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浩

屈浩

屈浩,中國烹飪大師、北京特級烹飪大師、中華非物質文化遺產繼承人、國家一級評審、全國酒家酒店評審員、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現任中國烹飪協會名廚專業委員會常務委員、北京工作區主任,北京屈浩烹飪服務職業學校校長。北京屈浩烹飪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是由國際廚藝大師、亞洲大廚屈浩先生親自創辦,由數位科班出身、具有豐實經驗的人士加盟。

基本信息

屈浩從小愛吃,對廚師炒菜很著迷。高中畢業後,違背父母意願去烹飪學校學習。畢業後獲得大大小小獎項無數,其中最具有含金量的亞洲大廚獎也得了。

簡介

屈浩屈浩

屈浩:高級烹調技師、中國烹飪大師,現任北京市烹飪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中國烹飪協會理事。系國家級考評員,第五屆全國烹飪大賽評審、中央電視台滿漢全席”電視擂台賽評審。 

師從烹飪大師(海參王)王義均時廣南等。入廚三十多年來,以其精湛的廚藝,在國內、國際大賽中多次榮獲金獎與殊榮。曾獲“首屆北京市食品雕刻大賽”金牌:世界金廚大賽熱菜特金獎;在第十一、十二屆FAH 國際烹飪藝術大賽上共獲六金二銀二銅,被世界烹飪協會授予“亞洲大廚”稱號的同時,獲最高獎“鑽石獎”。他赴國外工作多年,廚藝精湛,多次服務於國內外元首,在國內外烹飪界享有盛譽。

個人檔案

屈浩,男,北京人,1962年10月出生

1999年9月 奔赴泰國曼谷為時任國家總理的江澤民侍廚

1999年11月 再赴泰國曼谷為泰王生日特送大型麵塑“祝壽圖

工作經歷

1982-1982年就讀於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烹飪專業,在校期間曾獲刀工、熱菜、雕刻比賽和考核第一名;

1988年9月---1989年9月赴日本橫濱“陶陶”餐館工作;

1995年考入北京教育學院烹飪教育系大學本科;

1999年3月到新加坡香格里拉酒店任中餐手藝廚師長,同時擔任“新加坡酒樓餐館業公會培訓中心”導師,新加坡“香港之友”國際飲食協會會員;

2002年11月中國烹飪協會授予全國餐飲業國家級一級評審;

2003年1月任北京烹飪服務職業技能培訓學校校長;
2003年9月擔任第五屆全國大賽評審。

生平

屈浩從小熱愛廚藝,常到鄰居家觀看別人做菜。一次五一勞動節,學校組織看電影,在電影開播前的新聞簡報上,屈浩看見了全國勞動模範中有廚師現場烹飪的圖像,深深被廚師的技藝所打動,從此立志做一名廚師,並邀同學國中畢業共同學藝。

父母見狀便多加阻攔,希望屈浩能夠遂他們心愿,順利考上大學好好讀書。為了讓屈浩回心轉意,以陳景潤為楷模,不斷向他輸入讀書思想。但是,當時的屈浩不為所動,堅持到烹飪學校學藝。

當屈浩國中畢業後,與他有約定的同學去了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就讀,而他不得不在父母的安排下就讀高中。在學校里屈浩一名老師與他交情甚好,在得知屈浩有志做一名廚師後非常支持,並向屈浩講解了許多有關中國烹飪飲食文化的知識,從此他更堅定了當廚師的理想。

1980年,屈浩高中畢業,時值北京服務管理學校招高中畢業生,也是僅此一屆招的高中畢業生,屈浩有意向去學校就讀。父母在屈浩的一再堅持下,終於同意了他的要求。在學校,屈浩認識了他學習廚藝中第一個啟蒙老師張晨。當時,張晨擔任他們班的班主任,不僅教授他們有關烹飪的技藝,還給他們傳授了許多行業中、企業中碰到的人情世故,應注意的各種事項等等。讓他們不但學會做菜,還懂得了如何做人。用屈浩的話說,張晨是把他們引上了道,帶領他們了解了一個真實的社會。

