屠甸

屠甸

屠甸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東南部,以特色紡織(植絨)業為主導產業,是遠近聞名的特色紡織(植絨)業之鄉。總面積29.34平方公里,其中鎮區面積1.5平方公里。出海工程長山河取道屠甸市河,橫貫鎮區。滬杭高速公路橫貫鎮區,並在屠甸設出口處,支線與320國道貫通。鹽湖公路也取道屠甸。

基本信息

歷史文化

屠甸歷史悠久,是環太湖流域良渚文化的次中心,其中發掘的姚家山墓葬群堪稱中華文明的曙光,距今有4000多年的歷史。

屠甸風光秀麗,據傳,春秋時期西施和范蠡曾在屠甸鎮的一個湖畔定居,當地人為了紀念他們,便將該湖取名為范蠡湖。屠甸還是現代著名書法家錢君陶先生的故鄉,至今鎮區仍保留有先生的故居。

行政區劃

2007年,將屠甸鎮桃園村劃歸梧桐街道管轄,調整後的屠甸鎮區域面積42.27平方千米,人口2.95萬,下轄8個行政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
轄屠甸居委會,聯星、紅星、榮星、萬星、海星、桃園、和平、恆豐 滙豐9個村委會。
2000年,屠甸鎮轄聯星、紅星、榮星、萬星、海星5個村委會。2000年,百桃鄉轄梧桐、安樂、百福、和平、桃園、新玄6個村委會。
2001年,將原南日鎮的恆豐、滙豐2村,原百桃鄉的桃園、和平2村併入屠甸鎮。屠甸鎮轄9村、1居,駐公園東路。

鎮名

屠甸鎮位於浙江省桐鄉市東南部,與海寧市、嘉興秀州區交界,是浙江工業強鎮之一,以特色紡織(植絨)業為主導產業,是遠近聞名的特色紡織(植絨)業之鄉。屠甸鎮總面積44.5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3.2萬人。全鎮有規模以上特色紡織(植絨)及配套企業(年銷售收入1000萬元以上企業)26家,擁有先進的特色紡織(植絨)生產流水線31條及後整理設備,具有1億米特色紡織(植絨)布的年生產能力;規模以下特色紡織(植絨)企業87家, 2006年該鎮紡織植絨行業產值達24.9億元,年出口交貨值在1.58億元以上,植絨行業的產值占屠甸鎮工業總值近50%。金都植絨、萬達植絨、萊士達植絨、你我植絨等六家企業已成為屠甸鎮的植絨重點骨幹企業,產品品種多元化、質量穩定,市場信譽也不斷增加。同時解決就業職工人數8250人,高中(中專)人數占35%,技術管理人員1975人,占24% ,職工年均收入1.5萬元。
屠甸鎮黨委、政府提出以“工業興鎮、城建同步,經濟社會協調可持續發展”的戰略。加強投入力度,大力扶持屠甸特色紡織(植絨)工業發展。先後投資興建紡織坯布特色市場、完善輕紡工業區內基礎設施建設等,同時制定規劃政策,積極推廣環保生產,其中全鎮所有的特色紡織(植絨)企業均接入到了工業區污水處理廠,對污水進行統一管理。同時政府繼續積極營造區域品牌,鼓勵企業爭創嘉興市級、浙江省級和國家級的植絨品牌商標,進一步加強宣傳力度,並通過拓展植絨產品空間和銷售渠道,加快產業結構升級,提高環保意識等措施叫響植絨配套行業。
通過現有輕紡工業區整合特色紡織(植絨)業產業鏈,從而提升特色紡織(植絨)業占全市乃至全國特色紡織(植絨)業中的比重。預計2007年爭取植絨業產值超40億元,外貿出口交貨值超4億,新開工廠18家,紡織坯布市場二期2007年全部建成,整個市場交易額超10億元,並爭取到2010年,屠甸鎮成為國內最大特色紡織(植絨)業生產和出口地之一。

榮譽

據了解,植絨產業是國家紡織工業中的一個較小門類。目前,就全國來說,植絨產業規模還不大,但隨著植絨產品被廣泛套用於汽車內飾、沙發布、服裝面料、窗簾和包裝等,其發展潛力巨大。而屠甸鎮的植絨產業經過10多年的發展,在全國已具有了一定的地位,產業集中度較高,無論是規模水平還是產品特色,在全國來說都比較突出。中國紡織工業協會經過多次實地考察屠甸植絨產業集群、與植絨企業座談等,決定授予屠甸鎮“中國植絨紡織名鎮”稱號,並希望屠甸鎮能建立一個植絨產品的研發中心,在產品開發、技術進步上引領整個植絨產業的發展。
屠甸鎮通過中國植絨家紡名鎮考核驗收
日前,由中國紡織協會副會長陳樹津率領的專家組對屠甸鎮創建“中國植絨家紡名鎮”進行了考核驗收。專家組一行實地參觀考察了金都、萬達、你我等植絨企業,並聽取了幾個企業的發展情況及屠甸鎮植絨產業現狀的匯報。認為屠 甸鎮的植絨產業無論是規模水平、產品特色還是發展潛力等方面都符合試點地區的要求。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