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因肉瘤

尤因肉瘤

尤因肉瘤(Ewing'ssarcoma)起源於骨周圍的骨膜,向骨外生長,但趨於包繞骨幹,較為罕見,男女發病率相似,雖可見於任何年齡,但一半以上大於30歲。臨床症狀輕微,可以無痛,僅表現為腫塊,有時腫塊甚大,如位於股骨下端後方,可以影響正常關節活動。自然病程類似良性,75%生長緩慢,反覆切除後可以反覆發作,仍可生存5年以上,25%為侵襲性,生物學行為近似硬化型肉瘤。主要見於長骨幹骺端,尤其是股骨遠端、脛骨近端以及肱骨近端。

基本信息

流行病學

國外報導為惡性骨腫瘤的10%,中國發病率較低,報導為4.84%,本症居小兒原發惡性骨腫瘤的第2位,好發年齡為10~15歲。男孩較女孩多見。本病主要見於青少年和兒童,80%患者在10~30歲。5歲以下和30歲以上極少見。男性多於女性,50%發生在扁平骨,最常見於髖骨、肋骨、肩胛骨,脊柱也不少見。40%見於長管狀骨,即股骨、脛骨、腓骨和肱骨。

病因

尤文(Ewing)瘤系骨髓間質支架細胞演變而成的未分化網狀細胞,肉瘤源於原始幹細胞

發病機制

肉眼見腫瘤為髓腔內灰白色軟腫物,腫瘤內常有壞死液化和出血區。瘤體大小較X線照片顯示的大。因此放療時應強調要針對病骨全長,腫瘤組織破壞病骨,骨外膜揭起並多有穿孔,因之,軟組織腫瘤常大於髓腔原發瘤,髂骨受累時軟組織腫物突向骨盆內,甚至伸入腹腔。

尤因肉瘤尤因肉瘤鏡下觀
組織學檢查顯示密集多層的小多面形或卵圓形細胞,胞漿淺細胞膜境界不清。細胞核色深,大小一致,呈圓形或卵圓形,並有染色體偶見菊形團或假性菊形團,這種細胞學所見宛如神經母細胞瘤惡性淋巴瘤

因廣泛壞死和退行性變易混淆診斷鵻,每使活檢結果不能幫助確診出血,會使人想到是否為腫瘤繼發感染甚至誤認為感染病灶。

尤文肉瘤內不含網狀纖維。本症另一個組織化學所見是細胞內含有糖原。組織學表現和電子顯微鏡檢查也有其特徵,如細胞內可見糖原顆粒,相反,網狀細胞肉瘤的細胞內不含糖原。

病理

典型病變侵蝕患骨髓腔,腫瘤組織軟而脆,易出血及囊性變,當局限在髓腔尚未穿透皮質時常為堅硬緻密的,後期腫瘤包圍患骨,並常轉移至肺、骨骼和淋巴結

組織學表現很不一致,以致單靠組織學不能作出尤文氏肉瘤的診斷,最後診斷還需綜合X線表現和臨床表現。通常其組織學特點是邊緣不清的小圓細胞緊密排列,細胞有空泡狀胞漿,圓形或卵圓形的核包埋在內,常有組織變性、壞死和出血,這種情況下細胞核小,細胞邊緣比較清楚,腫瘤細胞傾向於集合在血管間隙,形成假玫瑰或外皮型。與一般認為的相反,反應性新骨形成並不少見,特別在扁平骨。

腫瘤細胞漿記憶體在膠原有重要診斷價值,可由PAS染色來確定,在胞漿內顯示有PAS陽性膠原顆粒的表示對澱粉酶消化敏感。PAS試驗陽性支持尤文氏肉瘤的診斷。反之,陰性時並不能除外診斷。
組織學形態極不一致,造成診斷困難,有的類似良性腫瘤,有的酷似硬化型肉瘤,後者可破壞皮質,侵入髓腔,預後不良。偶爾腫瘤有一軟骨帽,其似良性骨軟骨瘤。

鑑別診斷需考慮骨化性肌炎骨軟骨瘤等,與創傷後鈣化和骨化性肌炎較難鑑別。後者如羽毛狀,趨於在軟組織沉積,少數可以緻密、圓形,其骨化性腫塊比骨旁骨肉瘤密度低,具有硬化的邊緣。

臨床表現

1、症狀突出的主訴是局部疼痛,其他症狀取決病變區的部位,累及肋骨時會有胸腔積液。長管狀骨受累時,鄰近關節往往有一定程度的運動受限。腰椎若有病變,會波及神經乾而產生坐骨神經痛和力弱,骨盆病變向盆腔內侵犯時可出現大小便障礙。

2、體格檢查可觸及腫物和壓痛,體檢時若發現瘤體大於X線片上腫瘤陰影,則表明瘤體已穿破骨皮質,形成軟組織腫瘤,侵犯骨盆的病變約占半數,若骨和坐骨受累,直腸指診可摸到不規則的球形腫物,髂骨病變可在下腹部或腹股溝觸及腫物。患兒常有不規則發熱、繼發性貧血、白細胞增高和血增快。