張晨除了在學校的課堂上教授烹飪的知識,還常帶領班級里的同學到自己就職的酒店里實踐操作。在張晨的言傳身教下,聰穎的屈浩很快能獨撐一場宴席。很快,他從加工間的主管升職為二號炒鍋,這為他經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1982年,屈浩從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畢業,被分配到豐澤園工作。在那裡,屈浩認識了他烹飪生涯中的第二個恩師,當時擔任豐澤園廚師長的王義均。 在豐澤園,屈浩刻苦學習,勤快做事,4個月後被王義均看上,提拔為加工間主管。升任主管後,屈浩變得更加勤快、認真,中午、晚上空閒的時候就去灶台找機會炒菜。

可是,在加工間調配一人去料青間時,屈浩考慮到部門唯一一名女同事的辛苦,將其調去了料清部,自己仍舊留下廚房最低等也最辛苦的加工部工作。這一點讓王義均很賞識,稱讚其實一名很體貼人的孩子。

後來,豐澤園開分店。在王義均的舉薦下,屈浩被調往分店並擔任店內的二號炒鍋。這在豐澤園的歷史中是絕無僅有的,對於屈浩來說這與他的努力及老師的栽培是分不開的。

1988年,屈浩踏上了出國學藝之途,先後在日本、新加坡等多個國家擔任過廚師職務,並成績斐然。2003年起,屈浩在北京開始了一家屬於自己的烹飪學校,聘請多名高級烹飪師擔任培訓老師,在北京的寫字樓里培養了搭配的烹飪人才。此外,他還擔任多項廚藝比賽的評審。

所獲榮譽

1988年6月獲北京市朝陽區首屆冷葷藝術拼擺有獎大賽第一名;

1990年9月獲首屆全國青大賽北京地區第一名,同時獲北京市新長征突擊手,北京市青工技術能手稱號;

1990年11月獲首屆全國青工大賽第三名,同時獲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青工技術能手和“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1996年5月獲“亞洲大廚賽”中國北京地區第一名,獲“優秀大廚”稱號;

1996年6月獲第二屆中國烹飪世界大賽銅獎;

1996年7月赴新加坡,由世界烹飪協會授予“亞洲大廚”稱號,同時獲最高獎“鑽石獎”;

2000年獲第十二屆FAH國際烹飪藝術賽金、銀獎牌;

2002年10月北京烹飪協會授予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2002年11月中國商業聯合會中國烹飪協會授予“中國烹飪大師”稱號;

2004年10月法國廚皇協會授予國際烹飪藝術大師稱號;

2005年4月法國廚皇會授予榮譽會長和五星優越獎

2005年10月獲俄羅斯克林姆林宮杯國際烹飪大賽雙項冠軍;

2007年4月,獲中國烹飪大師金爵獎

屈浩閱歷

國際烹飪藝術大師八項國際金獎得主
世界金廚大賽全場總冠軍
中國唯一亞洲大廚
大賽評審
國家一級評審
中國烹飪大師
北京特級烹飪大師
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
全國新長征突擊手
國家職業技能競賽裁判員
新加坡酒樓公會培訓中心導師
法國廚皇會榮譽主席及五星優越獎
中央電視台“滿漢全席”評審
天津衛視綜藝食八街專業評審

屈浩收徒

2008年10月30日,屈浩在北京長峰賓館召開收徒儀式,喜收十一名徒弟。這十一位廚藝界才俊分別為:辛海、王輝、王虹、鄭廣武、季強、張曉陽、王美昌、林進芳、李波、彭俊、張磊磊。參加本次收徒儀式的有北京市飲食行業協會中國西餐職業技能鑑定專家委員會國家體委訓練局膳食處搜廚網名廚雜誌天下美食雜誌以及北京各大酒店經理、全國各地廚師朋友們。

