朱笛、黃智毅、孫雨田、劉佳鑫、唐若聰、趙虔

隊長:黃灝;協理:趙虔、董雲霞;隊醫:董曉鷗、宋寧、金雯、張穎;技術員:張家瑞、蔡碧波、馬傑

2015年7月15日從武漢出發,歷時27天,其中騎行19天,社會實踐5天,休整3天,全程約2015公里。探索神秘的西南地區,領略獨特的少數民族風情。從火熱的武漢到四季如春的昆明,從20米的江漢平原到2000米的雲貴高原,先後途徑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四省,隨著海拔一點點上升,溫度也一度度下降。在此期間,隊員們於8月1日至5日在貴州省安順市屯堡旅遊區開展“關於旅遊經濟對地域民俗文化的影響調研”的社會實踐活動,走訪屯堡大小村寨,在屯堡文化研究中心舉辦座談會,深入了解有著六百年悠久歷史的屯堡文化,分析近年來旅遊開發對其的影響。2015年8月10日所有遠征隊員安全到達昆明。

塞北甘南巴蜀行,生態文明奏新章

二零一六“銀川——重慶”

25人參加,18名男生,7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李逸簫、張湛瑋、葉俊紅、張翔鶴、於宇、崔媛媛、李雨鴻

男生:吳訓超、佘政、馮玥鵬、楊時財、李宏達、郭文昊、徐子健、張欣偉、莊嚴、朱彬、陳春全、盧瑤、劉培慶、譚龍、王延祥、趙逸新、田大有、朱加勇

隊長:吳訓超;隊醫:李逸簫、張湛瑋、張翔鶴、崔媛媛;技術員:佘政、郭文昊、徐子健、朱加勇

2016年7月14日從銀川出發,歷時27天,騎行20天,社會實踐5天,休整2天,全程2088.5公里。帶著塞上江南的神秘啟程,伴隨黃河之都的厚重跋涉,穿越川西的薄雲遠天,感受錦官城的浮光掠影,奔赴渝都江畔的聖潔約定;走戈壁過草原翻越一座座山,看花海遇尕湖領略一道道川;感受濃郁的回鄉風情,了解豐富的藏羌文化。16遠征隊25個人歷時27天,經寧夏、甘肅、四川三省,於8月9日下午順利抵達重慶市,其中在8月1日至8月5日期間進行了“龍溪-虹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運營現狀的調查”社會實踐活動。在調查結束後16遠征隊又在都江堰市舉辦了以“重視生態文明建設,倡導環保出行”為主題的公益騎行活動,得到了市民的廣泛關注,同時在都江堰電視台《都市報導》欄目播出。16遠征隊歷時27天,隊員們真正的實現了:深入社會,融於自然,挑戰極限,超越自我!

行始湘西終漠北,心繫晉陽思水源

二零一七年“張家界——包頭”

25人參加,16名男生,9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劉亞卓、孔祥宇、張雪瑩、查蘇娜、戴舒月、韋瑩嬌、張文琳、雷園園、宋詩云

男生:李宏達、朱彬、徐子健、項子健、牛仔健、米鋅林、王彬、路錦傑、肖棟霖、楊昌華、郭同坤、邱雲貴、周航、熊望旭、周文博、王國恩
隊長:李宏達;協理:朱彬、徐子健;隊醫:劉亞卓、孔祥宇、雷園園、張文琳;技術員:王彬、周文博、肖棟霖、熊望旭

2017年7月14日從張家界出發,歷時29天,騎行22天,里程2543km,跨越湖南、湖北、河南、陝西、山西五省和內蒙古自治區,於2017年8月11日到達包頭,8月1日至8月5日在太原市開展以“探究不同主體在環境治理中的作用——以太原市黑臭水體治理為例”為主題的社會實踐活動。

雪城踏至塞外,行歌唱晚黃昏

二零一八年 “牡丹江——呼和浩特”