實驗室檢查

組織學改變:瘤細胞大小一致排列緊密,胞漿少淡染,細胞邊界不清,核圓形或卵圓形,為淋巴細胞的2~3倍,染色質細核仁不太明顯,可見少數分裂象,細胞間質少,無網狀纖維常有顯著出血和壞死,排列成假菊形團結構。瘤細胞胞漿PAS染色陽性,不耐澱粉酶消化,電鏡證實胞漿內含大量糖原,無神經分泌顆粒,免疫組化波形蛋白維蒙亭(Vimentin)HBA-71和0-13陽性。

X線表現

尤因肉瘤長春新鹼
早期X線表現類似骨髓炎,兩者骨膜反應也很類似,單靠X線攝片不能作出確診,骨盆處多見於髂骨,腫瘤呈卵圓型或環狀或斑點狀溶解破壞區,邊緣不清,腫瘤內可有骨質硬化伴有蔥皮樣骨膜反應。這種新骨形成不象骨肉瘤的腫瘤骨,而是反應性骨生成。

在長骨髓腔內有浸潤性的破壞灶,呈斑點狀或大範圍的片狀溶骨性改變最為突出,病變範圍和邊緣模糊不清,皮質非常不規則地有缺損和破壞。骨膜反應早而多。反應性新骨形成產生Codman三角,或者骨膜反應呈同心性、成層狀排列似洋蔥皮樣改變,前者比後者多見。在長骨雖然主要見於骨幹,起源於乾骺端者並不少見。有時在骨外顯示邊界清楚的軟組織腫塊陰影。主要表現為骨質破壞及軟組織腫塊,有的病例也可見髓腔內骨質硬化現象。

診斷

在活體組織檢查以前,應先攝X線骨片和胸片,並做靜脈腎盂造影骨髓穿刺。用手術活檢確定最後診斷。活檢所取的組織要充分,有時要用X線照片核對活檢取標本的部位是否正確。冰凍切片有時是很有幫助的。

鑑別診斷

本症的鑑別診斷,應考慮嗜伊紅肉芽腫網狀細胞肉瘤、惡性淋巴瘤溶骨型骨肉瘤、轉移的神經母細胞瘤和白血病,同時本症亦應與骨髓炎鑑別,腫瘤的退行性變類似膿性分泌物,X線骨片的影像也易與骨髓炎混淆。

併發症

運動受限,病變向盆腔內侵犯時可出現大小便障礙,繼發性貧血等。

治療

尤因肉瘤放療設備
取決於部位、大小和侵襲性,按照Farn和Huvos的分級,I-Ⅱ級可以大塊切除,當然需要留有正常的周圍軟組織和下方骨骼間隙、Ⅲ-Ⅳ級則首選截肢加上大劑量多種化學藥物治療,選用的藥物以針對腫瘤繁殖周期為主。

腫瘤對放療敏感,一般認為放療較根治手術為佳。腫瘤趨向沿病骨鵻的縱軸擴展。因此,放療的範圍最好超出X線影像甚至對病骨全長進行放療。

採用長春新鹼環磷醯胺配合根治手術效果好。長春新鹼(1.5mg/m2)靜脈注射,每周1次環磷醯胺(500mg/m2)靜脈注射,每周1次,共6周,與長春新鹼一起套用,然後用上述兩種化療藥物的同樣劑量每周1次,共2年。但應注意兩種藥物的毒性:環磷醯胺可致噁心嘔吐白細胞減少、脫髮和泌尿系併發症,如排尿困難血尿、蛋白尿和膀胱不可逆性的纖維化;長春新鹼除了血液和消化系的症狀外,還會引起神經毒性反應,如麻木、深層腱反射消失,偶有運動麻痹和廣泛性肌肉萎縮。一旦出現中毒症狀,應調整劑量,白細胞應維持在2000~3000/mm3。

若發現轉移瘤除化療外應加用放療。經過改進治方案,尤文瘤的治癒率較前有了提高,因骨腫瘤造成的肢體短縮,平均可達9.3cm,手術併發症與其他原因導致的肢體不等長基本相似。

預後

尤文肉的5年治癒率已從16%~18%提高到50%~75%。主要是由於化療和放療的聯合套用,預後與初診時腫瘤侵犯範圍有關對此可作如下分鵻:Ⅰ期為單一腫瘤,局限於骨內;Ⅱ期為單一腫瘤已波及骨外;Ⅲ期多中心腫瘤仍位於骨內;Ⅳ期腫瘤已有廣泛轉移。

預防

預防腫瘤的發生有2個基本線索,即使腫瘤在體內已經開始形成,它們也可幫助機體提高抵抗力索,這些策略如下所述:

1、避免有害物質侵襲;2、提高機體抵禦腫瘤的免疫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