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限性外耳道炎

局限性外耳道炎,又名外耳道癤,外耳道皮膚漸漸紅腫隆起,觸痛明顯,而後成癤。

又名

外耳道癤(癤:膿皰)

典型症狀

早期:劇烈跳痛性耳痛,張口、咀嚼時疼痛加重,可放射至頭部;常伴全身不適,體溫微升,重者聽力下降
癤腫成熟期:流出少量膿血後,耳痛隨之減輕,體溫下降

診斷

一、臨床表現
(一)主要症狀是跳動性耳痛,張口、咀嚼、打呵欠時疼痛加重,常放射到頭部,影響睡眠。嬰兒不會說,表現為哭鬧不安,觸患耳更甚。
(二)癤腫位於外耳道後壁者炎症可向耳後擴散而腫脹,使耳後溝消失,或乳突皮膚紅腫,可誤認為急性乳突炎。
(三)發病5~6日後,癤腫潰破,外耳道流出少許血膿,耳痛隨之減輕。
二、檢查要點
(一)見外耳道軟骨部有單個或多個小癤,初起皮膚局限性紅腫,觸痛明顯,牽拉耳廓後耳屏疼痛更加明顯。此點可與急性中耳炎鑑別,中耳炎無耳廓牽拉痛。
(二)外耳道癤並發耳後膿腫,系耳後淋巴結化膿所致,其位置在乳突骨膜下,應與急性乳突炎引起乳突骨膜下膿腫鑑別。x線攝片可見乳突炎時乳突氣房明顯混濁或有骨質破壞,而外耳道癤乳突片正常。

特點

外耳道皮膚漸漸紅腫隆起,觸痛明顯,而後成癤。
耳廓牽拉或耳屏按壓時疼痛明顯加重!

注意事項

飲食宜清淡,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忌食辛辣食物,
儘量少挖耳孔,保持耳道乾燥清潔。
並根據病情選擇適當的治療方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