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葉白辛樹

小葉白辛樹

小葉白辛樹(拉丁學名:Pterostyrax corymbosus Sieb. et Zucc.)安息香科,白辛樹屬灌木,高可達10米。葉橢圓形,圓錐花序,花黃白色,生分枝的一側,花梗極短,果倒卵狀,花果期3~9月。觀賞特性:觀葉、香花類、葉形奇特,花香。可用於庭園綠化。小葉白辛樹種子切忌陰乾和濕沙貯藏,會降低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小葉白辛樹種子8月下旬成熟,採收。對貯藏種子進行水選,用大容器將種子盛入其中,並用乾淨誰選種,當水面高於種子30厘米以上時,及時撈去漂浮的種粒,反覆多次,即可得到較為優質的種子,選出的種子必須馬上進行消毒處理,可以用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取出稍瀝乾,轉放在密封塑膠袋中30分鐘,最後用清水發福沖洗數次,攤乾種子,曬乾表面水分後催芽。小葉白辛樹可以用水浸催芽,先將50℃溫水導入容器內,然後倒入種子,邊倒邊攪拌。

基本信息

形態特徵

形態圖形態圖

喬木,高達15米,胸徑約45厘米;嫩枝密被星狀短柔毛,老枝無毛,灰褐色。葉紙質,倒卵形、寬倒卵形或橢圓形,長6-14厘米,寬3.5-8厘米,頂端急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或寬楔形,邊緣有銳尖的鋸齒,嫩葉兩面均被星狀柔毛,尤以背面被毛較密,成長後上面無毛,下面稍被星狀柔毛,側脈每邊7-9條,和網脈在兩面均明顯而稍隆起;葉柄長1-2厘米,上面具深槽,被星狀柔毛。圓錐花序傘房狀,長3-8厘米;花白色,長約10毫米;花梗極短,長1-2毫米;小苞片線形,長約3毫米,密被星狀柔毛;花萼鍾狀,高約3毫米,5脈,頂端5齒;萼齒披針形,長約2毫米;花冠裂片長圓形,長約1厘米,寬約3.5毫米,近基部合生,頂端短尖,兩面均密被星狀短柔毛,花蕾時作復瓦狀排列;雄蕊10枚,5長5短,花絲寬扁,膜質,中部以下聯合成管,內面被白色星狀柔毛,花葯長圓形,縱裂。果實倒卵形,長1.2-2.2厘米,5翅,密被星狀絨毛,頂端具長喙,喙圓錐狀,長2-4毫米。花期3-4月,果期5-9月。

花

生長環境

喜光,適生於酸性土壤。生於海拔400~1600米的山區河邊以及山坡低凹而濕潤的地方。

地理分布

小葉白辛樹小葉白辛樹

產江蘇、浙江(遂昌、天目山、昌化)、江西(廬山、安遠、井崗山、瑞金、新建、石城)、湖南(宜章、湘西、衡山、南嶽、永順)、福建(德化、光澤)、廣東(乳源)。日本也有。模式標本采自日本。

主要價值

散孔材,木材淡黃色,邊材和心材無區別,材質輕軟,可作一般器具用材;本種生長迅速,可利用作為低濕河流兩岸造林樹種。

用於庭園綠化,觀葉香花類,葉形奇特,花香。

小葉白辛樹 小葉白辛樹

栽培技術

種子收藏

小葉白辛樹種子8月下旬成熟,採收。可用長芉剪落果穗裝袋運回,痰於地下日曬1~2天,翻動數次至內果皮高燥後敲打,篩選出種子,除雜後採用冷庫貯藏。貯藏溫度以5℃左右為好,發芽率在22%左右。小葉白辛樹種子切忌陰乾和濕沙貯藏,會降低種子發芽勢和發芽率。

育苗選擇

圃地應選擇土層肥沃、水源充足、排水良好的黃紅壤土,最好是海拔800米左右的肥沃熟山地。於初冬對圃地進行深翻,注意除去提高藤草、石塊、樹枝和樹兜等雜物,深翻土地厚度要在40厘米以上。

春播前,施進口複合肥、鈣鎂磷肥作基肥,加施呋喃丹除地下害蟲。

種子處理

對貯藏種子進行水選,用大容器將種子盛入其中,並用乾淨誰選種,當水面高於種子30厘米以上時,及時撈去漂浮的種粒,反覆多次,即可得到較為優質的種子,選出的種子必須馬上進行消毒處理,可以用5%高錳酸鉀溶液浸種10分鐘,取出稍瀝乾,轉放在密封塑膠袋中30分鐘,最後用清水發福沖洗數次,攤乾種子,曬乾表面水分後催芽。小葉白辛樹可以用水浸催芽,先將50℃溫水導入容器內,然後倒入種子,邊倒邊攪拌。倒完種子,水面要高出種子10厘米以上。每天換水1~2次,待種皮吸水膨脹後,撈出攤於容器中,置放20℃左右處催芽,並用濕麻袋復蓋,每天用乾淨誰淘洗1~2次。當種子有10%以上破胸時,即可取出播種

播種管理

播種時間為3月下旬,採用條播。在整理號的播種苗床上,開行距為20厘米、寬7厘米、深4厘米的播種溝。行向宜為南北向,以使苗木受光均勻。播種量為180kg/hm.播種後耙平床面,之後澆一遍透水,種子約40天出土。

本種探討

廣西白辛樹Pterostyrax microcarpus Diels為一未見正式發表的種,亦未找到鑑定的標本,但陳嶸在《中國樹木分類學》1006頁(1973年)中收載這一種,並在檢索表中將它和本種相比較,與本種不同點僅在於果較小,果長約1.2厘米,可能即為本種。

園林用途

生長快,花白色,美麗,可作為園林綠化以及觀賞樹種,也可作為河岸以及低濕地造林樹種。

安息香科植物

安息香科屬於雙子葉植物綱五椏果亞綱的1科,喬木或灌木,落葉或常綠。植株各部被星狀毛。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