屈浩精品菜

蔥燒海參、清湯蘭花官燕、福滿乾坤、醬汁魚、奶湯砂鍋魚肚、燴烏魚蛋、糟熘百合鱈魚、蟲草佛跳牆等

社會評價

烹飪之路的另類選擇


中畢業時,人家都考大學,屈浩違反父母意願去烹飪學校;工作後,大大小小的獎盃捧了無數個,最具含金量的亞洲大廚獎也得了,為了一次比賽,又在國外呆了五
年;人家辦學校一般都辦在郊區,他把學校設在寫字樓里。屈浩曾說:我從小愛吃,對廚師炒菜著迷,國中畢業沒上成烹飪學校,高中畢業又給了我一次機會,我信
命,命運好象在等我。屈浩一入這個行就有點“另類”,這種“另類”,是對烹飪事業的熱愛,是對技藝的精益求精,是一種出類拔萃。
與許多其他進入這個行業的人不一樣,屈浩去當廚師不是因為家庭貧困,也沒有任何迫不得已的原因,純粹出於自己單純的喜愛,甚至這種喜愛還一度遭到家庭的反對。至於為什麼這么喜愛當廚師,連屈浩自己都說不清,最後他只好解釋為命,說是命中注定他就是要當一個廚師。
屈浩從小就愛吃,鄰居家做了什麼好吃的,他都想去學一學。後來有一次五一勞動節學校放電影,以前播放電影前都會放一
段新聞簡報,這段新聞簡報播的全是勞動場面,其中就有廚師炒菜。屈浩看廚師顛鍋、掄大勺、往碗裡一扣,一氣呵成,一盤菜就出來了,以前在家裡從來沒見過這
些的屈浩一下就著迷了,就這么個簡單的原因,堅定了他要當廚師的理想。然後就跟同學商量好,國中畢業要一起去學廚師。
但屈浩的父母不幹了,尤其是屈浩父親,跟他說:“你不去考大學,你叔叔爺爺知道了,還以為我不供你上學呢。”屈浩的父母都是解放前的大學生,母親當時正在一所高中任教,他們一天到晚跟屈浩灌輸的思想就是要讀書,要做像陳景潤一樣的人。但屈浩心想,陳景潤就知道數學,連自己的生活都料理不好,有什麼意思啊,哪有炒菜有趣?
儘管屈浩極不情願學“陳景潤”,但在全家的反對下,他一個小小的國中生還是沒轍,眼看著當時和自己一起約定做廚師的
同學去了北京服務管理學校,屈浩只得遵從家庭的決定去上了高中。到了高中,屈浩跟一位老師相處得不錯,老師極愛跟屈浩聊天,聊著聊著就問:“屈浩你以後想
做什麼啊。”屈浩就回答說想做廚師。沒想到老師說:“做廚師好啊!”然後從古到今大談了一通美食文化。屈浩得到了老師的支持,又第一次接觸到美食文化的博
大精深,開心得不行,再次堅定了他做廚師的理想。
屈浩高中畢業是1980年,當時剛剛恢復聯考不久,大家都去報考大學了,屈浩拿到志願表時,意外地發現北京市服務管
理學校當年只招聘高中生,屈浩心想,以往該學校還只招聘國中生呢,再不報考就沒機會了,於是跟家裡人表達了他強烈想學烹飪的願望,家人看他還這么堅持,也
沒有辦法再反對他。就這樣,屈浩如願以償。結果他在北京服務管理學校讀完三年之後,這所學校又只招高中生了,這是後話。所以直到現在屈浩都說:“你看,這
是不是命運在等我。”
屈浩對王義均有很高的評價,“他會鼓勵我,他會手把手地教我,他思想新潮,他的知識面非常廣,他是一個真正的高手”。

