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鑼書

小鑼書,起源於清末,它的前身是清末“說朝報”。

簡介

小鑼書,又名小熱昏,俗稱唱梨膏糖,起源於清末,它的前身是清末“說朝報”。賣“朝報”的人為了吸引路人的注意,就一面敲小鑼一面用杭州方言念《朝報》的重要新聞。後來藝人馬得利把它發展成小熱昏,清末初時流行於杭州、上海等地,抗日戰爭時期才流傳到蘭溪、金華一帶。二十世紀八九十年代後,小鑼書日益蕭條

發展

小鑼書原為“小熱昏”的開頭部分,前身是清代末年的“說朝報”。“朝報”是當時的新聞載體,一般在早上面市出售,賣報人為引起行人注意,一邊敲小鑼,一邊將“朝報”上的新聞用方言說出來,所以叫“說朝報”,久而久之發展為“唱朝報”。後來,藝人為賺錢餬口,就在“唱朝報”的同時賣梨膏糖,因而又叫“賣梨膏糖調”。衢州的小鑼書源於杭州,抗日戰爭初期一些以賣梨膏糖為生的小鑼書藝人,逃難到衢州一帶,就在衢州說唱,後來一些當地人也學習說唱。起初大都在農村說唱,後來逐漸進入城區。60年代遍及城鄉。衢州人稱其為“吊”,即“吊”住觀眾的意思。

小鑼書以唱為主,以說為輔,表演形式靈活簡便,不受場地限制。道具是長凳一條,扇子一把,竹板三塊,小鑼一面。表演時,藝人立於凳上,先敲小鑼招徠觀眾,然後扇子一扇,插科打諢,再敲竹板,隨著節奏說一段新聞,接著唱小調,等到觀眾聚集成群時,就打開箱子,兜售梨膏糖。藝人為吊住觀眾,常說“帶錢的請買糖,沒有帶錢的請不要走,兩條腿幫幫忙。”

小鑼書曲調活潑動聽,唱詞通俗風趣,唱腔為上下七字句式,少於七字的則拖長詞組音節;多於七字的則縮短詞組或加快音節。以節奏明快,音調簡潔取勝,較多地採取宮調式,次之為徽調。龍游道情藝人袁耀明,在唱小鑼書中融合了一些道情曲調,使小鑼書更有當地特色。除職業藝人外,也有不少業餘曲藝愛好者會唱小鑼書。

小鑼書傳入衢州的歷史不長,故尚無大型的傳統曲目,一般大都是演唱者即興創作的配合形勢宣傳的現代題材,多無故事情節。袁耀明常將它作為演唱正本道情前的“灘頭”。其中亦有少數曲本有情節、人物,如《打城隍》等。經常演唱的小鑼書曲目,有《小菜場打仗》、《水果笑話》、《八哥告狀》等。多數由藝人根據民間新聞編寫而成。

後繼乏人

義烏的小鑼書自賈好笑始,風靡城鄉,常常是小鑼敲起,萬人空巷。然而到了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小銅鑼的聲音似乎漸漸遠了。賈好笑說,五六十年代是小鑼書的全盛時期,當時光蘭溪就有13人在說唱小鑼書,有些藝人甚至是大學生呢,而金華、義烏說小鑼書的人也不少。現在,這些老藝人或者是經商辦廠謀生有道,或者是年邁體衰人走燈滅了,蘭溪小鑼書的藝人現在是一個也沒有了。談到傳人,老賈告訴記者他沒有收徒弟,除了自己身體的原因,主要是小鑼書這門曲藝沒有固定模式,主要靠幽默風趣吸引人,幽默這東西並不是教教就會的。沈樟忠也說,村里也有人表示要向他學習小鑼書,但至今還沒有人真要學習。他分析說,主要還是怕自己沒有那個本事學習,小鑼書的說唱需要唱的人有幽默細胞,要能夠有逗笑全場的本事,戲段子要自己創造,在台上還要能靈活應變,這些都是那些想學的人怕學的原因。“難歸難,試試也無妨。”沈樟忠說,自己再唱二十年不成問題,但他擔心在他之後就再沒有人唱小鑼書了。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