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雞燉蘑菇

小雞燉蘑菇

東北的冬天,期長而寒冷,百物不長。為了在寒冬里也能吃到蔬菜,東北人常常在秋季以窖藏、醃漬,再或者晾曬的方式將一些蔬菜,山珍貯存起來。多山的東北,在季節來臨的時候上山,蘑菇遍地而生,人們采而曬之,然後在寒冷的冬日裡,在貴客至,節日來臨的時候,用家養的母雞配以榛蘑,粉條而頓食,濃香滑口怡然。

基本信息

菜品簡介

小雞燉蘑菇的來歷也很有東北白山黑土的生活氣息。即是用乾蘑菇、雞肉和粉條一同燉製而成。燉雞的蘑菇最好選用野生的榛蘑,細桿小薄傘的那種,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名副其實的山珍野味。東北菜中少數可以發展成為與其他高檔菜系相媲美的家常菜之一。
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

菜品特色

小雞燉蘑菇有一個來歷;說是來源於東北的一句俗話:“姑爺領進門,小雞嚇掉魂”的說法。就是說新婚的女兒攜丈夫回門時,娘家基本都是以小雞燉蘑菇招待,因此,新姑爺進了丈母娘家的大門,小雞就知道自己的末日到了,就要被與蘑菇燉在一起,作為美味奉獻給新姑爺了,就得嚇掉魂了。也意為此菜是東北人招待尊貴客人的一道佳肴。寧吃飛禽四兩,不吃走獸半斤,小雞燉蘑菇的營養價值很高。因為小雞燉蘑菇里用的小雞,是用鄉下的笨雞。由於笨雞吃五穀雜糧和蟲子長成,其味也醇,其餘香也濃;燉雞的蘑菇是用野生的榛蘑,細桿小薄傘的那種,越燉越香,榛蘑因為長在榛樹下而得名,用榛蘑可以最大程度襯托出雞肉的鮮香。
用小雞燉蘑菇招待姑爺,除了營養價值高外,還有另一個目的,就是考驗新女婿的應變能力,新女婿腦袋瓜好不好使就看這道菜了。小雞燉蘑菇粉條,考驗新女婿的關鍵就在這個粉條,農村自家做的粉條長了,做好後盤在一起,要吃的時候用剪刀剪斷了燉。這給新女婿做的小雞燉蘑菇里的粉條沒有剪斷,就那么長長的燉在裡面,不知就裡的女婿如果夾了粉條來吃,那可就中計了,一扯老長老長的,吃又吃不到嘴,放回鍋里又不是那么回事,急得臉紅脖子粗的,娘家的小姨子小舅子就在旁邊看熱鬧。如果這門親事成了,這件事就會成為以後被嘲笑的把柄。而比較聰明的女婿第一次上門,吃這個菜的時候就光吃雞肉和蘑菇而不吃粉條的。

製作

做法一

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
主料:童子雞750克-1000克、蘑菇75克(最好是東北的榛蘑)
調料:蔥、姜、乾紅辣椒、大料、醬油、料酒、鹽、糖、食用油
做法:
1.將小仔雞洗淨,剁成小塊;
2.將蘑菇用溫水泡30分鐘,洗淨待用;
3.坐鍋燒熱,放入少量油,待油熱後放入雞塊翻炒,至雞肉變色放入蔥、姜、大料、乾紅辣椒、鹽、醬油、糖、料酒,將顏色炒勻,加入適量水燉十分鐘左右後倒入蘑菇,中火燉三四十分鐘即成。
註:此菜式傳入關內後,又有廚師加以改進,在其中加上綠豆粉皮一塊兒煮,也是別有風味。尤其是在冬天吃,還有活血祛寒、預防風寒侵襲的作用,實在是好菜。

做法二

主料:榛蘑(乾)、公雞
輔料:黃蘑(水發)、火腿、蔥、姜
調料:花椒粉、老抽、料酒、雞精、生抽、食鹽

小雞燉蘑菇小雞燉蘑菇

做法:

111

1、雞洗淨後切成大塊,金華火腿切小片,榛蘑、黃蘑用溫水泡1個小時,蔥、姜切
2、鍋內倒少許油,加入蔥、姜塊炒香。加花椒粉翻炒幾下後,放入兩種蘑茹。
3、放老抽上色,生抽提鮮,翻炒後倒入開水(沫過雞肉即可),放入金華火腿。開鍋後加入鹽調料,轉小火慢燉40—50分鐘。
4、最後加少許雞精即可出鍋。