成長經歷

在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屈浩在人群中是比較特別的一個人:只有他是積極主動地來到了這所學校;只有他在來學校之前,就已經深入地了解了烹飪絕不是操勺炒菜這么簡單;只有他是發自內心地真正喜愛烹飪。他的特屈浩(6張)別使得他極其努力,也讓他很快脫穎而出,得到老師的青睞
張晨——
屈浩的第一個啟蒙老師,也是當時的班主任,這是對屈浩影響非常大的一位老師。張晨與許多老師不同,他既是老師,又是幾大賓館的主廚,對行業里的東西了解很
深。更難得的是,他不僅教學生做菜,更多地是告訴學生如何做人,怎么做事,告訴他們入了企業需要注意些什麼,行業里有些什麼人情世故的東西。在屈浩他們還
處在象牙塔里
的時候,張晨就慢慢把他們引上了道,告訴了他們一個真實的社會。當他們需要與社會接軌的時候,張晨的這種教學方式,讓他們能夠快速融入新環境。除此之外,
他還帶學生出去體驗。上世紀80年代初,很少有人在酒店舉辦婚宴,那時流行的是跑大棚,請廚師去炒菜,類似於今天的私人大廚。張晨就經常在周日帶屈浩出去
跑大棚,常常是張晨在一邊指點,屈浩自己搞定一席婚宴。慢慢地屈浩就不用老師帶了,自己也可以單獨出去接婚宴。這為屈浩以後的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後來
屈浩從加工間的主管迅速升任為二號炒鍋,與這些經歷有莫大的關係。
第二個對屈浩的烹飪生涯產生重大影響的老師是王義均。
1982年,屈浩從北京市服務管理學校畢業,分配到了豐澤園,王義均是豐澤園的廚師長,更是豐澤園的招牌。按屈浩的話來說:“我到那裡四個月之後,師父就
看上我了。”在屈浩的眼中,王義均跟人們想像的不一樣,他不只是一個海參王那么簡單,屈浩說:“師父的思維永遠是很新潮的,他與一些老師傅不同,他對新事
物的接受相當快。師父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常常出國表演,那時他就已經接觸了西餐,他看一些同去表演的粵菜廚師的醃製方法不錯,也會學過來。可以說,師父
的技藝和知識是相當全面的,他不僅僅只是魯菜泰斗。”王義均最喜歡的是勤奮、塌實、聰明的徒弟,他觀察屈浩的言談舉止,觀察他的行事方式。屈浩進豐澤園之
後被分配到了加工間,到這裡四個月之後,王義均就把他提升為加工間的主管。在加工間的日子裡,屈浩天天玩命工作,早上把中午的菜洗完切配完,中午就把晚上
的做完,提前做完的目的就是為了晚上酒店生意不太忙的時候,他去蹭幾個菜炒炒。但當加工間需要抽調人員去料青部門時,屈浩卻推薦了加工間的一個女同事。當
時加工間是整個廚房最低的部門,做的是重活髒
活累活,大冬天的還得常常把手泡在冷水裡,誰都不願意呆在這裡。但當時加工間就那么一個女同事,屈浩覺得人家一女孩子,天天在冷水裡泡著挺不合適的,所以
這個抽調機會一來,他就趕緊把她給調走了。王義均當時就說:“這孩子還挺會照顧人的。”心下自然十分滿意。屈浩在加工間當了三年主管之後,其時正好豐澤園
開分店,王義均便把他直接調往了新店,任2號炒鍋。按豐澤園的傳統,一個廚師要從加工間升至炒菜,中間可是要經歷若干道程式的:加工間——料青——小吃配
菜——宴會配菜——水發間——冷菜加工間——冷葷切配——炒菜——小吃炒菜——宴會炒菜——高檔宴會炒菜。而八個炒鍋,也是從八號鍋順序升至一號鍋。可以
這么說,按豐澤園的傳統,這個過程起碼得經歷十幾年。但屈浩卻迅速來了這么一個飛躍,這與他的努力及師父的栽培都分不開。
直到現在,屈浩對師父依然充滿了感激。他說:“師父從來不訓斥人,他常常會鼓勵我們,我雕個小蘿蔔花,他也會注意
到,走過來說小伙子不錯,有想法。他給你的感覺是時刻注意到了你的努力。師父每個星期都搞培訓,手把手地教我們,他與別的老師傅不同,他不僅技藝高超,他
的解說能力也很強,每道工序都解說得非常詳細。他是一個灶上的高手,墩子上的高手,原料知識上的高手。”
與許多其他大師一樣,屈浩不喜歡那些輕而易舉就能得來的金牌,至於那些通過金錢交換而來的金牌,那更是屈浩所不屑的。在屈浩的烹飪生涯里,有三次重要的賽事,都是過五關斬六將,比得非常辛苦。
1990年9月,屈浩參加首屆全國青工大賽,這也是唯一的一次青工大賽,最終屈浩獲得全國第三名。屈浩說:“那時的
比賽和現在不一樣,第一名就是第一名,沒有什麼金牌就好幾塊的。”也許我們覺得一次比賽的第三名不算什麼,但了解了此次比賽的難度,我們就知道這第三名多
么來之不易。比賽先是從豐澤園幾十個廚師總決出前三名,代表飯店去參加北京飲食服務二局13個飯店的比賽,然後局裡決出前兩名,參加北京區的比賽,最後北
京區決出2個名額,參加全國50人的決賽。北京區屈浩是第一名,全國比賽中第三名。比賽分理論、熱菜、冷菜三部分,理論占30%,熱菜占40%,冷菜占
30%,總分100分。當時競爭極其激烈,前一名與後一名的分數差別有時甚至只有0.1分,和屈浩一起參加全國比賽的另一位廚師,他的熱菜當時排名全國第
二,就因為理論部分只得了80分就被刷下去了。最終屈浩以全國第三名的成績獲得全國新長征突擊手、全國青工技術能手和“首都五一勞動獎章”稱號。
1996年,已經從廚16年的屈浩迎來了他人生的第一個高峰期,這一年,屈浩參加了“亞洲大廚賽”。這次比賽一共
12個國家參加,每個國家只有一個名額,在比賽上廚師不帶助手獨立完成一整桌宴席——四冷盤、四熱菜、一道湯、兩麵點,這可以說是對廚師一次全面的考核。
在國內的選拔賽上,
屈浩別出心裁,利用九寸盤做了四道形象相同、顏色各異、口味不同名為“鳥語花香”的冷盤,分別加蓋呈現在評審面前,所有蓋打開後,當時就震撼了全場。“處
處給人感覺不一樣,處處有新意,才能給人驚喜。”作為全國選拔賽第一名的屈浩,在新加坡的世界金廚大賽上,繼續創意頻出,最終獲得了此次比賽唯一的金牌及
唯一一個“亞洲大廚”的稱號。
對於一位廚人來說,走到這一步,應該是到達了頂峰,但屈浩仍不滿足——1991年他到過新加坡,觀摩過當年新加坡舉辦的獅城爭霸賽,此後一直夢想要參加一次這個比賽。1996年,為了完成夢想的屈浩來到新加坡京都酒店宏仁御膳廳工作,並如願參加了1998年舉辦的第十一屆FAH國際烹飪藝術大賽,他一口氣報了六個項目:熱菜、冷菜、現場雕刻、展示雕刻、黃油雕刻、麵塑,結果獲得了三金一銀一銅。這個比賽幾乎沒有中國大陸人獲過獎,屈浩的成績轟動新加坡,國內20多家媒體集中報導,同時他還獲得時任新加坡總理吳作棟頒發的XX稱號。這次比賽之後,屈浩的願望基本實現了,烹飪生涯也到了頂峰期,他準備回國,但此時卻被新加坡的香格里拉酒店給瞄上了,出雙倍高價挖他去做藝術廚師長。為了領略一下頂級五星級酒店的管理,屈浩決定繼續留在新加坡,加強自己的功力。