18人參加,12名男生,6名女生

隊員名單:
女生:唐蕊、逯笑揚、張雪、羅雯、王雪迪、楊皓茹

男生:王國恩、熊望旭、王哲、王有恆、周帥、宋世豪、張特翰、石祝遠、梁恩萌、張旭、王昆、李眾

隊長:王國恩;協理:熊望旭;隊醫:唐蕊、逯笑揚、張雪、羅雯、王雪迪、楊皓茹;技術員:周帥、梁恩萌、宋世豪、張特翰

2018年遠征共歷時30天,騎行23天,休整3天,社會實踐4天,總里程約2437km。7月19日,遠征隊從牡丹江出發,途徑黑、吉、遼,京、津、冀、蒙七個省市,於8月17日下午抵達呼和浩特。其間,遠征隊在烏蘭察布市化德縣進行了為期四天(8月11日至14日)的主題為“我國傳統牧區居民養老現狀調查——以烏蘭察布市化德縣創新型‘農村互助養老’模式為例”的社會實踐調研活動,並在當地電視台的晚間新聞播出。覽盡東北平原的山高水長,俯瞰長城腳下的車水馬龍,遙望草原雲谷的星雲風月,30天的征途,讓18遠征隊的18個人切實領悟了“行萬里路,讀社會書”的真正含義。

遠征隊員小計

參加過三次遠征的會員:

龍飛翔(2005濟南——青海湖,2006濟南——黃山,2007濟南——呼倫貝爾)

謝偉偉(2008環山東半島,2009濟南——井岡山,2010西安——成都——昆明)

參加過兩次遠征的會員:

張道軍、李振濤(2004濟南——威海,2005濟南-——青海湖)

劉兆軒、周偉俊、林肖(2005濟南-——青海湖,2006濟南-——黃山)

劉鵬(2006濟南-——黃山,2007濟南-——呼倫貝爾)

褚紅玲(2005濟南-——青海湖,2007濟南-——呼倫貝爾)

郭熙、王遠(2007濟南-——呼倫貝爾,2008環山東半島)

黃樂富、范欣(2008環山東半島,2009濟南-——井岡山)

趙博(2007濟南--呼倫貝爾,2010西安——成都——昆明),

劉國景、譚潔(2009濟南--井岡山,2010西安——成都——昆明)

張宇喆、孫佳煒(2010西安——成都——昆明,2011桂林——香格里拉)

彭雷(2009濟南——井岡山,2011桂林——香格里拉)

張震、方駿、孫望(2011桂林—香格里拉,2012洛陽—敦煌)

崔煒(2010西安——成都——昆明,2013通遼——漠河)

羅雨飛、彭雪妮(2012洛陽——敦煌,2013通遼——漠河)

郭昊一、胡宗海(2012洛陽——敦煌,2014成都——西安——青海湖)

楊文亮、於丙然、邵宇傑(2013通遼——漠河,2014成都——西安——青海湖)

黃灝、趙虔、董雲霞(2014成都——西安——青海湖,2015武漢——昆明)

陳春全(2015武漢——昆明,2016銀川——重慶)

李宏達、朱彬、徐子健(2016銀川——重慶,2017張家界——包頭)

王國恩、熊望旭(2017張家界——包頭,2018牡丹江——呼和浩特)

心情故事

車協人都有車協情結,哪個男生沒有為車協醉過?哪個女生沒有為車協哭過……

不落下任何一個人

騎跡

作者:劉兆軒

那個曾經的偶遇

就悄然點亮了視野中的默契

此後茫茫的征途里

星月相隨 一路有你

飛舞的車輪 不滅的痕跡

廣袤的世界見證著我們非凡的經歷

任憑狂風的肆虐

烈陽的灼燒

還是暴雨的侵襲

我們都高唱凱歌

永不言棄

用深沉的軌跡丈量遼闊的大地

用燦爛的笑容譜寫青春的美麗

用堅強的身軀支起璀璨的世紀

有歌同唱 有夢同翔

笑聲中

我們一起踏上征途

尋覓天涯海角

淚光中

我們一起默然回首

遙望那處勝地

那是我們的家園

我們生命里的奇蹟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