營養

經過慢火燉製的雞肉,更容易消化。肉中的蛋白質水解為肽、胺基酸與其他有益成分,使湯的味道格外鮮美,水解產物極易被腸道吸收。美國科學家發現,雞湯內含有一種能增強鼻咽部血液循環和黏膜分泌作用的物質,因此,冷天喝雞湯有助於保持呼吸道通暢和預防呼吸系統感染。如若一旦發生了流感和感冒,喝雞湯也能減輕症狀。

蘑菇號稱植物肉,有益胃腸,化痰、理氣的作用。在中醫食療典籍中,屢見用蘑菇防治感冒的記載。現代研究發現,蘑菇中有含有干擾素的誘導劑,它能提高人體內干擾素的水平,而干擾素則能幹擾病毒蛋白質合成,從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長繁殖。此外,蘑菇還含有一種屬於多糖的活性物質,這種多糖有提高人體免疫力的作用。

冬天,是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的多發季節。冬天吃小雞燉蘑菇,特別有益,不只讓人享受了美味,還能暖身溫中、增強免疫力。吃雞肉、吃蘑菇、喝雞湯,能防控感冒。它還是東北民間流行的滋補良方,凡體質虛弱和久病臥床的人、老人、產後哺乳的婦女,都宜常吃。如在烹煮時在湯內適量加入百合枸杞子山藥,滋補效果會更好。

烹飪要點

蘑菇一定要選東北的榛蘑,榛蘑菇是這道料理的精髓所在
.粉條儘量選擇耐煮的東北土豆寬粉,如果可以買到的紅薯粉代替也可以。(土豆粉做出來的湯汁比較弄,紅薯粉做出來沒有那么濃稠,根據自己的口感選擇冬粉,土豆寬粉版小雞燉蘑菇點擊這裡)
八角與花椒的量一定要控制好,否則影響湯汁的鮮美。
料理過程中不可用大火,建議中小火,慢燉這樣湯汁才夠味。
喜歡喝湯的朋友可以多加一些,不喜歡湯汁太多的朋友可以選擇中火但不要燒乾,留2-3成濃汁最佳,湯汁拌飯蘸饅頭非常的棒。
.料理的器皿儘量選擇砂鍋或者鑄鐵鍋,料理的出來的菜餚味道更加鮮美。
最好選用秋後孵化尚未長大的小公雞,但成年公雞和母雞也可。烹調前應將雞尖部位棄掉。
做菜時不要早放鹽,否則容易使雞肉變硬、湯欠鮮。

營養價值

1.提高機體免疫力:蘑菇的有效成分可增強T淋巴細胞功能,從而提高機體抵禦各種疾病的免疫力;2.鎮痛、鎮靜:巴西某研究從蘑菇中提取到一種物質具有鎮痛、鎮靜的功效,據說其鎮痛效果可代替嗎啡;
3.止咳化痰:蘑菇提取液用動物實驗,發現其有明顯的鎮咳、稀化痰液的作用!
4.通便排毒:蘑菇中含有人體難以消化的粗纖維、半粗纖維和木質素,可保持腸內水分平衡,還可吸收餘下的膽固醇、糖分,將其排出體外,對預防便秘、腸癌、動脈硬化、糖尿病等都十分有利!
5.蘑菇含有酪氨酸酶,對降低血壓有明顯效果!
雞湯別稱:“液體青黴素”
2004年,美國科學家發現用慢火煮的雞湯含有一種能增強鼻咽部血液循環和黏膜分泌作用的物質,能有效抵抗病毒的入侵。因此提出,在流感流行時節,喝雞湯能收到一定的預防流感的效果。即使患了流感和感冒,喝雞湯也能保持呼吸道通暢,減輕鼻塞、咳嗽等症狀。所以,有專家將雞湯譽為可吃的“液體青黴素”。
蘑菇含有干擾素的誘導劑,它能提高人體內干擾素的水平。而干擾素能幹擾病毒的蛋白合成,抑制病毒的生長繁殖。此外,蘑菇還含有提高人體免疫力功效的活性物質多糖!
研究表明,雞肉、蘑菇、大蒜、蔥、生薑、洋蔥、白蘿蔔、香菜等食物能增強人體免疫力,具有抗病毒的作用。尤其是小雞燉蘑菇這道菜,將蘑菇與雞肉搭配燉湯,同時重用同樣有抑制病毒作用的大蔥、生薑與香菜,便會使雞湯和雞肉抗病毒及提高免疫力的功效更加顯著!
小雞燉蘑菇仔雞肉鮮嫩,芳香可口,營養價值更高,常吃蘑菇可增強機體免疫力,防止過早衰老,有強身健體等功效。小雞燉蘑菇含鈣、磷、鐵、蛋白質、胡蘿蔔素、維生素C等營養成份,經常食用可預防視力減退,夜盲症,皮膚乾燥;並增強對呼吸、消化道傳染病的抵抗力。這道菜自古以來就是菜中上品,營養和味道上都堪稱絕配。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教授楊力稱“簡簡單單的一道菜就能滿足現代飲食‘一葷一素一菇’的營養首要原則。
雞肉富含大量的動物蛋白,能補氣、強筋骨,但偏溫性,不太適合體內有虛火的人食用。但如果能和偏涼性的蘑菇一起食用,就可以避免此一劣勢。而且蘑菇本身就有“植物肉”的美稱,營養價值不容小覷。兩者一起食用,不僅營養豐富,可溫中補氣強五臟,同時還能降低血脂、血糖、血壓,有化痰理氣,保肝,消水腫的作用。