烹飪學校的創建與管理


國外的日子是枯燥而無聊的,晚上有時獨自去海邊喝喝酒,屈浩就想:我得有點自己的事業才行,要做點自己的事。當時去國外工作,除了想參加比賽,屈浩還有一
個樸實的目的,那就是賺點錢,給自己買套房子,不再和父母擠著住了。“那時房子也買了,錢也賺了,比賽也參加得差不多了,不想再拿獎了,我也不想開飯店,
那種天天鑽在錢眼裡的累我受不了。但我身上的功夫那么多,我還是得利用這個特長,琢磨來琢磨去,我就想還是辦所學校吧,不要大,帶點高材生,把我的技藝傳
授出去就行。”
屈浩對烹飪教育並不陌生,1995年屈浩曾從豐澤園調往北京市職業鑑定培訓中心,並被原商業部授予國家級考評員,之後屈浩就在北京各個學校到處講課,課講得多了,學校去得多了,屈浩就想:“這些學校環境太差了,設備也不怎么樣,我要開個學校,怎么著都比他們強。”
在新加坡的時候,1998年到2000年期間,屈浩一直在新加坡酒樓公會培訓中心當導師,在新加坡的學校講課,因為新加坡寸土寸金,許多學校都開在寫字樓里,環境好,交通也方便。
受此啟發,2002年屈浩回國後,考察了北京的許多學校,大多開在城郊,交通不方便,路途遙遠,最後屈浩決定在市里
找個寫字樓,開辦一所私塾式的烹飪學校。2003年,在北京南三環嘉業大廈,屈浩花了400多萬元買了一個公寓,改造成了學校。“把學校開在寫字樓里,一
來顯得有品位,二來環境好,冬天不冷夏天不熱,什麼時候都乾乾爽爽的,有利於學生安心學習。”
到目前為止,屈浩的學校已經培養了幾千學生,還成立了一個管理公司。學校培養出人才,然後通過這個管理公司向社會輸
送,成立配套體系。屈浩最大的願望就是把學校越做越大,希望能向社會輸送更多的人才,打造更多精英。與此同時,他告誡現在的廚師:一定要保持對技藝最高境
界的追求,這是廚師之本,缺乏了這個根本,也許你拿著各種途徑弄來的獎牌證書,暫時還能矇事,但真正高技藝的人才進來了,你就混不了了,就很難往上走了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