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嘴林檎果

中藥材,本草之一。

藥名

尖嘴林檎

漢語拼音

jian zui lin qin guo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

Malus melliana(Hand.Mazz.)Rehd.[Pirus melliana Hand.Mazz.]

功效

健脾消積

科屬分類

薔薇科

拉丁文名

Fructus Muli Mellianae

主治

脾胃虛弱;食積停滯

生態環境

生於海拔700-2400m的山地混交林中或山谷溝邊。

採收和儲藏

8-9月果實成熟時採摘,鮮用或切成縱橫切片,曬乾。

資源分布

分布於安徽浙江、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動植物形態

尖嘴林檎,灌木或小喬木,高4-10m。小枝微彎曲,幼時微具柔毛,暗灰褐色;冬芽紅紫色。葉簇生;葉柄長1.5-2.5cm;托葉線狀披針形,全緣,內面微具柔毛;葉片橢圓形至卵狀橢圓形,長5-10cm,寬2.5-4cm,先端急尖或漸尖,基部圓形至寬楔形,邊緣有圓鈍齒。花兩性;花序近傘形,有花5-7 朵,花梗長3-5cm;苞片披針形,果落;花直徑約2.5cm;萼片5,三角披針形,全緣,內面具絨毛,較萼筒長;花瓣5,倒卵形,紫白色,基部有短爪;雄蕊約30,花絲長短不等;花柱5,基部有白色絨毛,柱頭棒狀。果實球形,直徑1.5-2.5cm,宿萼有長筒,萼片反折,果先端隆起,果心分離,果梗長2-2.5cm。花期5月,果期8-9月。

功效分類

健脾消積藥

生藥材鑑定

性狀鑑別,本品多切成縱橫片,直徑2-3cm,果皮紅棕色或深紅色、無斑點。果肉厚,內果皮木化呈杯狀,有5室,每1室有種子2顆,有的切片具有宿存花萼,反卷,有毛絨,並有殘存花柱,亦具密毛絨。味微酸澀。
顯微鑑別,粉末特徵;紅棕色。1.石細胞較多,呈類長方形、圓多角形、類三角或不規則形,大小不等,長35-290μm,直徑25-213μm。壁厚薄不均, 8-58μm,木化,孔溝明顯,紋孔穎狀,大者可見層紋。2.纖維多成束,完整者長條形或長梭形,長至420μm,直徑18-35μm,壁厚約至13μm,木化,孔溝較明顯。3.澱粉粒較多,主為單粒,呈類球形,直徑6-18μm,臍點點狀,層紋不明顯。復粒由2-3個分粒組成,稀少。4.不含草酸鈣結晶。

藥材基源

為薔薇科植物尖嘴林檎的果實。

用法用量

內服:煎湯,15-30g。

出處

《中華本草》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