食用指南

搭配功效
“小雞燉蘑菇”這道菜有多種搭配,小雞配上榛蘑或是茶樹菇是比較多見的吃法。其實,不同的搭配都有各自不同的適宜人群。比如白雞配蘑菇補肺,咳嗽痰多的病人可以多吃;烏雞加蘑菇可以補腎,對腎虛的人有好處;黃雞則有補脾的功效。而平時氣虛的人應選擇公雞;母雞適宜產後的“新媽媽”食用;童子雞更是老少鹹宜。至於蘑菇,金針菇偏寒,可以比較好地降低雞肉中的火氣,適合平時體內火大的人食用,此外還有健腦的作用;香菇則能增強免疫力,口蘑氣平,口感滑嫩鮮美。
若適量加些具有滋補性的中藥材(各投放30克),就能使之適合以下特殊人群:
亞健康人群加枸杞子、黃精、大棗、百合、蓮子、桂圓。
體質虛弱的老人加人參、黃芪、枸杞子、菟絲子、板栗。
更年期女性加當歸、紅棗、桂圓、百合、女貞子。[4]
注意事項
腎虛者烹製此菜時,可加點板栗佐菜,不僅味道更好,還有治病之功效。但小雞燉蘑菇吃多了易上火,所以痛風病人以及陽虛體質,常有畏寒怕冷、四肢不溫的人要少吃。
雞湯含嘌呤較多,所以患高尿酸血症與痛風者不宜吃。腎功能不全和有高血脂、動脈硬化、消化道潰瘍的人應慎吃、少吃。雞皮含脂肪較多,體形肥胖的人吃這道菜時不要吃雞皮。

溫馨提示

小雞燉蘑菇選用的雞,不限於重800克左右的小雞,也可用老母雞或公雞代之,但以秋後未長大的小公雞為好,若用小烏雞,則最佳。小公雞肉嫩,脂肪少,烏雞的補益作用更強。蘑菇的種類繁多,燉吃時最好用山上林間自采的野蘑菇,經晾曬後得到的乾品。烹調前,乾蘑菇要用清水泡發,泡蘑菇的水不必倒掉,去掉泥沙後,可用其燉雞。做這道菜要注意的是,不要早放鹽,否則,雞肉發硬,湯也欠鮮了。

肛門上方的部位,稱作雞尖,是淋巴結最為集中的地方,儲存有大量的病菌、病毒和有毒致癌物,在烹調前即應棄掉不要。

雞肉的蛋白質含量很高,一次食量不宜超過100克。吃多,難消化。

患有痛風症的人,吃小雞燉蘑菇,只可吃肉吃蘑菇,因湯內含嘌呤,則不應喝。否則,會誘發疼痛發作。

網路用語

作為糗事百科糗友中的暗語:天王蓋地虎,小雞燉蘑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